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鳳
承嬗離合
——關于唐代詣闕內容繼承與發(fā)展的研究
劉林鳳
漢代詣闕基本內容主要包括詣闕上章、四方貢獻和征詣公車,唐代基本遵循了漢代這一傳統(tǒng)。根據蔡邕《獨斷》,詣闕上章包括陳事與謝恩兩部分,其中詣闕陳事涉及內容十分豐富,有稱冤、請罪、褒揚地方官、揭發(fā)和告密以及諫言和獻策等。四方貢獻是指周邊國家、藩邦的臣屬與朝覲以及對外軍事戰(zhàn)爭中獻俘等內容。征詣公車屬于漢代征召制度范疇,但是往往需要豪強貴族的舉薦方可成功。唐代雖然沒有征詣公車之說,但仍存在與之相似的“詣闕自舉”的入仕途徑。此外,在沿襲漢代詣闕內容基礎上,唐代時期的詣闕亦有特色發(fā)展,即投匭制度的設立。類似于唐之前的詣闕上章和征詣公車等上書均可以投匭傳遞,然盡管如此,傳統(tǒng)詣闕卻與投匭并存發(fā)展,并沒有偏廢其一。
唐代;詣闕內容;繼承與發(fā)展;投匭制度
“詣闕”是歷史上重要的一種政治行為。①“詣闕”從史籍記載看,最早出現在西漢,延續(xù)近兩千年?,F代學者在對其研究的過程中,往往將其視為一種制度,盡管史書和相應朝代的“官志”記載中均沒有這一制度;同時,諸多的研究將“詣闕”與“直訴”視為包含關系。本文在論述過程中只稱“詣闕”內容,暫不作過多定性。闕即闕門,關于闕門的作用,《后漢書》“光和年間洛陽男子夜龍射闕事”條文下注引《風俗通》中所記載的太尉議曹掾應劭對鄧盛的說語,曰:“夫禮設闕觀,所以飾門,章于至尊,懸諸象魏,示民禮法也?!雹佟独m(xù)漢書·五行志》,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343頁。由此知,闕門體現的是天子的權威,起著昭示四方,與諸侯臣子別尊卑,示萬民于禮法的作用。因而,詣闕在歷史研究中往往受到學者的關注。如日本學者渡邊信一郎《宮闕與園林——三—六世紀中國皇帝權力的空間構成》一文運用天空星象再現了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宮城的空間配置內涵,突出了闕門的重要作用。該文指出皇帝權力空間構成分為北方華林園的“皇帝裁判”與南方闕門“詣闕上書”兩部分。②渡邊信一郎:《宮闕與園林——三—六世紀中國皇帝權力的空間構成》,《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徐沖譯,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97~125頁。松本保宣的文章《從朝堂至宮門——唐代直訴方式之變遷》將詣闕上書納入直訴范疇進行討論。他認為上書經歷了從朝堂到宮門的發(fā)展過程,且朝堂受理上書的職能是在北周到隋之間新獲得的,以隋為界限,前后的朝堂內涵頗為不同。唐代的朝堂特征就在于其“受理上書這一職能的制度性發(fā)展及其相對化過程”③松本保宣:《從朝堂至宮門——唐代直訴方式之變遷》,鄧小南、曹家齊、平田茂樹主編:《文書政令信息溝通——以唐宋時期為主》(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37~306頁。。國內相關研究有:程民生《宋代的詣闕上訴》一文指出宋代詣闕上訴包括擊登聞鼓和邀車駕兩種形式,該文從進京上訪的主要內容、官方對進京上訪的態(tài)度和接待處理、對訴求問題和對象的處理四個方面論述了宋代詣闕上訴的情況。④程民生:《宋代的詣闕上訴》,《文史哲》2002年第2期,第81~91頁。
此外,關于直訴制度及其他與詣闕相關的研究,如公車府、登聞鼓、肺石、四色匭等,亦有不少。①王偉歌:《唐代直訴制度職能述論》,《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第83~86頁。關于詣闕上書與登聞鼓和肺石等的關系,雖然有很多文章進行了研究,但是仍沒有將這一問題說清楚,本文亦無意于對此討論。另外限于內容篇幅,以下僅列一部分相關的文章。溫慧輝:《〈周禮〉“肺石”之制與“路鼓”之制考》,《史學月刊》2007年第6期,第126~128頁;黃純艷:《下情上達的唐宋登聞鼓制度》,鄧小南主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下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234頁;張軍勝:《登聞鼓源流略探》,《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第78~80頁;趙旭:《論唐宋之際登聞鼓職能的強化與影響》,《唐史論叢》(第十一輯),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45頁;馬俊民:《唐代匭使院制考論》,《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第45~50頁;董儉:《唐宋時期的匭函投書》,《檔案學通訊》1991年第1期,第49~50頁;楊一凡、劉篤才:《中國古代匭函制度考略》,《法學研究》1998年第1期,第79~91頁;毛蕾:《唐“匭制”設置地點小考》,《唐史論叢》(第十一輯),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9頁。