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從琴
摘 要:聞一知十,觸類旁通,是語文復習階段的要求和理想境界。本文就高中語文論述類文章的整合教學,談談如何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多角度地作文,讓理性光輝領航學生思想的天空。
關鍵詞:理性思維;高中語文;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344-01
一、語言和思維:語文學科的兩位一體
教學要響應時代的訴求,教學理應肩負社會的使命。加強理性思維的開發(fā),是當務之急?!陡咧姓Z文課程標準》有關思維培育提到16處,涉及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教學建議、評價目標各個方面,而其中“發(fā)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是它的核心內(nèi)容。孫紹振教授說:“我想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培養(yǎng)非常有情感的,同時又非常有深邃思想的一代人?!保ā蹲魑慕虒W的癥結》《語文建設》2011年第11期)孫教授還專門撰文《從抒情文體到議論文體導向的重大進展----從2011年高考作文題看命題的歷史走向》一文,倡導加強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他認為“要培養(yǎng)一個在大學里乃到社會上,世界上有競爭力的人,必須發(fā)展他的理性思維?!?情感和理性,審美情感和理性批判,對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均不可或缺。
特級教師任富強指出:根據(jù)初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們在寫作教學中既應重視情感、審美、具象等文學性因素,豐富情感體驗,展示少年人的綺思麗想;尤應重視實證、邏輯、思辯等科學理性的因素,培養(yǎng)其縝密思考、理性分析的能力。如果僅順因?qū)W生心理的感性需求,而忽視甚至漠視其理性發(fā)展,尤其是未能通過閱讀等方式來增進學生的思想,便很難避免學生理性思想能力的萎縮,以致于產(chǎn)生“思想缺席”的現(xiàn)象。(任富強,《寫作是磨練思想的利器》《新作文》2004年第6期)
二、憤悱啟發(fā),舉一反三:在整合教學中訓練思維
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弱表現(xiàn)在閱讀過程中閱讀理解和評價能力的強弱。如果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不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或是他的思維能力比較弱,他就不可能正確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更不能恰當評價一篇文章,舉一反三。如果只是老師講,學生被動地聽,不經(jīng)過心理活動和思維過程,同樣也是無法真正理解所閱讀的內(nèi)容。
本文所整合教學的課文大多是文言文本。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墩撜Z》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边€有“小不忍,則亂大謀” “三思而后行”都充滿了深邃的哲理。我們高中語文所選的文本,也充滿睿智的思考,散發(fā)著理性的光輝。我們的整合教學是以專題形式展開,從某個角度突破。這種教學是對以往串講法的改革與提升。
整合課文:《季氏將伐顓臾》,《諫太宗十思疏》。
預期得出結論:堅守職責,詮釋“責任”內(nèi)含。
類比是一種形象的推理?!都臼蠈⒎ヮ咊А?,《諫太宗十思疏》提供了形象推理的典范文本。
《季氏將伐顓臾》一文中用比喻方法形象表達孔子的觀點?!拔6怀郑嵍环?,則將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攙扶者的失職來比喻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而沒有盡到責任?!盎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的比喻有雙重喻義:一是將季氏比作虎兕,將顓臾比作龜玉。季氏攻打顓臾,好比虎兕跑出籠子傷人;顓臾如被攻滅,好比龜甲、玉石毀于盒中,二是將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龜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傷人,龜玉毀于櫝中,是看守者的失職。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若不能勸諫季氏放棄武力,致使顓臾被滅,也是他們的失職。
以敢于進諫而聞名于世的魏征雖然敢于向最高統(tǒng)治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諫太宗十思書》一文無論是描寫還是議論,都充滿了激情,處處類比,時時比喻。語言精美,富于文采;有時駢散兼行,于整齊中有變化;有時比喻貼切,生動形象;有時運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勢充暢。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氛圍中,告知了皇帝的應負起的責任。
這兩篇文章,都闡明了不論在什么職位,都要盡其責,讓社會的國家的大機器處于和諧的狀態(tài)。同時都用了形象的比喻,都講究思維策略。
通過上述教學實例,我們認識到,在閱讀實用類文本時,需要運用邏輯思維,把閱讀重點放在文中出現(xiàn)的各種概念、段與段之間的銜接方式上,從而把握文章的邏輯、線索,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明確論述對象。論述類文章展示的是推理的力量,嚴謹?shù)淖C明,形式的齊整。
三、學以致用,思維訓練的終極目標
我們認為思維培養(yǎng)終極目標是學會多角度分析評論問題,能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分析和評論,即寫作。上面舉了教學些閱讀方教學方面的例子。其實,在高中課本中,我們接觸了不少的經(jīng)典歷史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莊子、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等,他們是精神的高峰,思想的清泉,思維雄辯的典范??梢宰鳛閷懽鞯姆侗緛碛?,或作素材,或作思維模板。對于他們,我們可從人生經(jīng)歷概括總結入手,掌握其重要經(jīng)歷,特別是著名事跡和散落的軼事,還要分析其生平行為所包含的人生意義。另外,還要熟記并理解他們每個人最著名的言論(名言、詩句等),并弄清其包蘊的思想價值。運用時,要有意識地把話題同與之適應的名人行為經(jīng)歷結合起來,通過歷史文化名人多向度的豐富人生,揭示其精神價值與生活意義,更重要的是思維科學。
綜上所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構建科學的閱讀寫作思維能力的核心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多維度的思維訓練,引導學生有條理、有邏輯的認識思維規(guī)律,養(yǎng)成理性思維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閱讀寫作表達能力。如果我們語文教學中多角度地合理地培養(yǎng)、運用理性思維,加以情感溝通 ,一定能把學生厭倦的課堂變成文學家思想家的天地,嚴謹?shù)耐评怼w納思維也定能把學生塑造成個性張揚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