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寶寶是家庭的未來,給爸爸媽媽帶來新的希望和無限的憧憬。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多彩的人生,父母們懷著美好的愿望,悉心培養(yǎng)寶寶,希望寶寶有強健的體魄、聰慧的頭腦。如何讓寶寶的身高贏在起跑線上,是爸爸媽媽們特別關心的話題。
哪些因素影響寶寶身高
1.遺傳影響寶寶身高
寶寶的身高與遺傳因素密不可分,高個子父母一般比矮個子父母所生寶寶高,但寶寶身高也受隔代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及家族中親屬的遺傳影響。如果父母個子矮非遺傳因素所致,通常不會遺傳給寶寶,而遵從隔代或親屬遺傳。嚴重影響生長的遺傳代謝病會影響寶寶的身高。
2.父母的生育年齡和工作性質等因素影響寶寶身高
研究數據表明,寶寶的身高由多方面因素決定。
·父母從事強腦力勞動一般平均身高高于勞動者的后代。
·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從事的工作也會影響寶寶的身高。
·城市中的寶寶因營養(yǎng)環(huán)境優(yōu)于農村寶寶,身高相對較高。
·家庭中寶寶的數量以及出生的先后順序影響寶寶身高。
·父母的生育年齡方面,女性在25~29歲、男性在25~35歲時所生育的寶寶,男孩一般比父親高,女兒比母親高(相對于其他年齡生育的寶寶來說)。
3.核心營養(yǎng)素缺乏影響寶寶身高
賴氨酸、鋅、鈣等核心營養(yǎng)素是影響身高最關鍵的后天條件。賴氨酸是生長介質素分泌有效的促進劑。充足的賴氨酸可以刺激腦垂體增加生長介質的分泌,骨生長相關的生物分子指標骨堿性磷酸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轉移生長因子、骨鈣素等由骨細胞制造分泌的活性因子在賴氨酸的作用下明顯增加,賴氨酸通過激活骨細胞增生和刺激其功能活性而促進寶寶身高增長。
4.缺乏父愛、母愛影響寶寶身高
下丘腦、垂體系統(tǒng)能受情緒抑制,引起垂體分泌生長激素減少。若父母整日應酬、玩手機,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呵斥、冷落中成長的寶寶,就會使寶寶比同齡孩子矮小。
失去安全感的寶寶,常在夢中喊醒或哭醒,影響睡眠質量,而使深睡眠和熟睡期才分泌旺盛的生長激素受到抑制,再度影響寶寶身高生長。
5.飲食營養(yǎng)影響寶寶身高
寶寶成長過程中,營養(yǎng)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寶寶的飲食攝取不健康,就會影響身高生長。而營養(yǎng)過剩,多葷少素會催生橫向發(fā)展的胖墩。過多的果汁或碳酸飲料干擾寶寶食欲,減少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特別是缺鈣、磷、鐵或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的“垃圾食品”,不利于寶寶身高生長。
6.鋅、鈣影響寶寶身高
鋅是體內的一種重要微量元素,參與DNA的復制。人體缺鋅,單位時間DNA的復制速率顯著減慢,DNA合成量明顯減少,使細胞分裂速度減慢或滯留,從而影響身高。
人體內的鈣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內,大約含1300g。骨骼堅硬挺拔,有賴于鈣的生物礦化作用。人體缺鈣不僅使骨骼變軟患病,還直接影響身高。
7.熬夜影響寶寶身高
生長激素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兒童時期到青春前期,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旺盛,晚9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早上6點前后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有一個分泌小高峰。晚上9點到次日上午9點所分泌的生長激素量是白天12個小時的3倍,而生長激素只有在深睡眠情況下才能大量分泌。因此寶寶晚上8:30到9:30入睡為宜。
8.運動影響寶寶長高
適量運動有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身高生長。有觀察發(fā)現,參加運動的寶寶比不參加運動的同齡寶寶平均高出4~8cm,過量運動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9.早熟影響寶寶身高
寶寶性早熟使骨骼發(fā)育超前,而骨齡發(fā)育超前會透支寶寶身高。如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兒童發(fā)育年齡不斷提早,但是如果若骨齡太超前,反而會影響寶寶最終身高。
10.疾病與藥物影響寶寶身高
妊娠期間,母親患風疹、帶狀皰疹、巨細胞病毒及弓形體感染等致胎兒宮內發(fā)育異常,影響寶寶生長。有些寶寶出生時就伴有某些嚴重的生理疾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就會阻礙身高生長。
寶寶出生6個月后,從母體帶來的抗體逐漸減少,其自身抵抗能力還沒有完全建立,這時的寶寶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發(fā)炎等疾病。若用藥不合理會影響寶寶身高增長。慢性疾病常會導致寶寶身高生長遲緩,如治療多動癥的利他林,長期應用有抑制生長的副作用,影響寶寶身高生長。
