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麗
[摘要]用愛去召喚學生,感化學生,傾注你對學生的關愛,編制學生的夢的樂園。跟傳統(tǒng)的陳腐的英語課堂說“再見”,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次英語的教學活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個性飛揚。認真分析學生的個性特征,作好孩子成長中心理的正確引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關鍵詞]英語教學入門教育學習習慣游戲鼓勵愛心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10054
One, two, tie my shoes, 一、二,系鞋帶,
Three, four, shut the door, 三、四,把門帶,
Five, six, pick up sticks, 五、六,拾小棍,
Seven, eight, eat your cake, 七、八,吃蛋糕,
Nine, ten, goodbye and come again. 九、十,再見,歡迎再來。
同事用這首兒歌教學生One——Ten,我聽到之后,突然對數(shù)字后面的內(nèi)容感興趣。從事十四年農(nóng)村英語教育教學的我,面對英語教育教學感觸頗多?,F(xiàn)結(ji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體驗,談一談對英語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英語入門教育
隨著初中英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更多的詞匯進入教材,而且學生對單詞的識記又是一個難題。詞匯量大,單詞的組合字母偏多,加之學生沒有說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死記硬背是學生最討厭的。這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科根本不感興趣,進入八年級后,有的學生甚至放棄了對英語科的學習。
“系鞋帶”,是你要遠行的第一步準備。在啟蒙階段學習英語,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讓他們愛聽愛說,加強拼讀的基本能力的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英語學科產(chǎn)生興趣,做好遠航的準備。
二、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
要出門,“把門帶”,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接受態(tài)度尤為重要,“今日事,今日畢,”學生從開始學習英語,學會積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就不會“欠賬”,學習英語就沒多大難度。因此,教師在引導督促學生識記單詞和短語、掌握語法方面,應要求多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能完成從“讀起來”到“說起來”的轉(zhuǎn)變,這就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三、教師應注重游戲式的課堂教學設計
“拾小棍”是一種游戲活動,“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椤薄巴婢呤莾和奶焓埂保斞福?。英語課堂應是一場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積極主動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如果教師只教單詞、找短語、講語法,逐一把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然后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這樣的課堂無疑是死寂的課堂、沒有活力的課堂。長此以往,學生上課就會注意力不集中,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欠賬”越來越多,產(chǎn)生厭學英語的情緒。
四、教師應注重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
針對學生的心理分析,任何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不亞于學生在生日“吃蛋糕”時的喜悅,任何一個學生,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共性。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共性特征,多鼓勵、贊美學生,學生需要一縷陽光,教師就應該給學生一個春天。
我曾遇到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但這個學生因在一次考試中丟了第一名,情緒變化很大,我沒有注意到她的心理感受,有一次在她的作業(yè)本上寫下了這一句話:If you think you are beaten, you are lose.(如果你認為你敗了,那你就一敗涂地了。)結(jié)果期末結(jié)束,她的英語成績下滑到了十多名。這時我才意識到這個學生成績下滑,除了她的主觀心理因素外,更主要是我挫傷了她的學習積極性。于是,我找她來作了許多的心理疏導,并且在她的成績單上加一句:Success begins with a fellows will, it all in a start of mind.(成功從一個人的意志開始,成功是一種心態(tài)。)這句話鼓勵了她,第二學期,她學習的勁頭十足。我利用一點點進步表揚她,她非常開心,居然第二學期期末英語成績考了滿分。
誠然,創(chuàng)造一個愛的“樂園”更為重要。在“樂園”里有愛心,學生才會喜歡老師。“親其師,信其道”,用愛心去召喚學生,感化學生,傾注你對學生的關愛,編織學生夢的樂園,跟傳統(tǒng)的陳腐英語課堂說“再見”。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次英語的教學活動,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讓他們個性飛揚。認真分析他們的個性特征,作好他們成長中心理的正確引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在這個“樂園”里,一次活動的結(jié)束,意味著下一次活動才剛剛開始。教師在每次的學習活動結(jié)束時可說“再見,歡迎下次來玩”。有了這句愛的召喚,每一個學生都樂意回到他們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張勝釗.真愛的定義[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7.
[2]張勝釗.將愛放飛[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7.
[3]魯禮容.接受的態(tài)度[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