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利 趙佳 雷鳴 魏祥東 鐵柏清
摘要:教學計劃在本科大四上學期安排的課程是學生進入社會或繼續(xù)從事研究生學習的重要承接時期。因受到考研、公務員考試、就業(yè)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得大四學生到課率低、無法安心聽課、教師講課沒有激情,導致課堂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如何有效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時間提升大四課堂教學效果,避免大四課程淪為虛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根據(jù)多年從事大四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和方法探索,筆者就如何提升大四課堂教學效果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關鍵詞:大四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1-0119-02
大學教育一個重要目的是啟迪學生發(fā)現(xiàn)他所擅長或喜歡的方向,大四即大學本科四年級,是大學本科生活的最后一年,更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是學生們決定方向的關鍵時期。教學計劃往往在大四上學期為他們安排少量專業(yè)課、專業(yè)選修課以便于日常管理,隨著社會各方面壓力增大學生們便在這個階段早早把重心放在思考自己的未來上,有的同學躊躇滿志,有的則在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上猶豫,考研、考公務員、就業(yè)、家庭期冀等無形壓力使得他們已無法靜下心來坐在教室里聽課。更有一些同學處在迷茫、焦慮階段,對大學本科畢業(yè)后的去向很茫然。此時的課程無疑成為了他們的“負擔”,極少數(shù)同學積極并愿意來上課,考研的同學則在課堂上看考研資料,不考研的同學畏懼點名,雖然人在教室卻心在窗外。諸多因素均導致大四學生課堂的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不但學生把該學期的課程當成“包袱”,明顯低下的到課率,致使授課老師也感到缺乏講課激情,導致“老師熱愛學生,學生熱愛老師”的美好畫面成為奢望。如何高效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提升大四課堂教學效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結合作者多年的大四課堂教學實踐和提升途徑探索,以環(huán)境工程與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學》為案例,就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途徑探索,提出以下幾點思考,以期為大四課堂教學存在的困境提供解決參考方法。
一、首先應在大四課堂融入幸福教育、美學教育理念
幸福是社會乃至人生永恒的主題,也是難解的哲學命題。馬卡連柯強調:“要把我們所教育的人變成幸福的人”。幸福教育理念的真意:學生的幸福是社會進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應有之義與人文功能之表征。“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不光要求解知識的惑,更包括生活情感上的惑。大四課堂開展幸福教育旨在關注大四學生的情感需求,引導學生體驗幸福和享有幸福,提升學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根據(jù)多年授課班的調研,部分學生不知如何描述幸福感,或者被問及幸福感這個名詞感到羞澀,同樣教師若不能在教學過程中感知幸福感,同樣無法保障教學激情與熱情。大四學生畢業(yè)季的壓力重重,不突破以前的教學模式,對大一至大三年級固有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不進行改革將無法提升大四課堂教學效果,大四課堂應努力創(chuàng)造親切、和諧、活躍、幸福的氛圍,讓教室轉變成學生的課堂。
以《環(huán)境生態(tài)學》課程為例,在教學中充分挖掘了生態(tài)學與人類幸福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將生態(tài)學知識點融入幸福教育理念,如講到生態(tài)環(huán)境因子及其影響章節(jié)中的人類通過馴化動植物為人類提供服務時引入韭黃、冬小麥、家禽馴化等生活話題討論,生物對環(huán)境因子適應章節(jié)內容同樣選取優(yōu)美地質真實環(huán)境視圖資料進行優(yōu)美環(huán)境討論。通過在探討人類飲食、美景中讓學生輕易掌握課程要點。
在該課程的課堂教學中,除了融入幸福理念,還關注生態(tài)美學,生態(tài)追求天人合一、秩序等美感,生態(tài)學規(guī)律及其在環(huán)境及為人類服務中的應用都會加深學生對美的感悟,有助于學生理解生態(tài)學理論和實踐??梢詥l(fā)學生的思維,開闊專業(yè)視野,提升思想,煥發(fā)青春激情,并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們討論大四生活該怎樣過才能更加幸福難忘,關懷其特定時期情感的需求。通過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嘗試后發(fā)現(xiàn)近兩年的大四學生到課率比以前有所改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反映都越來越好。普遍反映課堂四十五分鐘有一定收獲,印象深刻度甚至超過低年級所完成的課程。
