程憲勇
孩子的想法,你知道嗎?
周末,同事帶著剛會走的兒子到辦公室玩,這孩子還不會說話,非常好玩。我本人非常喜歡孩子,見了總要抱一抱、逗一逗。這次見了這個孩子,自然又是一番逗弄,他也很樂意跟我這個大人玩。小孩子走路搖搖晃晃,還不很穩(wěn)當,但特別好動。他手里拿著一個小塑料盆走來走去,玩得不亦樂乎。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拿著小塑料盆就朝我走過來。走到我跟前,舉起小塑料盆就往我手里遞。我不明白孩子的意思,看他很執(zhí)著的樣子,我就把小塑料盆接了過來。孩子拽著我的衣服示意我跟他走,我不明就里,但還是跟著他,我想知道他到底想做什么。當我蹲下身子、順著孩子眼光看的那一剎那,我發(fā)現(xiàn)孩子拽我去的方向和眼睛盯的地方竟然是水池上的水龍頭。我突然明白了孩子想讓我干什么了,他想讓我去水龍頭處接水。于是,我就去水池處接了一點水,想遞給孩子,但他不要,只是轉過身去拽著我繼續(xù)走,我就繼續(xù)蹲下身子跟著他走。走到辦公室放花盆的地方,孩子停下來,對著我笑。哦,我明白了,鬧了半天,孩子是想澆花啊!我把水澆到花盆里,孩子一下子開心地笑了,他知道我明白了他的意思。
學生的思路,你了解嗎?
辦公室里,數(shù)學教師在給一名學生講題。聽那意思是這名學生做錯了不少題目,教師有些著急。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下面的對話。
教師:這一節(jié)的公式,你都會背
了嗎?
學生:會背!
教師:那怎么還做錯這么多?。勘辰o我聽聽!
學生:……(背誦公式)
教師:這不是背得挺熟嗎?奇怪了,那怎么做不對題??!
學生: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按公式的意思做的。
教師:不可能,要按公式做,肯定能做對!
學生:我確實是按公式做的,我也納悶為什么做錯。是不是公式不對?。?/p>
教師:瞎說,公式怎么會錯呢?一定是你理解不到位!我再給你講一遍這節(jié)內(nèi)容,這回要記住??!
學生:好吧!
(這位教師重新給學生講了一遍課本內(nèi)容后,要求學生重新做一遍錯了的題目。結果學生還是出現(xiàn)了錯誤,教師終于壓制不住,發(fā)火了。)
教師:太笨了,又給你講了一遍,還是做不對。
學生:這節(jié)內(nèi)容我聽明白了,我確實是按照您講的方法做的?。?/p>
教師:不可能,我還能給你講錯嗎?荒唐!
學生:我給您說說我做題的思路,您看看哪兒出了問題!
教師:我沒時間,你回去重新做,什么時候做對了,什么時候來找我!
學生:……(悻悻地離開辦公室)
學生的問題,你理解嗎?
試題講評課時,我讓學生自主討論一下各自的問題。學生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與同桌交流,仍不能解決的交由四人小組討論。在巡視學生討論情況時,一名學生站起來問我一個問題,她想問我一個文言句子怎么翻譯。我先讀了三遍這個句子,然后要求她自己讀一遍。我發(fā)現(xiàn)她沒從句子開頭讀,而是從中間開始讀,很納悶。我要求她重新讀,她還是不從開頭讀。我又讓她讀第三遍,她仍想從中間開始讀。我就用手指著句子的第一個字示意她從這里開始讀。結果,開頭幾個字她讀得含含糊糊,到了句子中間才讀得清楚了些。我問她,開頭這幾個字你不認識嗎?她說認識?!澳悄阍趺床蛔x清楚???”“我沒讀清楚嗎?讀了呀!”“那你再讀一遍!”她又讀了一遍,還是沒讀清開頭幾個字。問她,她也說不明白。我就琢磨,她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自己又讀了幾遍這個句子,沒覺得有什么問題。我問她:“你一開始想讓我?guī)湍憬鉀Q什么問題?”“想讓您給我翻譯一下這個句子!”“那你是不是開頭這幾個字不會翻譯?”“是的,后邊的字詞我會翻譯,就這幾個字弄不明白!”哦,我終于明白了。她是因為不清楚這幾個字怎么翻譯,所以不敢讀。我問她是不是這樣,她說是的。其實那幾個字也都是常見字,認識不成問題。不會翻譯,心里就有一種生疏感,就不敢放聲讀,生怕讀錯了。站在她的角度,就能理解她為什么讀得含含糊糊了,也能理解她為什么從句子中間開始讀了。
學生的角度,你關注了嗎?
這三件小事引發(fā)了我的思考,教學中,我們是否是以學生的眼光看教材了?是否做到了從學生角度看問題?教師從學生角度組織教學,學生以教師思維解讀文本,這是最有效的教學思維。但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說起來簡單是因為這是教學的常識問題,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當然需要從學生的角度組織教學,讓學生的學更有實效性與針對性;做起來難是因為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掩飾自己的“蔽”,習慣于從個人角度看問題,總以為自己站得高看得遠,以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肯定能讓學生掌握知識?;蛟S,這也是許多教師的“通病”。
既然學習是學生的事,那就要讓學習真正發(fā)生在學生身上。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研究教材,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當你的眼光與學生的眼光在一條水平線上時,或許你就會腦洞大開,就會明白學生的問題出在哪兒,從而找到解決辦法。
有時候,家長給孩子講題,總也講不明白,家長著急,孩子也急躁。這時,如果找孩子的同學來給他講一講,你會發(fā)現(xiàn),問題很快就解決了。為什么?兩個孩子站在同一條線上,看問題的角度差不多,認知水平也差不多。所以,他們之間的交流更有效,更能解決問題。
教師真的需要轉變觀念,多研究學生是如何學習的。要蹲下身子,順著學生的眼光看過去;放下尊嚴,沿著學生的思維走過去;丟下“心蔽”,依照學生的實際做下去。多問問學生是怎么想的,多聽聽學生是怎么表述的,多看看學生是怎么做題的。教師立場變了,看問題的角度變了,或許就會發(fā)現(xiàn)教學的奧秘,進而發(fā)現(xiàn)教學的真諦。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清市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趙彩俠
zhaoc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