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冷 川
學者的本色與擔當
文冷 川
楊義先生在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博物館
聽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部委員、澳門大學講座教授楊義先生談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社科院文學所有三句話必會談到學術的習慣,楊義教授一向是該傳統(tǒng)的堅定捍衛(wèi)者。每每看他講得神采飛揚,總讓人忍不住想起孔夫子的自況,“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005年,我幸運地考上了楊義教授和張中良教授合招的博士生,當時楊老師還在擔任文學所所長,事務多,便在每屆博士生中找一個人給他做一年助手——其實也就是每周二返所日去一天,幫他處理郵件等雜務,他則支付一些勞務費作為學生的生活補貼。每每在公務的間歇,就看著楊老師拿著隨身的小煙灰缸走過來,找一張靠桌的椅子坐下,說:“歇一會兒,抽支煙。”(當時社科院大樓尚未禁煙),然后開始講他最近在看的書和想到的問題。楊老師很少問我們在做什么題目,每次都是直接講自己在做什么。他的思路獨特,很讓人著迷;如果你有所回應,又恰恰落在關鍵處,他就滿面笑容。幾分鐘前大家還都在忙自己的事,這會兒已經完全沉浸到專業(yè)中去了。外面有人喊:“老楊,開會了。”他慢悠悠地回應道:“不急,抽完這支煙?!睂⑿“虢責熢跓熁腋字邪礈?,再把煙灰缸蓋好,慢慢地放到口袋中,整個過程更像是一種過渡——將自己從一種完全沉入的狀態(tài)中“拔”出來。如果沒有打擾呢?倘若談得投機,可能就會一直講到彼此的肚子開始報時為止。我后來去澳門大學做課題,我們的辦公室和楊老師的辦公室挨著,楊老師晚上看書到12點多,然后去我們辦公室聊天,其實也是借著講述再理理思路。他這時在做先秦諸子研究,確切地說,是在用西方《圣經》學的方法,對《論語》的成書過程進行考察,雖然和我們每個人的具體方向不同,但他整理資料的方法、想到的問題,著實令人擊節(jié)稱贊。講述者神采奕奕,聽的人觸類旁通,這大概是一天中最讓人愜意的時刻了。聊到凌晨2點,楊老師回去休息,大家也陸續(xù)散了。有同事戲稱,這是楊老師在查房,看誰偷懶早走了。這自然是玩笑話,但是一想到老人家這個年紀還如此拼命,年輕人也不敢太過懈怠。
楊老師談研究時如此著迷,也鬧過不少笑話。有個年輕的訪問學者去拜訪澳大的朱壽桐老師,去得早了,朱老師還沒到,正巧碰到楊老師去接水,便邀請他到自己辦公室等,偶一談專業(yè),兩人聊得投機,都忘了時間飛逝。后來那個年輕人發(fā)現天色漸晚,心里著急,但看到楊老師正談到興頭上,又不好打斷,待一個話題告一段落,楊老師提醒他赴約時,朱壽桐老師久候已經離開了。這個訪問學者趕緊打電話道歉,朱老師是豁達之人,一笑置之。后來,楊老師看到時間已晚,索性請他去食堂吃了晚餐。
楊老師談專業(yè)總是一種興致勃勃的狀態(tài),但偶爾也會抱怨一下,說做學問這事,苦得很哪!你開始覺得他在開玩笑,哪有如此讓人興高采烈的苦差?但一想到老先生都快70歲了,還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頓覺他所言不虛。楊老師說,自己小時候在家里放牛,生活艱苦,“多見樹葉,少見書頁”,好不容易有機會讀書,便用功異常,一本教科書都會滾瓜爛熟,唯恐稍有不慎,錯過改變命運的機會。后來考入人大,再后來機緣巧合,考進唐弢先生門下,成為社科院“黃埔一期”的成員。大概正是這樣的一種經歷,讓楊老師治學方式上有一種少見的踏實感和緊迫感。他總會選一個足夠“吃力”的部分進入,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將這個領域的文獻仔仔細細地摸一遍,完成一兩部極有分量的著作,然后轉到下一個相關的領域中去。