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杰 劉少奎
【目的】 目的 探索不同劑量的貝那普利對于血管損傷小鼠血管重構的影響。方法 選取200只8周齡雄性C57BL/6小鼠, 在小鼠的股動脈外套上聚乙烯套管, 造成血管損傷, 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手術對照組、假手術對照組、貝那普利低劑量組和貝那普利高劑量組, 每組40只。分別于第14、28天取其股動脈, 檢測內膜、中膜面積及血管壁上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含量。結果 實驗第14、28天手術對照組增生內膜面積明顯大于貝那普利高劑量組和貝那普利低劑量組(P<0.05), 且三組組內第28天增生內膜面積明顯大于第14天(P<0.05)。五組中膜面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股動脈血管壁上O2-含量:第14天正常對照組和假手術對照組含量最低, 手術對照組含量最高;第28天除手術對照組外, 其余四組含量均有一定降低(P<0.05), 而手術對照組含量較第14天顯著升高(P<0.05)。結論 貝那普利具有抗氧化作用, 能延緩血管內皮損傷后的血管內膜增生速度, 進而抑制損傷血管的重構。
【關鍵詞】 貝那普利;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抗氧化;血管內皮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217
新近有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的進展與氧化應激有顯著相關性[1]。目前, 對于活性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動脈粥樣硬化上, 而在內膜增生導致的血管重塑的研究尚少。本研究為今后在臨床中更合理和有效地應用貝那普利提供理論及實踐依據(jù)?,F(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實驗分組、模型制作:取8周齡雄性C57BL/6小鼠200只, 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手術對照組、假手術對照組、貝那普利低劑量組以及貝那普利高劑量組, 每組40只。其中貝那普利低劑量組的劑量為2 mg/(kg·d);貝那普利高劑量組則為4 mg/(kg·d)。實驗第14、28天隨機處死20只, 每組4只。將小鼠置于顯微鏡操作臺上, 將股動脈與周圍組織分離, 在分離的股動脈鞘外, 套上聚乙烯套管。剪取所需約2 mm長的股動脈標本, 制成切片, 用于病理學檢測。
1. 2 方法 O2-測定:各組取6條2 mm長股動脈環(huán)放于Krebs-HEPES緩沖液中, 37℃孵育30 min。再將其放入裝有2 ml含250 μmol/L光澤精Krebs-HEPES緩沖液的閃爍瓶中, 用液閃儀進行計數(shù)。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形態(tài)學分析 新生內膜:實驗后第14 、28 天正常對照組、假手術對照組小鼠均未出現(xiàn)新生內膜, 其余三組均出現(xiàn)新生內膜, 且實驗后第28 天明顯大于第14 天(P<0.05);手術對照組的新生內膜面積明顯大于貝那普利低劑量組和貝那普利高劑量組(P<0.05)。五組實驗第14、28天的中膜面積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O2-含量變化 實驗后第14、28天, 正常對照組的股動脈O2-含量分別為:(1725.09±111.96)、(1581.37±247.55)nmol/
(mg·min);假手術對照組分別為:(1822.10±117.50)、(1556.50±
187.72)nmol/(mg·min);手術對照組分別為:(5742.57±121.12)、(7694.14±246.83)nmol/(mg·min);貝那普利低劑量組分別為:(3681.07±301.18)、(2455.09±223.82)nmol/(mg·min);貝那普
利高劑量組分別為:(3491.74±247.02)、(2455.09±223.82)nmol/
(mg·min);第14、28天, 手術對照組含量高于其余四組(P<0.05);正常對照組、假手術對照組的含量較低。組內第14、28天對比, 除手術對照組外, 其余四組均為第14天的含量更高(P<0.05)。
3 討論
國外文獻報道, 采用聚乙烯套管制作血管損傷模型, 在制造損傷的部位會出現(xiàn)嚴重炎癥, 第14天后會產(chǎn)生新內膜, 第28天后則會出現(xiàn)內膜明顯增生。人體動脈硬化內膜病變可能與上述病理變化具有顯著相關性[2, 3]。本研究中, 手術對照組第14、28天的血管內膜增生面積高于貝那普利高劑量組和貝那普利低劑量組(P<0.05), 而正常對照組第14、28天均未產(chǎn)生增生內膜, 表明貝那普利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內膜增厚。由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遷移是動脈硬化的首要必備條件, 所以可以認為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是血管重構的重要因素, 合理控制AngⅡ對于抑制血管重構具有重要意義。本次檢測股動脈O2-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手術對照組、貝那普利高劑量組、貝那普利低劑量組、正常對照組、假手術對照組;第14、28天只有手術對照組含量成增長趨勢, 可見對小鼠用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活性氧的產(chǎn)生, 從而減輕氧化過激反應。因此作者推測:活性氧在損傷血管的重塑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钚匝醯漠a(chǎn)生、釋放與內皮損傷有關, 是內皮損傷造成內皮功能失調, 導致活性氧的產(chǎn)生和釋放, 而過量的活性氧又會對血管重構、動脈粥樣硬化起到一定的推動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袁曉華, 劉士瑩, 曹麗, 等.貝那普利對高血壓合并糖耐量低減患者血管舒張功能的影響.山東醫(yī)藥, 2010, 50(8):29-31.
[2] 李元梅.貝那普利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影響.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9, 12(12):1049-1050.
[3] 曹建雷, 熊世熙, 宋陳芳, 等.卡托普利與貝那普利對糖尿病大鼠心肌間質重構的影響.山東醫(yī)藥, 2008, 48(42):13-15.
[收稿日期: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