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占著很大的比重。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時間短,記憶文字記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一直是一線語文教師苦苦探索的問題。在教育教學中,針對識字教學,摸索出了一些比較好的方法,比如培養(yǎng)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教法等,與同仁們交流分享。
關鍵詞:識字教學;教學教法;創(chuàng)設場景;培養(yǎng)興趣
21世紀對教師的要求是,必須站在教育發(fā)展的“昨天”與“明天”的新舊契合點上,尋求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新課程標準》也提醒我們,自主學習是素質(zhì)教育的靈魂,是搭建發(fā)展?jié)撃艿臉蛄?。因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是多么重要。以下是我在六年的教學中探索與總結的幾點經(jīng)驗。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激發(fā)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的必要條件。
1.把識字教學變成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
如,在新疆專用語文教材中《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中,我在授課時并不是先學習生字,而是通過讓學生講解自己對課文的了解,從而讓學生自主地去對課文中的生字產(chǎn)生興趣。
2.讓識字和課外閱讀有機結合
在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喜歡閱讀一些淺近的兒歌、童話故事,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利用自習課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解決,或問老師、問同學,最重要的是查字典這個方法。實踐證明,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識字和閱讀興趣越來越濃,自主學習生字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農(nóng)牧區(qū)的孩子社會交往活動很少,生活視野比較封閉,部分孩子都是住校生,孩子們個性心理要么比較內(nèi)向、害羞,要么頑劣好動,沒有規(guī)矩。教師應以平等的尊重、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扉,以貼近農(nóng)牧區(qū)生活反映農(nóng)牧區(qū)生活實際的場景,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孩子們在課堂中最喜歡聽到的就是老師表揚,在一節(jié)課當中,受到表揚的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動性高昂,相反,沒有受到表揚的孩子則有些失落,如,我在課堂中給出一個字“謝”,要求孩子用各種方法去告訴我這個字該怎樣讀,有孩子就開始互相討論,而有的孩子去查字典,剩下的孩子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這就充分說明在學習中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性。
三、努力豐富識字方法
利用各種識字方法去提高自主識字能力,如,聽故事巧識字、猜謎語識字法、聽讀識字法、換偏旁識字法等等。抓住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征,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力求把一個個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讓學生通過聽故事記住生字。如,在學習“渴”和“喝”的時候,教師給學生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小明和姐姐還有幾個小朋友去小山上玩,正當他們玩得開心時,小明口干了想喝水,于是便說:“水,你在哪里?”原來小明把準備著的水壺忘在家里了,口渴了才想起。于是,姐姐送了一瓶水給小明,小明張開嘴就喝。姐姐見狀就順口說:“口渴了就找水,喝水時就張嘴?!甭犃诉@個故事,學生牢固地記住了“渴”和“喝”。
四、動腦動手用好學習資料
充分動手,利用學習資料來當好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小老師”。字典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自覺性,就要充分發(fā)揮字典的作用。例如,我在授課時會提前讓學生回家預習,利用字典學習生字,第二天課上檢查,檢查他們的書本,看看到底有多少學生自己主動地學習生字,積極表揚那些查字認真的學生。這樣一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講課時,利用“開火車”的游戲對生字進行提問,學困生不會,我同樣要求他們站起來回答問題,如,新疆專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語文中第8課《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中一共有6個字,第一個“井”字,我會問學生讀音是什么、結構是什么、部首是什么,在學生回答時我也能正確地判斷出他是應有效地利用了字典這位無形的“小老師”。
五、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能力
農(nóng)牧區(qū)孩子在學習方面,基本上沒有家長輔導,見識少,在學習過程中又不懂學習方法。所以,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在教學時,首先,教會每一個學生都會用字典,手把手指導他們,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孩子,更是悉心指導。其次,制訂學習目標,定時定量,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學生按照學習目標去學習、去交流,學會跟老師學,跟同學學,跟字典學。這樣一來學生總結出了如何學習生字的學習方法,形成了學習生字的思維定式,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改進漢字識記教學方法,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參與學習,掌握知識。教師要以新課標為依據(jù),把素質(zhì)教育真正落實到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活動中。
參考文獻:
任長松.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