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美芳
【摘 要】基于新課標對詩歌教學提出的要求,提出詩歌教學應(yīng)帶領(lǐng)學生領(lǐng)悟詩歌的音樂美、畫面美、情感美,讓詩歌課堂教學充滿魅力,讓學生愛上詩歌。
【關(guān)鍵詞】詩歌 有效教學 音樂美 畫面美 情感美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B-0116-02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文學源遠流長。歷史上涌現(xiàn)出大量的詩人,為我們留下了瑰麗的篇章,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詩歌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痹姴粌H言志,而且能傳情。常讀詩,可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培養(yǎng)他們的詩學素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有利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新課標對詩歌教學提出了新的評價標準和教學總要求:以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shù)趣味和欣賞個性作為評價標準,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聯(lián)想,能否通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能否發(fā)現(xiàn)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和深層含義,是否具有獨到的感受和對作品創(chuàng)作性的理解。如何在詩歌教學中讓學生感悟到古詩的音樂美、畫面美、情感美,讓學生真正了解詩歌,真正愛上詩歌,這是語文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經(jīng)過幾年的探索,提出詩歌有效教學的三點建議。
一、誦讀引領(lǐng)學生感悟詩歌音樂美
(一)掌握節(jié)拍、用韻感悟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美。詩歌之所以是詩歌,首先得先是歌,上古時期的詩歌都是配樂演唱的,所以詩歌是很講究聲律的。因此,我們在剛剛接觸詩歌作品時,首先要掌握節(jié)拍、用韻等詩律特點,然后才能領(lǐng)悟其中特有的韻律感和音樂美。比如:五言詩每句一般有3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詩一般有四個節(jié)拍,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而且還要注意韻腳。筆者教《虞美人》時,讓學生按照理論知識先認真把握詩歌的節(jié)拍,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有/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再關(guān)注韻腳:少、改、流。剛開始的時候,學生節(jié)奏把握得不好,讀得不整齊,有些甚至不愿讀。但經(jīng)過幾次訓練后,節(jié)奏把握好了,整齊度提高了,慢慢地讀得有模有樣,有板有眼,有些甚至開始搖頭晃腦了。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美,還播放歌曲《幾多愁》(虞美人),讓學生學會唱,而且舉行個人比賽、小組比賽。過后不少學生表示這是他們所學過的最美的詩歌、印象最深刻的詩歌。
(二)掌握情感感悟詩歌的音樂情韻美。我們在朗讀古典詩歌時,除了應(yīng)該掌握詩歌音律特點,更要細心體會作品中的情感色彩,在節(jié)奏和緩急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歌的音樂情韻美。
詩歌一般來說,用什么樣的韻腳對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影響較大,韻字開口度越大,越容易表現(xiàn)昂揚的感情;開口度小、音阻大,則容易表達凄婉之情。平韻表達慷慨之意,仄韻則表達悲壓抑之情。我們應(yīng)該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音韻搭配規(guī)律,再進一步領(lǐng)悟詩歌中復雜、微妙的情感色彩。例如《將進酒》中的四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惫P者的具體做法是,先讓學生自行掌握情感讀一遍,接著讓學生談?wù)剬η楦械睦斫?,然后聽錄音,最后根?jù)韻腳來把握情感。經(jīng)過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對三句話的情感定位是,“來、還”韻字開口度較大,可以表現(xiàn)較昂揚的感情。雖然寫黃河之來勢,勢不可擋,但興起之句是為了表達時光的流逝的感慨,而且平韻經(jīng)常表達慷慨之情,因此感情基調(diào)以慷慨為主。因為“發(fā)、雪”開口度交小、音阻大,則容易表達凄婉之情,仄韻表達悲壓抑之情,表達對時光流失的傷感。在把握好情感的基礎(chǔ)上誦讀詩歌,學生不僅理解到了詩歌的情感,更主要是體會到音樂情韻美。
二、把握意境感悟詩歌畫面美
中國古典詩歌絕大多數(shù)都有寫景的內(nèi)容,因此很多作品不僅具有詩情,而且還有畫意。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不僅要反復誦讀,而且還要將作者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一一再現(xiàn)到自己的腦海中,使自己整個身心沉浸在畫面的世界之中,讓自己得到最大的審美情趣,進而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人要表達的情感。
(一)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感受畫面之美。生活之中我們往往有過一些審美經(jīng)驗,但一般都是是朦朧的、不清晰的,很多幾乎只停留在潛意識里,而且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突然讀到一首詩,它把平時看過的畫面很形象地描繪出來,說出了我們以前想說卻又說不出來的審美感受。這時我們自然會回憶起相似的經(jīng)歷和畫面,沉浸在熟悉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這樣我們就會與詩人取得心靈的共鳴,獲得從未有過的閱讀快感。因此,在教授田園詩的時候,筆者一般引導學生回憶農(nóng)村的生活和場景,還找一些農(nóng)村的圖片給他們欣賞;教授山水詩的時候,引導他們回憶旅游時見過的情景和自然風光,而且還要他們畫出心目中最美麗的自然風光。
