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喜歡琢磨高考語文試題的人,會發(fā)現(xiàn)命題者青睞課文,經(jīng)常回歸課本,巧妙地命制一些語言運用題。這種語言運用題,既是對我們所學知識的檢測,更是對能力轉(zhuǎn)化的測試。下面我們通過例題,一探究竟。
1.2012年4月9日,湖北省“書香荊楚文化湖北”全民讀書月活動正式啟動。為配合這次讀書月活動,請從《楚辭》和《史記》兩本書中任選一本,寫一則閱讀宣傳語。要求:①聯(lián)系該書內(nèi)容;②表達簡明得體;③字數(shù)不超過40字。
解析:可以說,對于《楚辭》和《史記》這兩本書籍,我們是十分熟悉的,因為從初中到高中,大家就一直在接觸、了解、閱讀其中的選文,還不熟悉么?寫一則40字內(nèi)的閱讀宣傳語,只要略微聯(lián)系《楚辭》或《史記》的形式或體例特點即可。
答案:著《離騷》屈子行吟澤畔,書香荊楚傳華章;讀《楚辭》楚人再誦鄉(xiāng)音,文化湖北續(xù)輝煌!
2.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學校擬在校園網(wǎng)主頁增設(shè)“辛亥英烈”專欄。請寫出魯迅小說中以秋瑾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為該專欄寫一段不超過25個字的按語。
解析:大家一看,眼睛一亮。此題命自何處?相信大家已經(jīng)猜到了,就是命自魯迅先生的《藥》一文??梢哉f,學好了課文,此題是非常好回答的。“以秋瑾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顯然就是夏瑜了,而作品名,就是《藥》。當然,寫25字的按語難些,但弄懂了學?!靶@網(wǎng)主頁增設(shè)‘辛亥英烈專欄”的用意,寫一個緬懷先烈、弘揚先烈精神、勉勵學子努力讀書的按語,還是能夠做到的。
答案:(1)姓名:夏瑜。作品名:《藥》。(2)按語:繼述先烈之遺志,光大志士之精神,為中華復(fù)興而奮斗。
3.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化景點或文學意象,常常會引發(fā)我們的情思。請從下列詞語中選擇一個作開頭,仿照例句寫一句話。要求:①體現(xiàn)景點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運用擬人和反問的修辭手法。
康橋 邊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zhèn)グ叮愕拇髿獍蹴?,你的壯麗多姿,不正好激蕩起我心中的豪情嗎?/p>
解析: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沈從文的《邊城》、戴望舒的《雨巷》和李白的《蜀道難》這幾篇課文,都是我們非常愛讀、非常熟悉的優(yōu)美詩文,大家對于“康橋”“邊城”“雨巷”和“蜀道”這四個意象的特點,是了如指掌的,把她們的特點連說三點,即可仿句成功,完美作答。
答案:示例一:康橋,你的明凈艷麗,你的溫婉靈動,你的寧靜神秘,不正好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嗎?示例二:邊城,你的天籟美景,你的渡船悠悠,你的情愛涓涓,不正好安放我落魄的靈魂嗎?示例三:雨巷,你的青石板路,你的油紙雨傘,你的丁香姑娘,不正好挽救我失神的眼眸嗎?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視人之國,若視其①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
[注]①其:反身代詞,指自己。
簡要分析上述兩段文字含義的異同及所體現(xiàn)的儒、墨兩家思想的異同,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wù)勀愕目捶ā?/p>
解析:本題考文化經(jīng)典閱讀:①要求能夠從材料中篩選出作者的觀點與看法,并進行分析概括。②對經(jīng)典閱讀材料中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進行分析和評價。一要疏通文意,讀懂原文,為理解內(nèi)容、評析觀點打下基礎(chǔ);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文化經(jīng)典的考查,一般需要我們指出選文表現(xiàn)的觀點和態(tài)度,有時還需要對此作評價。因此平時我們就必須熟悉一些哲人的主要學說和觀點。只有對他們的主要思想有了清晰的認識,才能在高考時準確辨析。本題應(yīng)抓住“仁愛”與“兼愛”的異同來分析。
答案:要點提示:兩段文字都體現(xiàn)了“愛”的思想,但儒家倡導的是有等級的仁愛,推己及人,先后有別;墨家主張的是無差別的兼愛。談看法時,可以從人的平等和社會的公平的角度切入;也可以從強調(diào)將個人命運融于國家與社會利益之中,增強社會責任感的角度切入;還可以從儒、墨兼容,各取所長,有助于維護人的尊嚴與實現(xiàn)社會和諧的角度切入。
以上題目都說明了同一個問題,這就是:高考不能拋棄教材,一定要緊緊地抓住教材不放手,去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