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波
【摘 要】以一起交通事故為情景引導學生歸納氯氣的物理性質,讓學生通過觀看實驗視頻和探究實驗親身體驗氯氣及氯水的化學性質,以此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作和溝通的能力。
【關鍵詞】氯氣 氯水 化學性質 科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B-0092-02
一、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的設計內容為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第四章第二節(ji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第一課時。在化學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教學設計的基本指導思想為:
1.緊密結合STS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深度參與教學活動。通過主體深度參與、同伴互助等形式進行知識建構,使三維目標有效融合和落實。
2.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探究興趣,強化探究意識,掌握探究方法,理解探究意義,提高探究能力。
3.學會通過觀察、實驗等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jù)
學生通過化學實驗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認識其在工業(yè)生產(chǎn)、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及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氯氣的物理性質;認識氯氣的氧化性,能夠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進一步認識燃燒現(xiàn)象的本質,深入理解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
2.過程與方法:學會從所給材料中獲取化學知識;能從原子結構和物質分類的角度來推測物質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通過設計實驗、親自操作,體驗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全面準確記錄、整理分析、得出結論,初步學會實驗研究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我們要維護祖國海洋安全,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愛國熱情。
(三)教學流程
見表1
(四)教學反思
1.課堂回顧
(1)通過一則新聞事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了解氯氣的物理性質,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對氯氣與金屬及非金屬單質的反應,考慮到氯氣的毒性和課時的原因,沒有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而是讓學生觀看實驗視頻。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來引導學生理解和認識這些化學反應,最后更新學生對燃燒本質的認識。
(3)通過探究氯水的成分的教學,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
2.原因分析
(1)成功之處分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尤其離不開實驗。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Cl2性質的印象,提高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不足之處分析
氯水成分的探究實驗都是老師預設的,在課堂上學生按照實驗方案進行,雖然學生的很多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培養(yǎng),但學生的角色還是照方抓藥。
(3)改進思考
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遇到類似的典型素材,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時,逐步做到教師只提供相關信息、儀器、藥品,學生小組內提出猜想、設計實驗、驗證假設、總結歸納、得出結論。
【參考文獻】
[1]宋心琦.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中華人名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