寶寶身高增速特點
寶寶年齡越小身高增長越快。在嬰兒期和青春期出現兩個生長高峰。出生時身高平均為50cm,出生后第1年身高增加最快,約為25cm;前3個月身高增長約11~13cm,約等于后9個月的增長值。第2年身長增加速度減慢,約10~12cm。2歲以后身高每年增長6~7cm。若低于5cm為生長速度下降。
青春期受性激素等因素影響,出現第二個高峰,有明顯性別差異。男孩的身高增長高峰晚于女孩2年,且每年身高增長值大于女孩,一般說男孩骨齡15歲,女孩骨齡13歲,身高長度達最終身高的95%。
不論男女孩,在青春期前的1年中生長速度略有減慢。女孩在乳房發(fā)育后(約9~11歲),男孩在睪丸長大后(11~13歲)身高開始加速生長,1~2年達到第二個高峰,此時女孩身高平均年增加8~9cm,男孩9~10cm。此期身高增加值約為最終身高的15%。第二個生長高峰提前的寶寶,身高停止增長較早。
從生活習慣入手,打好身高基礎
1.葷素搭配均衡營養(yǎng)
A.飲食平衡
俗話說:吃得好,長得快。每天食入25~30種食物,保證高蛋白、氨基酸、豐富維生素與粗纖維等攝入,有利寶寶長高。家長可以自制由黃瓜、蘋果、洋蔥、生菜、梨等切成小塊加入沙拉醬制成的蔬菜水果沙拉。用大米、黑米、紅豆、葡萄干、大棗等煮雜食粥,做什錦飯等。
B.鈣量攝入充足
寶寶膳食中攝取所需的鈣,有利于寶寶骨骼和身高生長??山o寶寶吃芝麻醬、蝦皮、牛奶、雞蛋、魚類、海帶、貝殼、豆類等含鈣食品。
C.蛋白質每日不斷
蛋白質供給不足會影響身體長高,每日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雞蛋、牛肉、魚蝦肉、豆腐、牛奶等食品。
D.鐵、鋅、銅不可少
人體對鐵、鋅、銅等需求必不可少,例如:含鋅的牡蠣、動物肝臟等食物;含鐵的牛、羊肉,動物肝臟、蛋黃、魚等食物;含銅的豬血、豬肝、蝦、蟹、貝類等食物。
2.合理的睡眠時間
生長激素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它由人體腦垂體分泌,分泌越多越有助寶寶長高。腦垂體并非24小時分泌生長激素。(嬰兒期例外,因此1歲以前的嬰兒長得特別快。)
生長激素白天分泌量非常少,晚9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早上6點前后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有一個分泌小高峰。生長激素只有在深睡眠情況下才能大量分泌。寶寶最好在晚上8:30分入睡,最晚不能遲過9:30分。早上7點后起床為宜。
3.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和諧的父母關系,溫情的親子溝通對寶寶長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爸爸媽媽要多關愛、陪伴寶寶,給寶寶溫馨的家庭氛圍,使寶寶身高出眾。
4.適量運動
參加運動的寶寶一般比不參加運動的同齡寶寶平均高4cm~8cm。爸媽不要強迫寶寶做不喜歡的運動,否則影響寶寶情緒,不利于長高。
有選擇地讓寶寶做一些起到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長有利的運動,如跳躍、摸高、慢跑、騎車、芭蕾、伸展體操、游泳和引體向上等運動,且運動時讓寶寶的心率達到120~140次/分鐘,身體發(fā)熱、出汗、面色紅潤效果最好。
Tip:影響身高增長的食品
洋快餐、膨化食品等缺乏鈣、磷、鐵、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的“垃圾食品”有損健康。方便面、冰淇淋、巧克力、餅干、甜點等食品和高溫油炸食品盡量不吃??蓸返纫着c鈣結合形成碳酸鈣等碳酸飲料不喝為妙,以免破壞體內的鈣而影響身高增長。吃糖、吃鹽、吃精米白面過多,不吃早飯,過分節(jié)食,多葷無素,吸煙飲酒等都是寶寶增高的大敵。
早知早防:有礙寶寶身高的因素
因素1:性早熟
性早熟能使骨骼發(fā)育超前,影響寶寶身高。引起性早熟的誘因較多,如含有能促進性激素分泌的早熟奶粉等不合格食品,不健康讀物,電視或網絡中的不雅鏡頭等。
爸爸媽媽應多和寶寶互動,玩一些與年齡相符的益智游戲,盡量少接觸網絡,引導寶寶閱讀有益健康成長的圖片、圖書,崇尚健康飲食,避免食入垃圾食品。
因素2:缺鋅
寶寶出現多動,反應慢,食欲下降,生長緩慢,抵抗力低等癥狀可能是缺鋅,可剪取寶寶頭發(fā)檢測。
寶寶缺鋅,可食用動物肝臟、葵花籽、牡蠣等或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鋅等藥補。
因素3:缺鈣
當寶寶不易入睡,夜驚,啼哭不止,睡后多汗,白天煩躁,牙齒晚出或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學步遲,非腹瀉與寄生蟲等原因引起的陣發(fā)性腹痛,偏食或厭食,指關節(jié)明顯較大,指節(jié)瘦小無力,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前額高突,形成方顱,經常出現抽搐等征兆時,應帶寶寶去醫(yī)院做血清鈣含量測定,確定寶寶是否缺鈣。
寶寶缺鈣,應多帶寶寶曬太陽,可食入芝麻醬、蝦皮、牛奶、雞蛋、魚類、海帶、貝殼、豆類等補充,或在醫(yī)師指導下藥補。并在醫(yī)師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