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情
摘 要 信息技術在高中課程中是一門很基礎的學科,非常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情境是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把課堂理論應用于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就任務驅動情境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作用以及創(chuàng)設措施進行論述。
關鍵詞 信息技術 任務驅動情境 高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學校教學內(nèi)容的實踐性以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像信息技術這樣本身就具有實用性的課程,更是注重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實踐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完成對學生的理論教學,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對教育目標的達成。
1利用游戲事例創(chuàng)設趣味性任務情境
學生通常都對游戲有著極大的興趣,教師教學之前通過一個小游戲引出問題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枚舉算法》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時,教師讓學生玩一個“數(shù)7”的游戲,在對游戲進行總結的時候引出枚舉算法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游戲趣味性的任務情境既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而且還引出了教學內(nèi)容,更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通常此類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注意游戲是否合適,學生能否感興趣,可操作性如何以及對本堂課程的內(nèi)容有無起到作用。而且教師要注意,游戲情境的設置不僅僅是為了給課堂預熱,同時也要對整個課堂起到導向作用。
2利用虛擬現(xiàn)實創(chuàng)設生活性任務情境
創(chuàng)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任務情境,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制作word文檔時,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馬上就要到中秋節(jié)了,讓學生制作一個中秋節(jié)的祝賀卡片,要求文字與圖片的協(xié)調處理,注重卡片整體的美觀。從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選取情境,能夠調動起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的運用。
在生活性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所選取的任務情境必須是學生所熟悉的經(jīng)常接觸到的事物,能夠讓學生更加細心認真的觀察以及更具體的思考。任務情境的主題必須明確,要讓學生明白無誤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并且鼓勵學生在作品中添加自己獨有的創(chuàng)意,彰顯學生的自我個性。
3利用直觀的演示活動創(chuàng)設活動性任務情境
計算機中有一些內(nèi)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比較困難,例如動畫原理等知識。教師在對這類知識進行教學時,可以把抽象不易理解的原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從更直觀的角度去學習,對于知識的理解也就會更加順利。例如學生在學習網(wǎng)絡通信管理的知識時,教師把現(xiàn)實中通信操作引入到教學中,和學生一同演示郵局工作人員對于信件的操作是怎樣進行的。把計算機中的中繼器和集線器、網(wǎng)橋與交換機、路由器分別按照其分工的不同對應郵局中郵件運輸員、郵遞員、郵局分檢員等。使復雜枯燥的理論瞬間變得生動活潑,易于理解。
在進行直觀的活動性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要注意情境的簡單化,而且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最好是學生本身就了解的東西,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也會更加順利。
4利用研討生成創(chuàng)設質疑性任務情境
質疑性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指教師在進行教課的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疑問,然后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提出自己新奇、獨到的想法,并和學生就這些想法一同尋找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教師通過對學生提出疑問的方式,讓學生在主動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主動對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從而提高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制作flash動畫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flash動畫視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對學生提出問題,這樣的動畫是怎么做出來的?然后再在教學中層層引導學生,對每一個步驟進行詳細的剖析,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在任務情境中故意設置一些錯誤,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對其產(chǎn)生質疑,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一同修正任務情境中錯誤的部分,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糾錯能力。
創(chuàng)設質疑性任務情境要注重教學目標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同時,還要富有挑戰(zhàn)性,以激起學生的斗志,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學習,從而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5利用已學舊知識創(chuàng)設構建性任務情境
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接受通常是建立在已有的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體系的重新構建,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舊知識來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完成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這樣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也會比較輕松。例如教師在講幻燈片的制作時,可以先讓學生用word來進行文字和圖片的處理,然后再進入到幻燈片的課程,并對學生演示幻燈片文字和圖片的處理怎么操作,學生接受的相對就會容易一些。
教師在創(chuàng)設建構性任務情境時,要注意所引入的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鋪墊關系,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進行探索,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6結語
總之,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創(chuàng)設各種任務情境的過程中,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現(xiàn)實生活,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主動學習的欲望。有趣的任務情境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逐漸從被動轉向主動。同時,教師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內(nèi)容,用心準備這些任務情境,使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郭書艷.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23).
[2] 陳成.任務驅動情境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10).
[3] 李晶.淺淡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法[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