最初寫《中國現代小說史》,他翻閱了2000多種民國原版書和雜志,每周用一個舊書包,借滿滿一包書回去,讀完再換下一包,周而復始,從不懈怠。我讀博時,曾被兩位導師趕到圖書館待了一年,閑翻那些此前文學史很少提及、此后也不怎么會提及的作品時,有不少書后的借書卡上只有一個名字——“楊義”,毛邊書裁開的地方還尚未被磨平……鄭振鐸、何其芳先生擔任所長時,在收集文獻資料方面兼收并蓄,并不按照文壇等級,很多作品存放多年沒有人翻過,直到楊老師寫《中國現代小說史》時,才被重新拿出來,一本本的推敲、掂量。倘若書也有生命,有些長壽,有些短命,但在他翻材料的那一刻,這些書無疑又重回起跑線活了一遍。小說史寫完,寫圖志,再往后,研究古代小說、敘事學、詩學、重繪文學地圖……現在已經沉浸到中國文化的原創(chuàng)時代——先秦諸子——的研究中去了。有人說,楊義教授的研究拓展,很有成吉思汗的氣魄。楊老師聽了一笑,說哪有啊,不過是條蟲子,在使勁往前爬而已;又想了想說,做學術上的徐霞客也不錯,用自己的腿腳去“量”世界,一直到腿走壞了,讓人抬回來為止。當時澳門大學在一個小山包上,從住處到辦公室是上山,從辦公室去食堂是下山,每次遠遠看到楊老師一個人慢慢地爬山去辦公室,頓時覺得還是他自己的比喻更親切。
說到食堂,澳門大學的食堂對教工和學生一視同仁,大家一起排隊買飯,隨便就坐。倘若有人端著飯走過去喊聲楊教授,哪怕是本科生,楊老師也會滿面笑容地和他談點兒專業(yè)上的話題,自然,因材施教,不會是都講先秦諸子,也會談談南北方的老虎或者《西廂記》的成書,聽著是故事,但其實涉及文學中的地理學、民族學問題,一頓飯吃得笑聲連連、歡暢無比。若自己進餐呢?楊老師會打開一個蘋果的小MP3,聽錄在上面的文獻,以強化自己對資料的熟悉度。食堂中的飯菜雖然不差,但一周吃下來,讓人近乎崩潰,大家紛紛“下山”去改善;而楊老師哪兒也不去,大概是覺得一來一往耽誤時間,每天一樣的雙拼飯(一葷一素一飯)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后來師母去了澳門,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笆恐居诘溃鴲u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每每想到老人家能做到,我們卻做不到,不禁有點兒慚愧。外出查資料時,楊教授的飲食也簡單,在劍橋訪學,一家中國小餐館,苦瓜炒蛋、一份湯,再加上一碗米飯就好;哪天若去圖書館或博物館,這天大概就是兩頓飯,早晨多吃一點兒,中午帶點兒餅干,看材料餓了,墊吧一下,繼續(xù)干活,晚飯再略微犒勞自己一下。不要認為楊老師完全不顧及身體,高油高糖高鹽的食品他會盡量少吃,他是廣東人,有時會想念糖醋排骨,這菜點了基本都是別人吃,他自己來塊兒最小的,過過癮就行;晚上睡得晚,但他努力保持6小時的睡眠;條件允許,上午會去跑步,疏通全身經脈,他的身體似乎完全為了學術工作而小心翼翼地保持著,生活得足夠簡單,但一點兒都不懈怠。
楊老師這代學者普遍重視田野調查,他給人家介紹治學方法,眼學、耳學、手學之外,特別強調腳學,走出去找材料,看文化古跡,碰到一些老字號的作坊,還會自己動手試試;但楊老師不逛街,有時趁出去查資料,我們想抽空逛逛街,老師會生氣。有學者去澳門大學訪問,他熱心推薦人家去民政署廣場的莎莎買化妝品,但其實他自己從沒去過。在校園里,每次都是看到師母拉著一個小購物車,自己去買菜。據師母講,年輕時,兩人上街,到了商店門口,師母自己進去,楊老師在門口抽煙,想自己做的研究,等師母出來,再去下一家。這在我們這代人已經很難想象了。但這不是故事的高潮,高潮是后來他們有孩子,一家三口上街,到了商店門口,楊老師對孩子說:“春章,我們在門口等媽媽出來,好不好?”我們聽了這段都會笑,可是笑過后會有一種敬佩感油然而生。一個人幾十年都能對自己的專業(yè)保持著戀愛般的癡迷狀態(tài),一言一行完全出乎自然,不做作、不偽飾,還帶有幾分童心,這個人真的是為學術而生的。