其中,劉鳴《“公車上書”之概念源流考》一文較之于之前的研究,其結論值得認可。該文從漢代的“公車”含義出發(fā),否定了《辭海》和《辭源》對于公車的解釋,指出公車應有官職和宮門兩種內涵。在此基礎上,作者對于公車的職能及其演變作了相關的論述,并指出公車概念的演變與“安車蒲輪”有關。②劉鳴:《“公車上書”之概念源流考》,《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93~96頁。
另需注意的是,武則天掌政時期,于垂拱二年(686年)設置的“四色匭”,與詣闕有一定的承繼關系;而這點,已有的學術研究多是從內涵相近的角度,籠統(tǒng)地將匭制與詣闕歸為一種。關于匭制與詣闕的關系下文將會進一步說明,此處不作討論。
綜上,本文即是依據《漢書》《后漢書》中關于詣闕的記載,在對魏晉南北朝時期詣闕的史料記載梳理以及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進而對唐代的詣闕內容及發(fā)展進行分析,旨在從側面揭示唐代詣闕的承嬗離合。
關于“詣闕”行為的最早起源,一般追溯到與詣闕功能類似的、相傳夏代之前就已存在的謗木和夏禹時期的諫鼓。①何寧:《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691頁;黎翔鳳:《管子校注》,梁運華整理,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1047頁;另外關于諫鼓和五聲關系,可參見鐘肇鵬:《鬻子校理》,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64頁。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詣闕活動一直沿存、發(fā)展,并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相繼出現了與詣闕關系密切的登聞鼓、肺石等裝置。此外,從可見的記載中知,漢代公車司馬令職責在于詣闕上書的文書處理以及傳遞。②《漢書》卷19,中華書局版1962年版,第728頁?!逗鬂h書》卷35《百官志二》,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3579頁。直到唐代,公車司馬令被廢除。公車司馬令雖然不存,但是其承擔的職能卻得以保留,并轉移到唐代外朝機構中。③松本保宣:《從朝堂至宮門——唐代直訴方式之變遷》,鄧小南、曹家齊、平田茂樹主編:《文書政令信息溝通——以唐宋時期為主》(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頁。
《漢書》記載:“衛(wèi)尉,秦官,掌宮門衛(wèi)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復為衛(wèi)尉。屬官有公車司馬、衛(wèi)士、旅賁三令丞?!雹堋稘h書》卷19,中華書局版1962年版,第728頁?!逗鬂h書》進一步介紹,云:“公車司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宮南闕門,凡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及征詣公車者。”⑤《續(xù)漢書·百官志》,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579頁由此知,公車司馬令的職掌也就是漢代詣闕三項基本內容,分別是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和征詣公車。關于章,蔡邕《獨斷》中作了解釋,曰:“凡群臣上書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章者,稱‘稽首上以聞’,謝恩、陳事,詣闕通者也?!雹蘩盍指Φ龋骸短屏洹肪?,陳仲夫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41~242頁。