當然有些詩歌中出現(xiàn)的畫面可能是我們生活中很少見過的,這時我們就要充分發(fā)揮想象,結(jié)合五覺的貫通,還可以借助電影、繪畫,盡量構(gòu)想出詩人所描繪的奇幻的畫面。比如筆者上《夢游天姥吟留別》,其中“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這些畫面都是離奇奇幻的。筆者就先請美術(shù)老師根據(jù)描繪畫了幾張畫,而且還在網(wǎng)上找到一些盡量體現(xiàn)這個特點的視頻。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終于讓學生體會到了“奇幻壯麗”的畫面,進而體會了詩人要表達追求自由、超然灑脫的情感。完成后學生都非常興奮。雖然師生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收獲也令人快樂無比。
(二)借助意象體會畫面之美。一幅畫,必須要有構(gòu)成畫的要素,詩歌的畫面也有構(gòu)成畫面的要素。因為這些要素往往是物象與情感的組合,在詩歌中我們就稱這些要素為意象。詩歌作品雖然篇幅短小,但意象卻很常見,而且往往通篇基調(diào)一致,意境渾成。因此,要想體會詩歌的畫面美,很多時候只要找到重要意象,把這些意象連綴起來,就可以看到一幅簡約明了的畫面,在畫面的幫助下我們就較容易體會詩人要表達的情感。如賀鑄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我們找到“疏雨、池塘、微風、夏木、黃鸝、白鷺”這一個個鮮明的意象,腦中就自然浮現(xiàn)出一幅輕風拂面、微微漣漪、樹木成陰的畫面,進而體會出是一幅恬靜、優(yōu)美、充滿生機的夏日風光畫。詩人的怡然自得自然而出。再如筆者上《夢游天姥吟留別》這一課,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和重點就是賞析詩歌中的畫面,其中最主要的賞析手法就是找通過找意象來勾勒畫面。詩中意象五彩繽紛,想象豐富。筆者與學生一起找出“煙濤煙濤微茫、云霞云霞明滅”,體會畫面的神秘美;找到“海日、天雞、千巖、迷花”,體會雄奇美;組合“霹靂、丘巒、洞天、青冥、金銀臺”,體會畫面的神奇美;找出“霓、風、云、虎、鸞、仙”,體會畫面的奇幻美。我們跟隨詩人旅游,一會上天,一會入地,一路游來,目不暇接。在享受視覺和想象的盛宴的同時,也聽到了詩人積極奮進、憤懣激越的心聲,感受到了詩人瀟灑超然、正直清高的氣概。
三、品味豐富、復雜、具體的情感領(lǐng)悟詩歌情感美
對于一首詩歌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不管是教輔材料還是老師都會給學生提供很多解決的方法,而且教師還幫學生歸納很多常見的感情。比如憂國憂民建功報國、懷古傷今、憤世嫉俗、懷才不遇、歸隱田園、思鄉(xiāng)懷人、相知相思、別恨離愁等,這固然在一定程度幫助學生掌握了一些詩歌的情感,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學生受到感情歸納打包式的影響,對情感的理解往往過于單一、公式化,理解詩歌情感時總是不知不覺地往所謂的參考答案靠攏。長此以往,學生體會不到詩歌情感美,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感悟能力會降低,詩歌的魅力必然減弱,學生對詩歌的興趣也隨之減少。這樣的教學根本達不到我們教學和教育的初衷,既不利于學生發(fā)展,也不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因此,教會學生品味詩歌中豐富、復雜、具體的情感很重要。
(一)給詩歌進行情感基調(diào)定位。要求學生一定要理解詩歌基本內(nèi)容,結(jié)合詩歌題材進行歸類,并且注意尋找詩歌中帶有感情的字詞。這三個方面做好了,感情基調(diào)也就差不多了。如朱熹《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yīng)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睂W生基本了解內(nèi)容:江邊的幾樹梅花真是令人惆悵,我拄著藜杖在樹下徘徊,離開,又回來。先前白雪覆蓋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無處找尋,昨天夜里伴著皎潔的月光,梅花依舊凌寒盛放。今日我想折下幾枝來送給遠方的那個我憐愛的人,遺憾的是相思這場劫已化為灰燼。我在樹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時分,寒鴉歸巢,且遠遠地望著那扇。經(jīng)過理解確定是一首思鄉(xiāng)懷人詩,與情感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詞是“惆悵、相思、沉吟、獨自”,感情基調(diào)的定位是:惆悵。
(二)對情感進行細化,進一步體會豐富、復雜、具體的情感。把握了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這只是把握了詩歌的一個感情方向而已,對詩歌情感的品味還遠遠不夠。要想理清復雜的豐富的情感,必須逐字逐句進行賞析。比如:“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兩句用烘托、渲染的手法變現(xiàn)了梅花的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贊美之情;“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yīng)恨劫成灰”兩句,“折寄遙憐”表達詩人對朋友的思念,而“人似玉”表達對朋友的祝福和贊美;“相思應(yīng)恨劫成灰”想象朋友對自己的思念,表達對朋友的擔憂;“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表達詩人若有所失、落寞、惆悵的心情。經(jīng)過細細品味這首詩歌的情感會比簡單的思念之情、惆悵之情要豐富、復雜、微妙得多,詩歌的情感變得生動,美麗起來。雖然只是一首詩歌,學生卻能享受到7種情感的沖擊,對學生來說這樣的審美感受極具誘惑力。
詩歌有效教學任重而道遠,傳承文化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yīng)有意識地將音樂美、畫面美、情感美融入教學中,讓學生真正了解詩歌,真正領(lǐng)略到詩歌的魅力,以至于真正愛上詩歌。
【參考文獻】
[1]劉云生.語文有效教學與文學教育探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
[2]倪文錦.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張雪琴.詩歌有效教學的五步方略[J].文學教育,2011(10)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