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妮(遼寧理工學院(原渤海大學文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
重讀《西游記》之豬八戒形象
石雪妮
(遼寧理工學院(原渤海大學文理學院),遼寧錦州121000)
摘要:本文從《西游記》文本切入,概括出豬八戒貪色、貪吃、貪睡的“原味”性格特征,再從人的本性的認識層面上看,《西游記》對豬八戒形象的塑造。
關(guān)鍵詞:豬八戒;性格;人性
豬八戒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shù)娜宋铩奈辶鶜q起,電視上就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西游記》,作為兒童的我自然樂此不疲地跟著看了許多遍。初中時候,電視劇是不看了,轉(zhuǎn)而閱讀了原著,本來就歷歷在目的豬八戒形象更是被刻畫地栩栩如生。而我對八戒形象的喜愛也讓我開始更加深入的對其進行研究?!段饔斡洝肥俏覈徊烤哂袧庥粝笳饕馕兜纳衲≌f的代表作,而豬八戒則是作者吳承恩在這部作品中著力塑造的一個喜劇典型。豬八戒雖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們看作笑料,卻有著其獨特的美學價值。
一
曾經(jīng)有人說在《西游記》中,孫悟空與豬八戒的形象的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對比,這樣的觀點似乎很具片面性。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典型,他雖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們看作笑料,卻有著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喜劇的笑是藝術(shù),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劇之所以成為喜劇的關(guān)鍵,也是人類區(qū)別“是”與“非”,“美”與“丑”的標準。而在喜劇中,美是間接的被肯定的,一般認為正面而具有某些缺點的形象,他的特點就是幽默、就是諷刺性喜劇的美學特征。藝術(shù)美是基于生活美的,它不限于生活美,同時也包括生活丑。而豬八戒的形象正是作者將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和審美化之后,使他成為美的事物的對立面,經(jīng)過藝術(shù)美與丑的沖突和斗爭,從而將美與丑的事物展現(xiàn)在我們讀者面前,通過對美的肯定達到對丑的否定,這樣才使得豬八戒的丑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美的效果。
二
(一)豬八戒性格的原味。
1、貪色。
豬八戒西行一路,“色心未泯”,卻始終沒有真正的破過色戒,在高老莊他雖然擄過高高翠蘭,卻沒有強占她;七十二回,他看到化為美女的七個蜘蛛精在濯垢泉淋浴戲耍,便化為鲇魚在七個蜘蛛精的腿襠里亂鉆了些時候。卻并未與她們亂性。因此,可以說他的好色,只不過是曠夫的寡人之疾,與那些男盜女娼相比,倒顯的真是可愛。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觀念里,男女關(guān)系方面的污點是英雄所避免的,在《西游記》這部作品中,唐僧是金禪子轉(zhuǎn)世,既有禪心又有戒律,不好女色,而豬八戒則是個色膽包天的主,他曾為天界的天蓬元帥時就因好色,調(diào)戲月宮仙子嫦娥,被玉帝罰入凡界,錯投了豬胎,卻依然不改本性。取經(jīng)路上,他不論見了神、人、妖都會兩眼發(fā)直,寸步難行。然而,我們應該肯定的是他雖貪,卻貪而未淫。
豬八戒好色,很多時候讓讀者忍俊不禁。在天竺國,她看見前來捉拿玉兔的嫦娥,竟情不自禁,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要和你耍子兒去耶”。他也因為貪戀女色而吃了不小的苦頭。三十二回“四圣試禪心”,八戒連菩薩變的母女四人都想要,結(jié)果被掉在樹上一整夜,吃了一場大苦。豬八戒貪戀女色,見了白骨精生的俊俏就動了凡心。跑了個豬顛風。更為荒唐的是在女兒國見了女王后“忍不住嘴角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好像雪獅子見火,不覺得化去也”,并且發(fā)起瘋來要留下來和女王做夫妻。八戒千方百計的想接近女色,但是他那蒲耳扇,蓮蓬嘴的模樣實在是很難吸引美女的注意,倒是唐僧很得眾美女的青睞。這時,八戒不停的冒出些“酸話”,五十五回,唐僧被蝎子精攝去一夜,八戒便有了歪念:“放!放!放!我?guī)煾颠@一夜倒浪!浪!浪!”妒嫉艷羨之情溢于言表。
2、貪吃。