二、合理運用“案例-問題鏈”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通過多年探索,發(fā)現(xiàn)給出案例或者命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接著以問題鏈的形式引導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出現(xiàn)的照本宣科的枯燥乏味之感。1938年,愛因斯坦在總結數(shù)十年的科學生涯后曾感嘆:“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并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基于“案例—問題鏈”的教學方法可加深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解。大一到大三大多教學方法中一直存在只注重講解課本理論知識,即“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這難以啟發(fā)大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必須采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高效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時間,也容易被大四學生所認可,讓他們感覺四十五分鐘有所收獲和啟發(fā)。案例教學法越來越被重視,并被實踐證明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大四課堂更加適宜采取生動活潑的“案例-引導-問題鏈”與多種手段結合的復合教學方式,從任務型教學模式變成引領型教學模式。所謂引領指需要從概念、基礎理論、實踐等三方面引導,而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往往按照從概念到理論再至實踐的順序進行引導,而“案例問題鏈”教學新模式則恰恰相反,先用生動的影音圖像資料案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再反演推出理論和概念,所取得的效果也往往差異很大,尤其對大四課堂現(xiàn)狀和困境來說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
環(huán)境生態(tài)學課程中,生命進化、生態(tài)規(guī)律和物種之間的關系等知識點都在現(xiàn)實的自然界有例證,通過收集整理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料,讓大四學生在欣賞優(yōu)美自然界的萬物生長、自然進化的生動影像、動畫、圖片中理解基礎理論,盡量避免枯燥的單純文本理論教學。授課前先按教學大綱要求、講授重點收集生動資料,進而設計問題,授課時展示完資料后再向學生提出問題,或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討論和思考后再翻開書本給學生幾分鐘時間愉快地瀏覽基礎理論和書上的文字描述,這樣學生會很容易把實踐與教材系統(tǒng)地聯(lián)系起來,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四、提高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緊跟學科前沿和國際動態(tài)
教師授課有激情必須從內心熱愛本職工作,為人師表、盡心盡職,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同時在教學情感和態(tài)度上也應與時俱進、有所發(fā)展。除了工作熱情,教師自身對課程的熟悉程度,課程所屬領域前沿了解的深度,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及知識面的廣度均是教學效果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師只有夯實教學基本功,不斷提升綜合素養(yǎng),與時俱進才能保障大四課堂的教學質量,僅講授課本上的基礎理論無法凝聚他們早已四處分散的注意力。教師只有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言,領悟前沿的科學問題,熟悉生動新穎的案例,開展幽默風趣的互動引導,加強師生交流,讓大四學生感到教學內容新穎、耳目一新,才能提升大四課堂的教學效果??萍紕?chuàng)新進展恰如課堂里的新鮮血液,因此對于專業(yè)類的課程,教師還應關注本領域的最新科研動態(tài),不斷豐富業(yè)務知識,方能確保大四課堂具有活力。環(huán)境生態(tài)學是交叉學科,該領域科研進展日新月異,更加要求授課老師具有扎實的學術功底和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求前沿動態(tài),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及方法。筆者在教學實踐調研中發(fā)現(xiàn),該課程的基本知識點與其他專業(yè)課程,如《環(huán)境學導論》、《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等課程知識點有部分重疊,因此在實際講授時應該突出重點,把握要點,而非機械地從頭講到尾。
五、考核內容靈活化
大學教育應該著力提升人才培育質量精神,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從“關心考試成績”向“評價學習成效”轉變,從注重考試結果向注重學習過程轉變,弱化期末試卷分數(shù)主導最終成績的傳統(tǒng)。大四學生考核應以應用、創(chuàng)新知識考核為主,增加課堂討論表現(xiàn)、項目實訓、思考題回答等在最終成績評定中的比重。在進行考核內容改革的同時,應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保留實證材料,為今后課程教學提供基礎資料,為不斷深入改革與創(chuàng)新服務。
六、結語
空城計、大四課堂靜悄悄、大四空巢、雇低年級同學代點名等都是大四課堂的代名詞,“忙且無奈”、“早為稻梁謀”是眾多大四學生面臨考研、考公務員、就業(yè)等壓力下對待大四課堂的真實寫照。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下,大四學生不可避免地過早進入考研、求職、實習等階段,而如果不安排一定的課程,大學四年的本科教育往往有“縮水”為專科的擔憂。筆者通過多年大四課堂教學調研,有一部分同學還是希望大四能開設一些對就業(yè)、考研具有指導作用的課程,也切實想抽出時間學習點有用的知識,但是現(xiàn)實卻反映大四教學、考核方式一成不變缺乏吸引力??梢?,大四課堂應該端出有湯有肉的精神食糧才能避免大四課堂成為雞肋,更應通過改革留住那些并不浮躁想安靜學習的學子,并不能因為到課率低下而隨意應付大四課堂教學。學校教務管理部門也應該給予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充分自主權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不應用規(guī)章制度、試卷格式等多年不變的標準和要求固化教學模式、考核方式。
參考文獻:
[1]吳式穎.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6-27.
[2]想屈波,程哲,馬忠.基于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教學的本科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1,(4):85-87.
[3]秦巧燕,賈陳忠,朱建強.“環(huán)境科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