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萍
摘 要:初中教學研究一直都是我國教育發(fā)展中的一大重點課題,其中,鄉(xiāng)鎮(zhèn)教育的發(fā)展對提高國民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物理課所學習的內容涉及面較多,延伸的幅度較大,所以需要物理教師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足夠的教學經驗與不斷鉆研的刻苦精神,不斷進行實驗來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而且剛剛接觸物理這門課程,對學習這門課程的艱巨性還認識不夠深刻,往往會在長期及大量學習后感到厭煩,久而久之產生厭學情緒,碰到這種情況,就需要物理老師改善教學方法,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實驗;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
在社會變化的洪流中,教育不斷推陳出新。在開展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傳統(tǒng)的做法就是把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學生,只要求學生牢記公式,讀得懂題目,了解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再將腦中的公式與之對應即可,對于學生的興趣,他們似乎不太關心,只要學生的成績優(yōu)秀即可。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師在教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一定要明白實踐的重要性。
二、新形勢下物理教學實驗法的應用
1.物理實驗教學法的條件
(1)國家對物理課程的重視程度。充足的教育經費投入到物理課程的修改和完善上,設計出符合初中生的物理課本,還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物理實驗器材,讓學生在動手中學會知識,吸引他們的興趣。
(2)國家對鄉(xiāng)鎮(zhèn)中學物理教師的培養(yǎng)。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使更多大學生投身到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育事業(yè)中。
2.物理實驗教學法的應用
哲學上經常說,理論源于實踐,對物理這門課程的學習探索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回應。
初中生對晦澀難懂的物理理論知識只是憑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再一味地傳授理論知識,而是時常安排一些實驗,要求學生自己親自動手操作,并且在學生面前展示他們的實驗成果,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讓他們在緊張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到些許快樂。
我們都知道任何物理實驗,都要按照實驗的目的、原理和方法來進行。例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以及導體的電阻都有關系,可以分別采取控制導體的電阻和不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來研究相關問題,通過實驗,讓學生在動腦與動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找到兩者間的關系,得出歐姆定律。在物理上我們還經常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看不見的、摸不著的物質微觀現(xiàn)象,要研究它們的運動等規(guī)律,使之轉化為學生所熟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現(xiàn)象,或者通過實驗轉化法來解決問題。比如,分子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在實驗室通過對墨水的擴散現(xiàn)象去認識和學習分子知識,這樣的實驗不僅不需要太多的實驗器材,而且在生活中也非常容易見到,也使物理知識與生活小常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促使學生對物理更加感興趣。
3.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人的思維活動源于感性材料,當人接觸到感性材料時,就比較容易產生直觀意識,于是就會本能地做出相關的反應。
其實,在學習過程中也是這樣,把這種直觀的實驗法應用到物理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與記憶,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另外,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還增強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符合國家教育發(fā)展的要求。當今,素質教育盛行,初中的物理也應該注重實驗教學法的運用,這就要求物理教師要掌握好力度,合理地將其應用到教學當中去,才能以最佳的方式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輔助物理教學。
物理是一門生動有趣的課程,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就是要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性,構建一種自由、民主、寬松、和諧、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環(huán)境。與此同時,要教導學生多做多練,多實踐,巧妙地引領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實驗活動,讓學生自己在知識海洋中暢游,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更深層次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使物理教學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 鵬.淺議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16):21.
[2]茍政芝.淺談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N].廣元日報,20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