這段記載可以明確以下兩點:第一,漢代詣闕一般用“章”;第二,謝恩、陳事是詣闕上章的兩種行為;且它們使用的文書遵循“章”的格式。按此,結合史書記載,唐代詣闕內容亦大致可分為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征詣公車三種。但是唐代并沒有征詣公車之說,而是有與之近似的“詣闕自舉”;此外,唐代“群臣詣闕上書”是一種禮儀性活動,與漢代的“群臣上書”中“吏民上章”有內涵上的差異。前者似乎只是后者的一個方面。所以本節(jié)將基本遵循漢代詣闕三項基本內容,并結合唐代實際,對唐代史書中詣闕內容的記載加以分析,以明晰較之于唐前,唐代詣闕內容方面的不同以及其作用。
(一)詣闕上章
1.詣闕謝恩
“詣闕謝恩”在史籍中有很多記載,今只按朝代順序,節(jié)舉正史中所見記載,如表1所示。
表1 漢至唐的詣闕謝恩①表中所引各書版本分別是:《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后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年版;《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宋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南齊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梁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陳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魏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北齊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周書》,中華書局1971年版;《隋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北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續(xù)表
續(xù)表
據表1,詣闕謝恩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皇帝視疾于臣民,如皇帝遣醫(yī)問藥于霍光之事;(2)得罪而被赦免,如《晉書》卷33《石苞傳附石崇傳》中,石崇其兄石統(tǒng)獲罪而遇大赦得以免罪,并詣公車門上書謝恩;(3)拜官襲爵,則如呂布被拜為大將軍、宋均子宋條獲太子舍人官、高麗王襲爵遼東郡公;(4)外邦臣屬,詣闕謝恩;(5)還有一種現象是,臣子在病疾情況下,上書謝恩,往往請求的是免官養(yǎng)老,或者為子弟謀求蔭官的內容;(6)一些重要禮儀活動,群臣百僚詣闕謝恩,如《后漢書·禮儀志上》中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三月,上始率群臣躬養(yǎng)三老、五更于辟雍……明日詣闕謝恩以見禮遇大尊顯故也?!雹佟独m(xù)漢書·禮儀志》,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108~3109頁。明帝永平二年這次“詣闕謝恩”與唐代“群臣詣闕上表”的性質類似,均是禮儀性質的活動?!锻ǖ洹贰叭撼荚勱I上表”條下詳細描述了上表禮儀及流程:
前一日,守宮設文武群官次于朝堂如常儀。
其日,量時刻文武群官集,俱就位各服朝服。奉禮設群官位于東朝堂之前,近南,文東武西,重行北面,相對為首。設中書令位于群官之北,南向。設奉禮位于群官東北,贊者二人在南,少退,俱西向。奉禮帥贊者先就位。謁者引群官各就位。禮部令史二人,絳公服,對舉表案立于奉禮之北,西面。立定,典謁引中書令出就南面位。禮部郎中引表案詣中書令前,郎中取表以授,中書令受表,郎中、舉案退復位。奉禮曰:“再拜?!辟澱叱藗?,群官在位者皆再拜。通事舍人引中書令以表入奏,出復位,南面稱“有詔”,群官再拜。宣詔訖,又再拜。謁者引為首一人進,北面受表,退復位。舍人引中書令入,謁者引群官還次。②《通典》卷130,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347~3348頁。
雖然,《漢書》中沒有明確記載類似這種活動的儀式、流程,但是可以推測,漢代時期這類活動即便是與唐代的負責機構不同,但是形式也有類似之處。唐代的詣闕謝恩基本遵循了上述幾條內容。除官后須詣闕謝恩基本成為一條定制,如唐代韋處厚拜為兵部侍郎而往思政殿詣闕謝恩等,①《舊唐書》卷159,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184頁。以及崔郾在昭愍即位后,選侍講學士,后轉中書舍人,入思政殿謝恩,等等。②《舊唐書》卷155,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118頁。類似內容不再逐一列舉。但是有一處沒有在唐代外的其他正史記載中看到,即《舊唐書》卷150《德宗諸子傳·珍王》曰:“舊例,皇姬下嫁……制下禮官定制曰:‘升,北面再拜,跪奠于姑席前。降,東面拜婿之伯叔兄弟姊妹。已而謝恩于光順門……然后會于十六宅’?!被始一榧奘欠裥枰勱I謝恩,唐之前有無尚且不能肯定。
