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榮 鄭威 劉井艷 張卓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療誘發(fā)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并探討乳腺癌化療誘發(fā)糖尿病的患者的護理措施。方法 對2015年1—12月之間在該院進行化療的217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統(tǒng)計患者的化療后并發(fā)乳腺癌的幾率,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療后并發(fā)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并探討其護理措施。結果 217例研究對象化療后有血糖升高癥狀的患者113例,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有31例,其中有19例具有糖尿病家族史,23例由于化療反應較飲食不規(guī)律。結論 乳腺癌化療可導致患者的血糖升高,其中糖尿病家族史、化療反應等可增加乳腺癌患者化療后并發(fā)糖尿病的風險。
[關鍵詞] 乳腺癌;化療;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a)-0165-02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Induced Diabetes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DING Xiu-rong,ZHENG Wei,LIU Jing-yan,ZHANG Zhuo
Tumor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Jilin Province, 130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risk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induced diabetes, an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induced diabetes care measures. Methods 2015 January to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chemotherapy of 217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statistic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after chemotherapy and its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217 cases of study object after chemotherapy, 113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high blood, 31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including 19 cases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23 cases with chemotherapy response is eating disorders.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can lead to elevated blood sugar, including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chemotherapy reaction after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risk.
[Key words] Breast cancer;Chemotherapy;Diabetes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盡管乳腺癌的發(fā)病率較高,但是早期診斷并采用手術治療后輔以化學治療,患者的10年存活率較高。隨著人們對女性的關愛以及乳腺癌的發(fā)病率的增加,乳腺癌高危年齡段女性對自身乳腺健康的關注度也隨之增加,大多數乳腺癌患者能夠在疾病的早期進行診斷并治療,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存活率均有所增加[1]。術后輔以化學治療是避免乳腺癌復發(fā)或轉移的有效措施,化學療法是使用化學藥物干擾患者腫瘤細胞的增值與生長,進而延緩或阻遏腫瘤的發(fā)展,但是,化學藥物在對患者的腫瘤細胞的增值與生長進行干擾的時候,也會對機體內健康的組織與細胞與細胞的生長與繁殖進行干擾,從而引起機體的一系列不適反應,機體在化治療期間也會對化療藥物的刺激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其中血糖升高則是患者的應激反應的一種表現[2]。乳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出現血糖升高的餓癥狀比較常見,有些患者的血糖升高癥狀是不可逆的,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該研究通過對以往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乳腺癌化療誘發(fā)糖尿病的風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研究對象217例,年齡在23~71歲,平均年齡(43.46±5.39)歲,均為乳腺癌經過手術治療的患者,且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患者,其中,浸潤性小葉癌23例,浸潤性導管癌147例,未分化癌6例,其他41例。該研究所入選餓病例排除術前已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排除有胰腺病史的患者,排除心、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具有精神障礙性疾病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對2015年1—12月之間在該院進行化療的217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統(tǒng)計患者的化療后并發(fā)乳腺癌的幾率,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療后并發(fā)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并探討其護理措施。
1.3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所得到的數據使用統(tǒng)計學數據分析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并采用差方評價的方式分析所得到的結果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反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7例研究對象化療后有血糖升高癥狀的患者113例,血糖水平在7.3~10.9 mmol/L之間,平均(8.4±1.7)mmol/L。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有31例,其中有19例具有糖尿病家族史,23例因化療反應較重而飲食不規(guī)律。
3 討論
乳腺癌患者患病之后,由于腫瘤細胞的增殖與生長需需要大量的能量的與氧,為了滿足機體的這種需求患者機體的能量代謝、脂肪代謝以及蛋白質代謝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進而導致患者的出現營養(yǎng)不良甚至惡病質的的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縮短患者的生存期[3]。機體正常的組織會進行有氧氧化糖酵解,來為機體的其他的生化反應來提供能量,進而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的發(fā)生,癌細胞的增殖、生長與擴散也離不開有氧氧化糖酵解來產生能量,癌組織通常生長比較迅速,對能量的要求較高,所以腫瘤病人可能會出現對葡萄糖耐受不佳的現象,機體的通過代償表現為血糖升高以及血糖清除率延遲的癥狀,這與患者周機體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以及胰島素對糖的分解反應減弱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而患者在化療治療的過程中,化療藥物與輔助化療的藥物均會導致患者的血糖代謝異常,機體對化療藥物產生的應激反應也會導致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同時,胃腸道反應是化療常見的反應之一,胃腸道反應比較嚴重的患者必然會因影響患者糖的攝入,進而導致患者加速糖原分解來代償糖攝入的不足,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偏高。此外,遺傳因素在糖尿病的發(fā)病過程中的作用現已被證實,具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乳腺癌的患者在化療期間出現血糖水平增高的臨床癥狀的時候,極易導致患者出現不可逆性的糖尿病[4]。因此,在對乳腺癌的患者進行化學治療的時候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對患者的飲食以及運動進行調節(jié),囑患者進食高維生素、高纖維、適當的蛋白質、低脂、低糖飲食,特別是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以及化療反應特別嚴重的患者,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據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測水平對患者胰島素的用量進行調節(jié),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之內。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輔以化療會干擾患者機體內的糖代謝,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且具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患者以及化療反應較為嚴重的患者會導致患者的血糖代謝失衡加重,在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化療的時候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時可采用降糖藥物或是胰島素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據患者的血糖檢測結果調整患者的飲食以及運動,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療誘發(fā)糖尿病的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參考文獻]
[1] 崔舜瑀,于龍飛,陳明明,等.乳腺癌化療誘發(fā)糖尿病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5):75-77.
[2] 楊文福,田富國.乳腺癌化療中誘發(fā)糖尿病30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32(18):3747.
[3] 王瑞玨,盧林捷,孔令泉,等.乳腺癌化療誘發(fā)糖尿病一例[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4(2):140.
[4] 姜天佑.婦科腫瘤患者化療后繼發(fā)糖尿病與化療的關系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8):70-71.
(收稿日期: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