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摘 要】高職教育是面向服務、建設、管理一線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直接影響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目前,學生在學習準備、聽課狀態(tài)與學習效果上存在著不盡理想的狀態(tài),而轉變教學模式、改變考核方式是改變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高職學生 學習狀態(tài) 現(xiàn)狀 策略
目前,全國高校生源每年都在按比例縮減,各高校之間的招生壓力也日益增大。高職院校在此種情況下更無優(yōu)勢可言,其生源主要來自應屆和往屆的高考落榜生、職業(yè)高中畢業(yè)生、中專技校畢業(yè)生,不同的招考方式以及針對不同區(qū)域所展開的招生模式讓并非水平相當?shù)囊蝗喝藚R聚一堂,來自高考大省的學生高考分數(shù)可能就在三本線下幾分,而來自邊緣省份的部分學生甚至剛剛懂得ABC,生源差別讓部分學生在入校之初便會產生失落感,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使學生造成交流障礙。
一、學習狀態(tài)現(xiàn)狀
(一)學習準備
學生來到高職高專學校,主動想要學取一技之長的少之又少,大多是被逼無奈的。在高中階段,他們的學習目標比較明確且單一,那就是考上大學,這讓學生充滿了期待和渴望。而大學階段的自主學習方式讓習慣了被指導的學生全然失去了方向,陷入了迷茫。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學生大學生活的質量,沒有學會自我管理的學生漸漸失去了目標,很快走向墮落的邊緣。在課時緊張的狀態(tài)下,大學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而增加每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能夠主動預習的學生越來越少,不了解授課內容的學生會逐漸感覺到疲憊,因為聽不懂,跟不上教師講課速度而放棄學習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再加上面臨年年就業(yè)難的困境,學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而失去學習動力。
(二)聽課狀態(tài)
高職學校的教學資源相對不足,教師能力水平參差不齊,高素質教師的缺乏,乏味的教學課堂,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出現(xiàn)課堂失控的情況。師生關系淡漠,課堂交流不順暢,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直線下降,以致出現(xiàn)學生厭惡課堂、逃課、曠課、早退的現(xiàn)象。能夠提前十分鐘進入教室的學生只占極少數(shù),多數(shù)學生要么伴著鈴聲踏進教室,要么遲到。那些起床晚的學生經常在教室中、在教師講課時吃東西,更是影響了教師與其他學生。另外,還有的學生甚至忘記帶教材或者作業(yè)本,空著手來上課,這種現(xiàn)象在每個班級都存在。課堂上,教室一般分為四個區(qū)域:認真聽講,隨時記筆記的同學坐在最前面,與教師時刻保持著互動;其后是邊聽邊玩的學生;再后是純手機黨;最后則是睡眠一族。
(三)學習效果
帶著目標去學習的學生,也就是上課與教師保持互動、勤記筆記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的領悟能力與知識掌握度較高。尤其是在實踐操作課堂上,教師操作演示一遍后,這部分學生基本可以心領神會、連貫操作。而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整門課程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等著考試之前“臨時抱佛腳”。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尚沒有清晰的規(guī)劃。大三實習階段是學生分化較為嚴重的時期,在理論學習階段較為勤奮的學生以及在技能大賽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在師傅的帶領下有了突飛猛進的表現(xiàn),而課堂中尚不知教師所云的學生甚至還在質疑實習學不到東西,以前所學根本用不上。
二、學習現(xiàn)狀分析與策略
(一)學習情緒
1.缺乏自信,自我逃避
獨生子女家庭讓學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優(yōu)越,從未經歷過挫折和失敗體驗的他們在大學中一旦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表現(xiàn)出心理失衡。大部分高職學生不知如何解決這類問題,過分的敏感度使他們沒有信心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卻又不懂得理解他人,他們有時不能接受教師善意的批評,以致封閉自我,逃避現(xiàn)實,在虛擬世界里尋找存在的價值。當面對著沒有自信取得成功的學習時,學生很容易失去主動性,將有限的精力轉移到能夠獲得成效的娛樂活動上。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表揚,經常受到鼓勵的學生,更容易建立自信,確立目標。如何在緊張的教學進度中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中能夠看到自己的每一步成功從而獲得自信,這是教師需要重視的。
2.懶惰倦怠心理
當擺脫了教師與父母的約束,獲得所謂的“無拘無束”時,面對枯燥無味的學業(yè)、沒有優(yōu)越感的成績,一部分學生更容易沉迷新鮮刺激、能夠挑起他們興奮點或者能夠帶給他們成就的網絡游戲,另一部分學生寧愿去兼職打工也不愿去學習,因為學習的收效太低了,不如在游戲中玩得刺激,不如獲得兼職工資來得實惠。當課余時間被太多的游戲或兼職所占據(jù)時,學生在課堂上更無心投入學習,打瞌睡,走神,無精打采,無法專心聽課、積極思考,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形成懶惰倦怠的心理,以致厭學、棄學。
3.浮躁虛榮心理
學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最終是要走出社會、適應社會。而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的心態(tài)也會相應發(fā)生變化。如“讀書無用論”的盛行,社會上對財富、名利的追逐等,會導致學生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形成浮躁虛榮心理。
(二)應對策略
1.技能培養(yǎng),自我管理
高職教育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而培養(yǎng)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階段,因此,在教學中,要把技能培養(yǎng)放在首位,學生擁有一技之長,將來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針對高職高專學校的辦學特色,應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度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基礎。
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彭立云教授在《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因素分析及對策》中研究分析得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對適合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有不同的評價:一年級學生看好問題解決教學法及任務教學法,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喜歡任務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而單純的講授法不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管理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自我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利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
2.教學模式的多樣性
當前的教育模式太過陳舊,雖然引進了新技術,卻僅僅是在形式上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門外漢的老師仍不在少數(shù),“填鴨式”地灌輸知識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厭惡,而一味為追趕教學進度而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會降低教學質量。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生都能夠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在知識共享的信息時代,如何將知識融入內心靈活運用才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每一個知識點學生都能搜索到、看到,但也僅僅是看到,卻沒入心,教師的工作就是教會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而隨著翻轉課堂、微課這些電子教學方式的盛行,教學課堂將進入多樣化時代。
3.靈活考核
目前,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仍然采用閉卷考試方式,只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類型以選擇、填空、簡答為主。學生通過考前的集中突擊,完全可以應付考試。平時不努力,考前抱佛腳爭取及格的心態(tài),在大多數(shù)學生中普遍存在。企業(yè)更看重的是學生的能力,而不是學生的背誦水平,所以,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應用型學生的搖籃,應當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為重點。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人際交往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花海蓉,尹衛(wèi)東,楊春和,等.高職學生環(huán)境素質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以南通地區(qū)為例[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01):37-39.
[2]任一波,龔子君.朋輩教育在高職新生始業(yè)教育中的實踐探索[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01):32-34.
[3]鄭安文.高職學生學習中“習得性無助”現(xiàn)象探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01):42-43.
[4]張瑛.注冊入學背景下民辦高職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發(fā)展策略[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01):46-47.
[5]彭立云.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因素分析及對策[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02):142-143.
[6]于飛.高職學生學習行為及影響因素調查與統(tǒng)計分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