2.詣闕陳事
詣闕陳事包含豐富的內容,包括有諫言、獻策、稱冤、褒揚地方官、揭發(fā)和告密、請罪等。這些內容不是單一的互不關聯(lián)的,它們之間有時也存在互相影響的關系。
(1)詣闕稱冤、請罪。
史籍中詣闕稱冤和請罪的記載不勝枚舉,僅節(jié)取史籍記載中幾例,見表2。詣闕一般以文書為承載,但也有很模糊的情形,如表2中詣闕稱冤、詣闕請罪便有。于詣闕稱冤,如《漢書》卷44《淮南衡山濟北王傳》中“厲王馳詣闕下,肉袒而謝”;③《漢書》卷44,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136頁?!杜f唐書》中《來俊臣傳》“萬歲通天元年,(來)俊臣因令其黨羅告斛瑟羅反,將圖其吡。諸蕃長詣闕割耳剺面訟冤者數十人,乃得不族”?!逗鬂h書》卷54《楊震傳》中有“順帝即位,震門生詣闕追訟震事”。④《后漢書》卷54,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767頁。唐代也有此類情形,如《舊唐書》中《來俊臣傳》“萬歲通天元年,(來)俊臣因令其黨羅告斛瑟羅反,將圖其吡。諸蕃長詣闕割耳剺面訟冤者數十人,乃得不族”。⑤《舊唐書》卷186,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840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詣闕稱冤情形,與漢代相比并沒有什么差異。
表2 詣闕稱冤
續(xù)表
到了隋朝,對于詣闕稱冤這種“越訴”就進行了進一步的規(guī)定。①詣闕稱冤本質上就是一種越訴,標準在于是否超出當朝法律之外?!端鍟肪?5《刑法志》記載:“有枉屈縣不理者,令以次經郡及州,至省仍不理,乃詣闕自訴?!雹佟端鍟肪?5,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712頁。唐代很好地繼承了隋朝這一制度,并且加以豐富?!短屏洹肪砹缎滩俊酚涊d:
凡有冤滯不申欲訴理者,先由本司、本貫;或路遠而躓礙者,隨近官司斷決之。既不伏,當請給不理狀,至尚書省,左、右丞為申詳之。又不伏,復給不理狀經三司陳訴。又不伏者,上表。受表者又不達,聽撾登聞鼓。若煢、獨、老、幼不能自申者,乃立肺石之下。(本注:若身在禁系者,親、識代立焉。立于石者,左監(jiān)門衛(wèi)奏聞。撾于鼓者,右監(jiān)門衛(wèi)奏聞。)②李林甫等:《唐六典》卷6,陳仲夫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192頁。
唐代的詣闕稱冤沿襲了隋代的制度,但是不同的是唐代對之加以了完善。對于詣闕上表不達則撾登聞鼓;而煢、獨、老、幼者不能撾鼓者,則立肺石之下;被拘禁的罪人,則由親人、相識者代為立肺石下。登聞鼓和肺石雖然不被包含在詣闕基本內容中,縱觀魏晉南北朝史籍可知其與詣闕稱冤密切相關,限于篇幅,本文對于這種關系暫不作深入探討。
關于詣闕請罪(詳見表3),如《后漢書》卷99上《王莽傳》中“張竦與劉嘉詣闕自歸,莽赦弗罪”③《后漢書》卷99,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4082頁。。但是有時候詣闕稱冤與詣闕請罪互相為表里。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后漢書》卷24《馬援傳》中“嚴與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闕請罪”④《后漢書》卷24,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46頁。。這里嚴與援妻子雖是名義為詣闕請罪,實際是希望借此訴冤,乞求獲得寬赦。唐代的詣闕請罪亦多是出于乞求獲得恩赦的目的,如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收合余眾,保武功,詣闕請罪,乞降官資”;⑤《舊唐書》卷120,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3451頁。以及唐末“(楊)復光遣判官吳彥宏諭以朝廷釋罪,別加官爵,仙芝乃令尚君長、蔡溫球、楚彥威相次詣闕請罪,且求恩命”等。①《舊唐書》卷200,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391頁。
表3 詣闕請罪
續(xù)表
(2)詣闕褒揚地方官與揭發(fā)。