楊義夫婦合影
很多人說楊老師聰明,只談文化,在研究中從不涉及政治話題。比如說,近年來人們愛用的“民族”“國家”,在他的筆下就很少出現——這種聰明里包含著一點兒狡猾的意思。其實,楊老師自己說過,如果研究中沒有政治指向的話,學問做不大。自然,他的這份政治關懷要從大處著眼。從寫小說史開始,如此細密的資料工作就有明顯的清查中國文學(文化)“家底兒”的意思;之后談中國自己的敘事理論,談重繪文學地圖,強調地圖所包含的“主權”意味;再往后提出要給中國文學(文化)發(fā)一張屬于自己的“身份證”……這些工作綜合起來看,它的踐行者無疑在努力發(fā)掘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活力,以期和西方學術建立起一種更為平等、有效的對話機制,既非人云亦云,亦非各說各話,而是找到一種語言,讓對方聽得懂,且覺得有啟發(fā)。中西文化各異,但在智慧層面相通。楊老師喜歡說“高峰相會”,大家從山腳出發(fā)時,距離較遠,到山頂時自然走得近了。中國學術話語體系的建構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了學界共識,想想楊老師的工作,他在數年前就已經按部就班的展開,這種眼光和定力都值得欽佩。
談到楊老師的學術工作,總會讓我不自覺地想到他的導師唐弢先生。在某種程度上說,兩人非常相似:文筆的漂亮,都在同時代人中首屈一指;細膩的文學感受力,在解讀作品時更有一種優(yōu)雅的氣度。如果看過唐弢對《水滸》在塑造人物方面“比著寫”的分析,也看過楊義在古代小說史研究中論及“武十回”時討論武松和女色關系的文字,就會切實感受到學術上承續(xù)與拓展的意味。唐先生的學術生涯其實有點兒遺憾——他主持的小說史流傳雖廣,但和他本人的意圖相去甚遠;書話系列別具一格,但學界其實遠未意識到此工作的意義;80年代繁雜的社會事務,占去了他大量精力,《魯迅傳》寫定的兩章堪稱神品,但可惜最終沒有完成;60年代所寫的《文章修養(yǎng)》即使現在讀起來仍令人欽佩萬分,但每每看到他以袁水拍寫的工人詩為例來討論詩歌的韻律問題時,不禁讓人有一種才華被浪費掉的哀傷。
楊老師是從他導師的經歷中獲得了某種提示。他的學術規(guī)劃具有非常強的整體意圖,步步推進,誠如他的老友、出版家李昕老師所說,每隔幾年換一個領域,卻又做到“每刨一個坑就能打出一口深井來”,應酬性的文字不寫,勉強不來的事情不做,似乎沒有什么能夠打亂他的步調?,F在還有同代人提到,楊義老師出道那幾年,幾乎沒有參加過會議,那時國內思想界活躍,學者忙忙碌碌地去開會,一篇文章名動天下,是工作,也是時髦,但楊義坐得住冷板凳,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課題,就憑這點,就令人欽佩。
楊老師擔任所長期間,事務性工作繁忙,每周二一天下來,像我們這些“幫閑”的年輕人都覺得筋疲力盡,更何況正主兒呢!他回家先睡一覺,9點多鐘起來,繼續(xù)工作三四個小時,任何時候都不找理由去放緩自己的計劃。法國作家列那爾說過,天才是一種特別粗壯的牛,可以每天不知疲倦地勞作十幾個小時。楊老師對待學術就是這種狀態(tài)。那幾年他也兼任少數民族文學所所長,也許很多人看來,這不過是行政上的一種兼差,但他利用這段時間,非常細致地了解了這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并將它組織進了自己整體的學術規(guī)劃中。
學者也生活在現實中,會為若干事情分心,但歸根到底,他會以學術工作為核心去考慮和處理問題,“耗”自己以滋養(yǎng)學術、爭取資源以拓展學術,這正是學者的本色和擔當。
責任編輯/斯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