豬八戒確實是不象孫悟空,在他的性格里有著很多“人”的生活欲望。他不僅貪色,還貪吃。如在《西游記》第二十四回中有一段豬八戒吃人參果的生動描寫:他三人將三個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量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什么?”沙僧道:“人參果?!卑私涞溃骸笆裁次兜??”行者道:“悟凈,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們細嚼細咽,嘗出些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jīng)調(diào)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從這里我們看到八戒吃相不好看,不論食物的好壞和軟硬,都一個勁兒地吞,從來不嚼一嚼,品一品,“豬八戒吃人參果”便有此而來。這也是豬本性的一種展現(xiàn),餓了就說餓了,想吃就吃,從不掩飾什么,也從來不做作。又如在《西游記》第四十七回有一段八戒吃飯的生動描寫:那呆子一則有些急吞,二來有些餓了,那里等唐僧經(jīng)完,拿過紅漆木碗,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就了了。旁邊小的道:“這位老爺忒沒算計,不籠饅頭,怎的把飯籠了,卻不污了衣服?”八戒道:“不曾籠,吃了?!毙〉牡溃骸澳悴辉e口,怎么就吃了?”八戒道:“兒子們便說謊!分明吃了;不信,再吃與你看。”那小的們又端了碗,盛一碗遞與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丟下口去就了了。眾童仆見了道:“爺爺呀!你是磨磚砌的喉嚨,著實又光又溜!”那唐僧一卷經(jīng)還未完,他已五六碗過手了。由此可見,八戒食量大得驚人,但他絕不是“飯桶”。所謂飯桶是只吃不干,我們卻不能就這樣從單方面來指責八戒的“吃”而忽視他的“干”。豬八戒在西天取經(jīng)路人,正如他跟孫悟空說的“就你給師傅做徒弟,我們做長工”,而豬八戒的的確確是取經(jīng)隊伍中的“長工”。
我們把豬八戒的貪吃與他的相貌聯(lián)系起來,不能不教人忍俊不禁,從來不會令人厭惡,最值得注意的倒是能填飽肚子,簡直成了豬八戒的人生目標。哪里能吃飽飯那里就是他的西天佛國,即使再苦再累的活都愿干。正因為八戒一路挑著行李而又長期忍半肚饑,所以吃頓飽飯就成了他的最大人生享受了,哪里還去品什么滋味。
3、貪睡。
睡覺是人的基本的生理需要,是很自然是生理反映,而八戒由于他是形體特征,對睡眠顯得很是貪婪。他只要瞌睡一上來,哪怕是天大的事也要丟在腦后。讓他去化齋,他鉆在草叢睡覺;讓他去巡山,他也偷懶睡覺;說聲睡,甚至連打仗也顧不得,大戰(zhàn)黃袍怪時,他詐(二)豬八戒性格的人情味稱出恭,撇下沙僧不管,自己一頭鉆進草叢里睡覺,只留著半邊耳朵在外面聽梆子響,結(jié)果沙僧被捉了去。在整部作品中,處處都見得八戒的貪睡,客觀地說這是他生理的需要,然而作為一個人如此的貪睡是遲早要被社會所淘汰的。睡眠是有時間限制的,八戒卻對取經(jīng)這般的不負責任,隨時隨地倒頭就睡,這是我們該抨擊的。
貪婪的基礎是自私,八戒的這一性格與孫悟空的大公無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比丘國悟空要救那些落難小兒的性命,八戒卻認為“是多管閑事”,是“把別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里來哭”,打仗時他自己不沖鋒陷陣又怕別人搶了頭功。悟空三打白骨精時他又幾次三番的在耳朵根子本來就軟的唐僧面前說謊、進讒言,嫉妒悟空,慫恿唐僧把他趕走,悟空因妖孽未除而不肯離去,他又以私心度人,誣蔑悟空是想分幾件舊衣破帽才走。如果說作者對豬八戒的貪婪的諷刺帶嘲笑、帶幾分善意的話,那么對他的自私自利的性格的批判則是嚴肅認真的。
三
(一)豬八戒身上的“人性”。
從前面的論述中得知,我們只看到了豬八戒性格的顯性一面,而深藏在這顯性因素中,還有與之反差很大的思想性格的隱性因素,倘若看不到這一點,也就失去了豬八戒形象的蘊味和魅力。
誠然,豬八戒是有寡人之疾,而這種寡人之疾人皆有之,卻未能象豬八戒那樣可以成為好丈夫。他始終只表現(xiàn)為一種本能,一種意念,又由于他秉性的質(zhì)樸和憨直以及思維方法的極度務實,對待兩性問題倒是比較嚴肅的、負責的。
盡管豬八戒一路上種種表現(xiàn)都看出八戒“色情未泯”,卻始終沒有破過“色戒”。八戒面對西梁國女王的“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他也“忍不住流口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好便似獅子向火,不覺得都化去也。”而最終也只能是望洋興嘆了。他向菩薩幻化的婦人求婚,只是種阿Q式的向吳媽下跪,他變?yōu)轹郁~精在蜘蛛精“那腿襠里亂鉆”只是種阿Q式的占小便宜,掐小尼姑一把;他對尸魔化為的妙齡女子“動了凡心”,也只是常見于蕓蕓眾生中的獻殷勤而已。況且,假如他識出對方是妖怪,也就不會這么憐香惜玉了,而是使出他的“殺手锏”。且看他如何舉鈀趕殺蜘蛛精,便是明證。所以我認為正像將阿Q的破氈帽換為瓜皮帽,便失去了阿Q,假若將豬八戒的九齒釘鈀換成水火棍或匕首,也就失去了豬八戒。豬八戒的形象是作為現(xiàn)實的化身而存在,他既然是現(xiàn)實中的一員,那么他身上就有一種人性。
(二)豬八戒體現(xiàn)的人性解放。
1、對人性解放的認識。