褒揚地方官(詳見表4),在漢代正史中幾乎沒有記載,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就不存在。第一次出現在正史記載上的是《梁書》,如卷27《陸襄傳》“在政六年,郡中大治,民李睍等四百二十人詣闕拜表,陳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許之。又表乞留襄,襄固求還,征為吏部郎……”①《梁書》卷27,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410頁。此外由于政績優(yōu)異,民眾請求留任的情況也很多。如《梁書》卷29《高祖三王傳》記載:“尋有詔征還,民曹嘉樂等三百七十人詣闕上表,稱績尤異一十五條,乞留州任?!雹佟读簳肪?9,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428頁。更有甚者請求為某官升職,如《梁書》卷24《蕭景傳》中“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詣闕,表請景為郡,不許”。②《梁書》卷24,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368頁。其他各朝,如南朝陳、北魏、北齊、北周、隋等均有上述現象,在此不作一一說明。
表4 褒揚地方官
續(xù)表
續(xù)表
與褒揚地方善政相對的是揭發(fā)地方官的行為。唐代之前,記載的百姓揭發(fā)地方官很明確的是《魏書》和《隋書》,而且很明確地只有如下幾條,分別是《魏書》卷20《安樂王傳》,《魏書》卷44《薛虎子傳》以及《魏書》卷八十九《酈道元傳》;《隋書》卷50和《隋書》卷56(詳見表5)。而在這之前的要么不見于正史記載,要么僅限于告發(fā)謀反的范疇。對于唐代,不論是褒揚地方官善政,抑或是揭發(fā)地方官不法的行為,史書記載均十分豐富,為后人勾畫出的是一個較為豐滿、生動的王朝形象。
表5 詣闕揭發(fā)
續(xù)表
(3)詣闕諫言。
詣闕諫言者一般認為只有當朝諫官或者其他官員上諫(詳見表6)。事實上,地方官員或者一些知識分子,也往往通過詣闕上章勸諫統(tǒng)治者。如東漢永興元年(153年)朱穆得罪宦官而被貶為刑徒,當時的太學生數千人上書諫言,乞求寬赦朱穆;①《后漢書》卷43,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470頁。唐代開元五年(717年)河南府人孫平子詣闕上書認為中宗不應遷于別廟之事;①《舊唐書》卷25,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952~953頁。則天載初年,俞文俊上書武則天認為新豐因風雷山移動,并不是祥瑞,因此而改新豐名為慶山并不合適②《舊唐書》卷187,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883頁。。
此外,史書記載中有,通過“訟”或者“自訟”的方式進行上諫,但卻是意圖洗刷冤屈而作的上書;換言之就是通過諫言的方式進行訴冤。如朱穆案中,《后漢書》記載為“太學生劉陶等數千人詣闕上書訟朱穆”。再如東漢孔僖“上書肅宗自訟”。但是這樣的表述在后世史書記載中很少出現了。
表6 詣闕諫言
續(xù)表
續(xù)表
(4)詣闕獻策。
詣闕獻策,顧名思義即向上級提供策略等建設性意見的行為。如《魏書》中記載:“(太清初年間),(蕭)景率軍圍譙城下,退攻城父,拔之。又遣行臺左丞王偉、左民郎中王則詣闕獻策,求諸元子弟立為魏王,輔以北伐,許之?!雹佟读簳肪?6,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840頁。唐代的詣闕獻策,典型的一例則是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潤州人陳磻石詣闕上書解決了當時“湘、漓泝運,功役艱難,軍屯廣州乏食”的困境。②《舊唐書》卷19,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652~653頁。
(5)其他。
詣闕陳事除上述之外,還有辭任和堅決拒絕某些事的內容(見表7)。
表7 詣闕固辭
其他類似情況,如東晉安帝時期,劉裕拒絕天子的封官,即便皇帝親自去公第挽留、百僚敦勸,劉裕仍惶懼不已,堅決拒絕。①《宋書》卷1,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2~13頁。唐代亦有這類情況。穆宗時“令中使手詔、緋袍、牙笏、絹二百匹,往洛陽惠林寺宣賜。源受詔,對中使苦陳疾甚年髙,不能趨拜,附表謝恩,其官告服色絹,皆辭不受”②《舊唐書》卷187,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890頁。。
(二)四方貢獻
