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這樣對待留守兒童
江南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龐彥福
留守兒童是農(nóng)村教育工作者繞不開的話題。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三十多年,有二十多年在農(nóng)村。讀了《人民教育》2016年第12期《當老師遇到留守兒童……》,我有許多想說的話。
當時,我所在初中學校的留守兒童不少是寄宿生。我了解到,有些留守兒童因為種種原因周末也不回家,為了讓這些學生不出事,我就帶他們在學校里打球,到學校周邊參觀、游玩,或?qū)⑺麄儙У轿壹依锍宰 ?/p>
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常用錢填補自己不在孩子身邊的虧欠感,又怕孩子自己掌管錢容易出問題,就把孩子一個月或一學期的生活費、零花錢交由我這個班主任保管。每學期我都會準備一個給學生記錄存支錢的專用本子。他們用錢時找我支取,自己寫清楚支取金額、時間,還要計算每次支取后剩余多少錢。這種做法不僅使我得到家長的充分信任,拉近了學生和我的距離,還幫助部分學生改掉了亂花錢的不好習慣,養(yǎng)成了記賬等好習慣。
這些事就像文中所寫的一件件事一樣,都是“用真心,做小事”,這是老師對待留守兒童的法寶,也是對待所有學生的法寶。
落實德育新政需要“企、立、跨、行”
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qū)萊山初級中學 孫淑玉
讀《人民教育》20 16年第12期《山東德育新政: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猶如看到解決中小學德育頑癥的曙光,在欣喜之余,又有些許擔憂,擔憂德育新政再次淪為“余食贅形”。老子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我卻認為落實德育新政需要“企、立、跨、行”。
要心懷“企”望,“立”足實際。德育工作以往的狀況基本上是“理念高高在上,行為各行其是”,喊起口號來震天響,干起來全然不是那么回事。落實德育新政需要教育工作者既心懷立德樹人的深度“企”望,又“立”足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本著深思熟慮的德育理解,扎扎實實地落實。
要思想“跨”越,依規(guī)執(zhí)“行”。德育之難,難在思想上的禁錮。只有打破“唯分數(shù)論”的禁錮,讓地方政府、社會和家庭在思想上有所“跨”越,共同關心支持德育,德育新政的落實才有強大思想力量,局長、校長和老師才有底氣依規(guī)執(zhí)“行”,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
膽小背后的問題不小
江南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張和美
讀了《人民教育》2016年第12期《孩子們?yōu)槭裁丛絹碓侥懶×恕罚屛耶a(chǎn)生很多想法,我隱約感覺到,其實當下很多教育問題都與孩子“膽小”有關。
我們最怕沒有問題的學生,而不愛提問的學生往往是有點膽小。很多老師和家長認為膽小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仔細想想,膽小的“零問題”學生背后可能是壓抑了自己的個性,對權威妥協(xié);可能是缺乏對自我的認可和堅持自我的勇氣;可能存在著對外部世界的不信任甚至是有些敵意。缺乏思考、沒有主見、缺少責任擔當……膽小背后的問題并不小。
再進一步講,一個在求知時怯于提問的人,他成年后會勇敢地提出問題嗎?他能夠創(chuàng)新地解決問題嗎?他會成為擔當起祖國和民族的未來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