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麗
摘 要:從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應當與行業(yè)保持同步、信息技術教學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地學習、信息技術教學應當重視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教學應當實現(xiàn)課內外高度融合四個方面,研究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20;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3-0007-01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許多教師面臨著教學效率低下的困境。對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和教學模式機械、教學理念陳舊有關,學生在學習中缺少濃厚的興趣、沒有參與的平臺,以及課內外資源沒有實現(xiàn)融合等等,這些方面導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陷入遲緩低效的境地,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針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注重研究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應當與行業(yè)保持同步
信息技術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生產(chǎn)生活方式,計算機成為人們生產(chǎn)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信息技術教學是適應社會形勢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門重要學科。高中信息教師必須強化這方面的教育與引導,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提高思想認識。特別是要讓學生接觸到信息技術最前沿的信息,提高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和投入程度。在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運用的顯著成果時,選取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信息技術在航天事業(yè)中的運用、信息技術在推動生產(chǎn)技術革新方面的運用,以及智能家電。將這些鮮活的案例引入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可以為課堂增加更多的容量,同時也讓信息技術教學實現(xiàn)教室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了信息技術教學的趣味性。
二、信息技術教學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地學習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和其他學科有著一定的區(qū)別,主要是教學內容既有理論知識也有實踐操作。教師如果還是一味進行講解灌輸,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加上高中階段學習緊張,學生心理壓力普遍較大,他們在這樣的沉悶氛圍中就難以提高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有充分自主的學習機會,要搭建平臺讓他們積極參與,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多動腦多動手,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有關WPS操作教學中,教師進行畫龍點睛式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自主地開展學習研究,自己探索怎樣運用工具欄、運用界面進行設置。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學平臺載體的建設與創(chuàng)新,教師要重視這一方面的研究。例如,在Word相關內容教學中,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對照教師提出的學習要求、操作步驟,自主地對Word文檔頁面進行窗口調整,按照指定數(shù)據(jù)設置頁面,對文稿進行字體字號字形、對齊格式等方面的操作。學生在小組里面如果有不清楚的內容,其他成員也可以進行幫助,共同解決實際問題。
三、信息技術教學應當重視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少講多點撥,盡量減少空洞傳授理論的時間,要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例如,在用照片編輯器處理圖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幅校園景色圖片,要求學生將圖像文件復制下來,按照指定參數(shù)對圖像的屬性進行改變,使用特殊效果進行處理。學生要對圖像進行一些設置調整,包括圖像大小的調整、圖像亮度的調節(jié)、圖像對比度的調整,以及進行裁剪旋轉。單純對學生進行講解示范,學生掌握理解的效果并不明顯,而多設置一些問題、多布置一些任務,采取任務驅動的形式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就可以在實踐中檢驗學習成果,明白自己還有哪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進一步拓展訓練,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例如,在電子郵箱的申請和使用教學中,許多教師是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探究,自己去申請郵箱,并向自己的同學發(fā)送郵件、建立通訊錄等等。這樣的教學形式,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與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保持了完整的一致性。
四、信息技術教學應當實現(xiàn)課內外高度融合
信息技術教師除了抓好課堂教學之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融合起來,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聯(lián)動起來,共同形成信息技術教學的立體網(wǎng)絡,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例如,教學有關網(wǎng)絡下載等內容之后,學生可以在家中下載與健康生活等方面有關的內容,提供給自己的家長。學生還可以指導家長進行上網(wǎng),讓他們享受到信息技術的便捷高效。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學以致用,選擇一些內容與家庭生活有效聯(lián)動。比如,通過Excel表格對家庭的收支進行統(tǒng)計,分析家庭開支中各個組成部分,研究哪些可以降、每個月之間有著什么樣的不平衡性,還可以建立柱狀圖、扇形圖使爸爸媽媽一目了然。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在課外鼓勵興趣小組進行專題研究活動,幫助學生利用課外更廣泛的時間和空間解決課堂上遇到的難點,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進一步拓展信息技術學習的范圍和深度,讓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潛質有更加廣泛的發(fā)展空間。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著一些問題。廣大教師要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在教學組織過程中給予學生自主的平臺,讓他們重視操作能力訓練,并在課外積極拓展空間,鼓勵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向永.解讀《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05).
[2]謝琪.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內容體系及其培養(yǎng)方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