四方貢獻指的是周邊國家以及藩邦對于中央朝廷的示好、認可、臣屬以及軍事戰(zhàn)爭的獻俘、獻捷活動。這類活動的進行是一種禮儀展示,然本文不意描述這種宏大場面,故表8只就漢至唐時期四方貢獻的行為進行梳理。如《漢書》卷七十《傅介子傳》中記載元鳳中,傅介子出使樓蘭,計殺樓蘭王,“遂持王首還詣闕,公卿將軍議者皆嘉其功”③《漢書》卷70,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002頁。記載同樣事的還有《漢書·西域傳》:“介子遂斬王當歸首,馳傳詣闕?!?《漢書》卷96,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878頁)。《后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記載建武二十五年(49年):“南單于遣使詣闕貢獻,奉藩稱臣……是歲,烏桓大人率眾內屬,詣闕朝貢。”④《后漢書》卷1,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77頁。《后漢書》卷二十六《伏隆傳》記載:“張步遣使隨隆,詣闕上書,獻鰒魚?!雹荨逗鬂h書》卷26,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99頁。
表8 四方貢獻
續(xù)表
續(xù)表
(三)詣闕自舉
漢代公車司馬令承擔著選拔人才的重要職責?!稘h書》卷71《雋不疑傳》中“暴勝之遂表薦不疑,征詣公車,拜為青州刺史”①《漢書》卷71,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035~3036頁。;再如《后漢書》卷三十下提及,順帝時,災異屢見,于是“陽嘉二年(133年)正月,公車征,凱乃詣闕拜章……書奏,帝復使對尚書”①《后漢書》卷30,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054~1057頁。。又如,西漢朱買臣“隨上計吏為卒,將重車至長安,詣闕上書,書久不報。待詔公車,糧用乏……會邑子嚴助貴幸,薦買臣。召見……拜買臣為中大夫,與嚴助俱侍中”②《漢書》卷64,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791頁。。
從上可以看出,征詣公車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征召(被動);二是詣公車(主動)。據《漢書·雋不疑傳》看,其存在受到推薦,隨之得到征召并詣公車的軌跡;朱買臣同樣存在這種情況,其最初是待詔公車(說明其之前進行了一些活動希望得到公車令的賞識),但是顯然沒有成效,隨之得到推薦才得以被征召詣闕。郎凱則是在公車征召的情況下,上表拜章得到重用。
上述例子似乎很難體現主動詣公車成功的一面,多是需要一些貴族豪強推薦才得以成功。除此以外便是通過朝廷有征賢良的需求時才有可能被重用。如《漢書》卷51《東方朔傳》說到漢武帝初即位,征天下賢良文學材力之士,當時“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自銜鬻者以千數,其不足采者輒報聞罷”③《漢書》卷65,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841頁。。
漢代以后,三國時期自不必說,各政權急需有才之士,征用人才沒有統(tǒng)一標準。但之后的統(tǒng)一政權里,史書記載中并沒有出現“征詣公車”的內容。但是推薦、毛遂自薦的情況還是有的(見表9)。如《晉書》卷48《段灼傳》“然于時人士詣闕上書薦莽者不可稱紀”④《晉書》卷48,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346頁。。
唐代并不存在征詣公車的行為,然有與“征詣公車”近似的“詣闕自舉”。詣闕自舉沒有明顯的被推薦跡象,其行為應當更具主動性?!杜f唐書》卷8《玄宗本紀上》中有“十五年春正月戊寅,制草澤有文武高才,令詣闕自舉”⑤《舊唐書》卷8,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90頁。?!杜f唐書》卷13《德宗本紀下》中“陽城以褐衣詣闕,上賜之章服而后召”;①《舊唐書》卷13,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365頁?!杜f唐書》卷185下說到“儀鳳中,(裴懷古)詣闕上書,授下邽主簿”②《舊唐書》卷185,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807頁。?!缎绿茣肪?97《循吏傳》中“寶應初,(羅珦)詣闕上書,授太常寺太?!雹邸缎绿茣肪?97,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625頁。。由此也可以看出,唐代前期,似乎除科舉制度之外,詣闕自舉這種強調自我推薦的入仕行為已普遍發(fā)展了。
