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峰燕
摘要:創(chuàng)新思維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也是語文學習的助推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可以提升學生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和價值觀念的重要階段,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獨立思考、勇于探索與實踐的良好習慣。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提問
學會提問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良好開端,教師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與學生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引導學生主動提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尊嚴》一課中提到:逃難的青年雖然處于十分饑餓的狀態(tài),但是仍然堅持“不能不勞而獲,不能白吃莊園主人提供的食物”的原則。小學生處于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重要階段,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文中年輕人的舉動所具有的意義和內涵。于是,筆者在課前收集了一些相關例子,然后在上課時講述給學生聽,使學生們感受到尊嚴對于個人、集體、國家的重要意義。此時,有的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年輕人堅持自己的尊嚴就可以獲得成功?”“年輕人吃完食物再干活,不是更有力氣嗎?為什么一定要堅持‘先干活再吃飯呢?”筆者并不著急回答問題,而是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得出答案。當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后,筆者再組織學生一起討論,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積極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
二、精心設計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
想象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開放性問題,積極拓展學生的想象力,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還有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牧場之國》主要介紹了荷蘭的田園風光,筆者提問:“讀過課文,你們對荷蘭的田園風光有什么感受呢?在你們的心里,荷蘭的牛、羊、馬是什么樣子的呢?”有的學生用語言表述,有的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感受荷蘭牧場的美好風光,想象長毛山羊成群結隊地在草原上吃草的情境等。
教師提出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可避免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在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采用閉合式提問,學生只需回答“是”或“否”、“對”或“錯”。這樣,不僅會造成語文課堂乏味無趣,還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而教師提出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就可以避免學生思維受限。
三、合理安排練習時間,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隨堂練習是教師檢驗教學效果的常用手段,不過教師應注意練習的時機和練習的時間。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避免頻繁地提示學生。因為不斷的提示不僅會干擾學生的思考,還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有的教師擔心課堂的進度,而壓縮練習時間;有的教師擔心學生花費過多的思考時間,而忍不住給出明顯提示。這樣雖然節(jié)省了學生思考的時間,但違背了練習的初衷。鑒于此,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具體進度合理安排練習的難度、題目數量、總時間等,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另外,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比如在規(guī)定時間內,哪個小組完成練習的數量最多、質量最好,教師就可以給該組的學生加上課堂表現分,然后在期中、期末給予自制的證書獎勵,以此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教師要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精心設計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合理安排練習時間,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只有用鼓勵為主的策略積極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沙地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