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禮
【摘 要】 本文從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核心價值觀對素質教育的引領作用,提出以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并作為增強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效性的途徑,充分發(fā)揮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結合。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素質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5-00-01
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①在大學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傲⒌聵淙恕钡木唧w體現(xiàn),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學生素質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一、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度普遍比較高,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大學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誠信觀念淡薄、價值取向扭曲等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有外部,也有內(nèi)部因素影響。
1、網(wǎng)絡信息時代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消極影響
當代大學生是受網(wǎng)絡影響最大的群體,他們對新知識、新事物關注和接受,使得網(wǎng)絡文化滲透到校園中,成為高校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新途徑,能夠擴大素質教育的覆蓋范圍。但是,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近年來大學生上網(wǎng)成癮的案例不斷攀升,他們沉浸在網(wǎng)絡世界,疏離與他人的關系,人際交往淡化,極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充斥暴力、色情內(nèi)容的網(wǎng)絡游戲腐蝕大學生的“三觀”。而網(wǎng)絡監(jiān)管不足,一些非法分子利用網(wǎng)絡的復雜性、隱蔽性、虛擬性特點,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如虛假宣傳、詐騙、傳銷等,這些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造成一定的負面效應。
2、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突出
由于市場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以及教育產(chǎn)業(yè)化思想的流行,眾多高校存在著重專業(yè)建設和硬件質量的提高,而在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上的教育建設就降低了關注度和投入,沒有從實際上把素質教育放到應有的地位上來。雖然高校都會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執(zhí)行中實用主義傾向的做法間接地造成了素質教育效果的不理想。如此長久發(fā)展下來,學校管理就會形成功利主義傾向的思維,使素質教育成為一種附屬品和裝飾品。
3、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在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學生社會化的起點。隨著社會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盼使得全社會對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出近乎瘋狂的精力、物力和財力的大量投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重智力教育,輕德行培養(yǎng)”,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了家庭教育的首位,把他們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家庭教育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文化成績好思想道德素質自然就會提高,在這種錯誤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家庭忽視了對子女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影響了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形成。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素質教育的作用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素質教育,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也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中國夢能否順利實現(xiàn)。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樹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踐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對于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自覺加強思想修養(yǎng),錘煉優(yōu)良品德,把握成長成才方向,勇敢承擔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素質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就是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為先,一切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出發(fā),把思想品德、科學精神、人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加強大學生信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懈奮斗的堅定性和自覺性;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質;不斷提高大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善于解決問題和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實踐能力,使之成為知識豐富、信念執(zhí)著、本領過硬、品德優(yōu)良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創(chuàng)新人才。
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素質教育是一項艱苦、復雜的工程,既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nèi)化為大學生自覺的價值認同,又需要把它外化為大學生穩(wěn)定的自覺行為。整個培育過程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與行相統(tǒng)一的過程。
1、加強理論教育,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國社會的價值觀念中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主導和支配整個社會基本價值走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宣傳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主渠道,也是保證大學生政治合格,提高大學生政治、道德素養(yǎng)的主陣地。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教育,是黨贏得廣大青年大學生的重要途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題中之義,也是當代大學生切實提高自身素養(yǎng),承擔起歷史重任的現(xiàn)實需要,客觀上符合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力的現(xiàn)實需求。
2、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増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力。
“建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管理為保障的‘三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有助于大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刻內(nèi)涵,深刻體會時代精神與創(chuàng)新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雹谶@一模式提出學生、教師、管理三位一體,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辯證統(tǒng)一的,而教學管理則是有力保障,通過思政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提升素質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首先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這是增強教學實效性的思想前提。其次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心理狀態(tài),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因素。任課教師應著重把握好大學生的思想實際狀況、了解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在此基礎上,將素質教育內(nèi)容融入課程,對涉及到的現(xiàn)實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制定、實施相應的解決策略。
3、開展實踐活動,發(fā)揮自我教育,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途徑。社會實踐活動是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當代大學生自身價值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檢驗其是否正確的試金石。社會實踐活動是將學校的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通過學生廣泛參與,讓學生了解基層,了解國情,長知識,增才干,通過實踐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需要“什么樣的人”,從而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成長為新型人才。通過實踐活動,增強自我教育,使大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明確肩負的歷史使命。在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并不斷身體力行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整個社會中的影響力。
注釋:
①胡錦濤.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08.
②張立成.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