豬八戒的成功是“人”的勝利,是現(xiàn)實主義的勝利,蘊含了“人性解放”的精神主旨。這種對人性的解放的重要主旨與明代文人追求自由、個性解放、試圖打破“存天理,滅人欲”的傳統(tǒng)觀念分不開。在理學家們看來,人欲是被物質(zhì)欲望和利益所迷惑的惡念,這些惡念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因此,世人必須滅卻人性,消滅欲念,加強道德修養(yǎng),做到柔順謙恭。專制統(tǒng)治者要的就是那些不生犯上作亂之心的奴才型臣民,而程朱理學正好傳播了教人如何做奴才的文化。因此,程朱理學倍受統(tǒng)治者歡迎。這種哲學是以儒家倫理思想為核心吸收佛道兩家的一些重要觀點又擯棄佛道中與封建倫理有抵觸的某些因素而形成的一種新儒學。自其誕生以來,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領(lǐng)域里一直占據(jù)著正統(tǒng)地位,到吳承恩的明中后期嘉靖年間,理學風行天下已有三百余年,早已成為捆綁世人尤其是文人心靈的枷鎖。在理學長期的教育和控制下,文人士大夫們沒有獨立的思想和見解,個性完全被扼殺,只知道順從,聽憑擺布。而“尊于上”的統(tǒng)治者卻可以任意張揚個性,在“天理”的大旗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在嚴酷的專制統(tǒng)治下,整個明代社會,彌漫著生存的恐懼感和人生的茫然感,而文人階層尤為濃烈,他們的精神遭到極大的摧殘,心靈壓抑,意志脆弱,思想僵化,缺乏自信,形同木偶。生活在如此恐怖的政治環(huán)境下的明代文人們,慢慢失去了價值維系,一步一步地陷落在巨大的生命卑微感當中。
因此,沖破壓抑人性、摧殘靈魂的文化圍困,以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與解放,是人們尤其是廣大文人的共同心愿。所以,盡管王守仁“心學”依舊是為了維護明朝的專制統(tǒng)治,但他打出的“心外無理”的旗號卻使天下士子耳目一新,他們紛紛響應,很快形成了一個實力強勁、弟子眾多的王學門派,掀起了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反對程朱理學的人性思潮,我們不妨稱之為人性解放。
豬八戒確實喜歡明目張膽地與女性套近乎,但這是男性的共同誤區(qū),并不是他獨有的缺點。只是因為取經(jīng)隊伍中的其他幾位不近女色而顯得突出罷了。何況豬八戒也只是得些嘴上的便宜,從來沒有強迫過人家,不像《金瓶梅》里的西門慶那樣一個個非要搞到手。在高老莊的時候就聽說他有這個毛病,因為他是人,一個十分平常的凡人,所以會有很多人就會犯的錯誤。唐僧是人,卻一心除去自己的人性,所以他不可愛。正常的生理欲望都未能得到滿足,卻讓他從事壓抑人性的取經(jīng)活動,這難道是豬八戒的錯誤嗎?從另一個側(cè)面來說,這不正是作者在他身上所富于的人性解放的典型嗎?
2、心學思潮對豬八戒形象的影響。
在中國,雖有道家對人之存在的根本構(gòu)成有深刻的體認,但在人性的塑造上,一直是儒家占統(tǒng)治地位。自從儒家以“釋”人奠定人作為理性存在的本質(zhì)以后,經(jīng)后儒尤其是宋明理學的不斷演繹,理性在儒家人的形象塑造中,具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它同時遮蔽了作為非理性存在的一面。因此,人的完整性在某種程度上被割裂了。如果說在西方,弗洛伊德對無意識的發(fā)現(xiàn)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人的本性的看法,那么“《西游記》通過對豬八戒形象的刻化,讓我們看到了人‘心’中的包羅萬象的多維存在?!笔苄膶W導引的晚明時期,則是打開人“心”,對人性再認識的重要時代。
誠然,豬八戒是西天路上的凡夫俗子。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已經(jīng)領(lǐng)略過了豬八戒在食欲和色欲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他不像孫悟空那樣只是獵奇吃了他自己看管的蟠桃,是天庭震怒,而八戒對食物的熱衷最蔚為壯觀的是他每到一處就進行食物“殲滅戰(zhàn)”。八戒在謀取食物上有時特別精明,是他叫大圣去竊取人參果,還細心叮囑“要干得妥當,不要走漏風聲”。在色欲方面,我們從幾個片段中見到豬八戒內(nèi)心的苦悶的叫喊力量。當豬八戒又遇上他夢中情人:豬八戒動了欲心忍不住,跳到空中把霓裳仙子把住到:“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和你耍性子而去”?!笆?、色,性也”卻是豬八戒的真實寫照,他對滿足食欲和色欲的追逐,毫不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真實地流露出一個人對正常生活欲望的渴求。
中圖分類號:I207.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011-02
作者簡介:石雪妮,遼寧理工學院(原渤海大學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