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 要: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外閱讀使小學生擴大語文知識面,強化語文知識與運用能力。本文就小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中的主體性發(fā)揮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與運用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自主學習 學習能力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學生語文學習與運用能力直接關系綜合學習能力。要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學習品質,不能局限于課堂與教材。應該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觀察生活,注重語言積累,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對此,我們在自主學習課堂實踐與推進中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課題進行研究。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分析
研究的課外閱讀主要指適合小學生閱讀能力的課外讀物,是新課程標準中學生課外閱讀要求落實的閱讀。我們學校和其他一些優(yōu)質校一樣,語文學科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與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1.學生閱讀的量與質難以控制。
課程標準格外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有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guī)定(小學階段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通過課外閱讀訓練,學生能運用課堂學到的多種閱讀方法,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在閱讀思考感受中獲得高尚情操與趣味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而為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按照課程標準和學生學段特點推薦了一些選讀和必讀書目,并在期初等合適時間加以檢測。但是,這樣大的閱讀量,且是課外完成的,難免有的學生只要不在老師和父母的視線范圍內(nèi),即使拿起課外閱讀材料也是裝裝樣子,很難全身心投入其中。于是一目十行,跳著讀;隨便翻翻,隨意讀等情形出現(xiàn),使學生閱讀量與質大打折扣。
2.學生閱讀方法能力缺少指導。
學生課外閱讀是“取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習得方法的鞏固和運用遷移,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抓手。但是,學生課外閱讀活動中讀得怎么樣,是怎樣讀的,獲得了什么知識與能力,有什么實質性提高是很難真實有效檢測出的。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和分析,學生閱讀獲得只停留在讀了什么書,看到了什么故事,深層次的吸收,如語言積累、寫作技法沒有主動關注和吸收。學生具有一定閱讀能力是建立在掌握一定語言知識基礎上的,閱讀能力是學習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關鍵,是學生在寫作環(huán)節(jié)有內(nèi)容可寫的必要要求。因此,閱讀活動需要老師組織、指導甚至督促。
另外,雖然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學生課外閱讀持肯定態(tài)度,但是,平時學習時,還是重視課內(nèi)學習。一旦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學習任務發(fā)生沖突,課外閱讀就要讓道。
二、課外閱讀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課外閱讀,指課堂閱讀、學習和訓練之外,依據(jù)學生愛好和興趣和閱讀能力而設計的獨立閱讀活動,可以是書籍報刊等。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呢?
1.家校合作形成自主閱讀的磁場。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體,工具性對學生其他學科學習質量提高意義重大,人文性對學生思想素養(yǎng)、品質情感,也就是個人健康成長和良性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語文老師要和家長交流,讓他們認識到必要的課外閱讀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需品。建議家長陪孩子們一起閱讀,交流閱讀心得。老師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并加強閱讀指導。如《安徒生童話》閱讀中,每周讓學生閱讀兩三則故事,利用課外閱讀時間讓他們談談閱讀收獲,老師適當加以指導,激發(fā)和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我們要為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班級設立圖書角,組織學生經(jīng)常到閱覽室、圖書室閱讀,建立班級課外閱讀興趣小組,多關注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可以讓學生寫寫讀書筆記,每學期或者每個月都開展課外閱讀比賽活動。多交流彼此喜愛的課外閱讀圖書,并與其他學生積極討論,相互溝通課外閱讀的經(jīng)驗及課外閱讀興趣,完善學校內(nèi)的課外閱讀管理體系,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條件,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2.加強方法指導,提高自主閱讀質量。
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之后,學生會喜歡上閱讀課外活動的。但是他們的閱讀方法還需要我們指導。因為,不少學生喜歡走馬觀花式閱讀,不知道從書本中汲取養(yǎng)分。因此,可以要求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仔仔細細讀、圈點批注、好詞好句摘錄,理解、感悟體會閱讀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指導閱讀方法,還要注意調(diào)動他們閱讀的主動性。如學習《三顧茅廬》時,讓他們談談對三國時期人物的認識,復述三國故事,摘取原文中有趣又淺顯的內(nèi)容,如“青梅煮酒論英雄”章節(jié)讓學生讀讀、品品,談談環(huán)境描寫、人物刻畫等。這樣,學生懂得課外閱讀應該怎么讀;能夠在自主閱讀中動筆、標注、點評和記背一些好詞佳句及精彩段落等。學生增強自主學習能力的重點不僅是掌握常規(guī)閱讀方法,更要全身心投入閱讀,聯(lián)系自己和生活體驗進行閱讀,學會精讀,讀透讀懂略讀,讀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另外,不斷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價值。信息時代,電視、電腦和手機的普及使學生不愿動腦筋。因此,我們要用名人讀書成長的例子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如曹雪芹寫與修改《紅樓夢》的故事,冰心、高爾基等人熱愛讀書的故事。小學生普遍喜歡聽故事,而通過故事講明道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此外,老師要多讀書,多與學生分享讀書感受和體驗,言傳身教、感染促動,不斷引導學生從作品語言表達和思想內(nèi)涵中分析、積累、背誦,從而提高學生認識、表達自己見解和抒發(fā)感情的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中的自主學習能力,要為學生提供他們感興趣且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為他們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重視閱讀方法指導,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讓他們展示閱讀收獲,感受到閱讀的愉悅。如此,學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主閱讀和學習能力,為他們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勇.談談農(nóng)村小學自主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15(07).
[2]陳慶柏.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內(nèi)蒙古教育,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