表9 征詣公車④表目仍用征詣公車,以示漢至唐之間的繼承變化。
續(xù)表
上述各表是在漢代詣闕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對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情況的簡單梳理。從中得出結論:漢之后,各朝詣闕內容基本延續(xù)了漢代的規(guī)定。特別是唐代詣闕內容,通過史書記載,都得到了完整的體現。
與傳統(tǒng)詣闕作用類似的另一種制度在唐代被建立,即投匭制度?!缎绿茣份d:“武后垂拱二年(686年),有魚保宗者,上書請置匭以受四方之書,乃鑄銅匭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青匭曰‘延恩’,在東,告養(yǎng)人勸農之事者投之;丹匭曰‘招諫’,在南,論時政得失者投之;白匭曰‘申冤’,在西,陳抑屈者投之;黑匭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謀者投之。以諫議大夫、補闕、拾遺一人充使,知匭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為理匭使。其后同為一匭。”①《新唐書》卷47,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1206~1207頁。
四色匭包括了詣闕基本內容中詣闕上章(詣闕陳事和謝恩)及征詣公車。但是從史書記載看知匭使等官員似乎只與冤屈有關,不知為何。知匭使職責是“掌申天下之寃滯,以達萬人之情狀”。②李林甫等:《唐六典》卷9,陳仲夫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82頁。知匭使的職掌就是受狀后向上遞狀,緊要事務就自行處分,之外的則遞與中書和理匭使來申奏。真正負責匭狀處理的應該是理匭使而非知匭使,所謂匭使之“職舉則天下之壅蔽所由通也”③《文苑英華》卷496,中華書局1966年版,第2541頁。。如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侍御史徐有功上疏論天官秋官及朝堂三司、理匭使失職時,就說到“三司受表及理匭使申冤不速與奪,致令擁塞,有理不為申者,亦望準前彈奏貶考奪祿”④《舊唐書》卷85,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2819頁。。據《唐六典》,侍御史四人,其職有奏彈、三司、西推、東推、贓贖和理匭六種。資歷深者判臺事,知公廨雜事;其中一人知西推、贓贖、三司;一人知東推、理匭之事。⑤李林甫等:《唐六典》卷9,陳仲夫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380頁。關于知匭使與理匭使官員構成及其發(fā)展變化,擬另文探討。據上,侍御史徐有功彈劾三司和理匭使失職,他本人應不負責三司或者理匭這兩種職務。由上也說明,理匭使真正負責案件的處理。
匭的設置及其組成人員的完備,標志著一套新的行政程序的開通。“匭使受狀”取代垂拱元年制文中“御史受狀”就是這種變化的結果。⑥但從結果看,二者也不是絕對的不同,畢竟匭設置后,匭使官員構成有御史等清白官。原因在于垂拱元年(685年)的“御史受狀”取代的是上訴稱冤的“登聞鼓和肺石”防守負責人,而四色匭的“匭使受狀”又包含詣闕基本內容,如申冤可投匭。唐代宗大歷十四年(779年)理匭使崔造的建議即可佐證,其曰:
亡官失職、婚田兩競、追理財物等,并合先告本司。本司不理,然后省司。省司不理。然后三司。三司不理,然后合報投匭進狀。如進狀人未經三處理,及事非冤屈,輒妄來投狀者,不在進限。①《唐會要》卷55“匭”條,中華書局1955年版,第956頁。
另外,投匭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完全取代了原先的詣闕內容,在歷史記載中隨處可見,不通過投匭,詣闕所上之書一樣可以傳達進宮闕深處,得以處理。投匭制度是詣闕內容順應時勢發(fā)展的結果,是詣闕上書內容體系逐漸外延,發(fā)展出的更具象的一種制度。
綜上所述,唐代的詣闕內容基本遵循漢代以來傳統(tǒng),基本內容包括有詣闕上章、四方貢獻、征詣公車。但是,在沿襲漢制詣闕內容基礎上,唐代詣闕亦有特色發(fā)展,即匭制的建立。匭函的內容雖然幾乎囊括了唐之前一切詣闕上章和征詣公車的內容,但是匭制卻并沒有取代詣闕上書地位而單獨存在。其中原因,不論是從南衙北司兩條發(fā)展線索來解釋,還是從當時皇帝意圖集權來看,都揭示了唐代在制度上的發(fā)展與探索。特別是,不同于之前的朝代,詣闕內容在唐代普遍得以載于史書中,也正彰顯出唐朝的氣度以及側面反映廟庭與草野的互動關系。
(作者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