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芳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103-02
由于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在學生中存在著許多心理偏異的問題。這里所說的心理偏異是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偏離了正常范圍,但不是精神病。這些孩子表面看都很正常,實際上性格脾氣、情緒、行為、人格,注意力及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一種或多種問題,與正常學生相比有這樣或那樣不同。這些心理偏異對學生的危害應引起家長和教師以及社會的高度重視。
一、學生心理偏異的表現(xiàn)
1.行為問題。有的孩子不喜歡念書,貪完、怕做作業(yè)。父母望子成龍心切,使盡各種方法,而孩子則有對策,成績不好時說謊,怕挨打離家出走,肚子餓了偷食吃等,這些現(xiàn)象都屬于學生心理偏異。
2.情緒憂郁。由于父母經(jīng)常爭吵相打,久而久之,把天真活潑的孩子,變得心事重重,愁眉苦臉,總覺得自己不好、無用,從而產(chǎn)生很強的自卑感。
3.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還擾亂別人,不能專心從事活動。
4.性格脾氣問題。脾氣不好,愛哭,易嫉妒,與人關系不和。性格怪癖、多疑、孤獨不和群等。
5.社交不良傾向。由于種種原因,有的學生怕見生人,易發(fā)窘、不合群,喜歡一個人玩耍;對某些人和物過分依戀或疏遠等。
6.神經(jīng)癥傾向問題。學生應該精神飽滿,生龍活虎,但有的孩子卻說“頭痛”“頭暈”。有的還會無原因惡心、嘔吐、腹痛。還有的小孩失眠、夜驚、做惡夢、口吃、遺尿、動作緊張、咬指甲、吮吸手指、挖鼻孔、厭食等。
7.分離性焦慮。平時與母親形影不離,從不分開,如果分開,就不吃不睡,一直哭啼,這樣與母親分離數(shù)天后,就極度焦慮。
8.強迫現(xiàn)象。有的學生總想某些事情而不能擺脫,不斷重復某些動作,收藏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苛求依著整潔,不斷洗手洗臉,不肯外出,很少與人談話,表現(xiàn)羞羞答答。
二、矯正學生心理偏異的途徑和方法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一個人的心理面貌有兩方面:一是智力才能;二是思想品德。只有兩方面都正常發(fā)展,才能稱得上心理健康。如果一個人智力水平很高,但思想品行不好,不愿意把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到學習和工作中去,或者把聰明才智用到歪門邪道上去了,那當然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而且思想品德對智力才能起著統(tǒng)帥和調節(jié)的作用,決定智力的發(fā)展方向,影響智力的發(fā)展水平。由此可見,思想品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增進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二)開展健康有益的課外集體活動
通過文藝活動、體育活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等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培養(yǎng)孩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協(xié)調同學之間的關系;輕松愉快的集體活動還可以使人精神振奮,解除抑郁,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生動活潑的文體活動還可以使人解除緊張,深信輕松,消除疲勞。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是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徑。
(三)在教學工作中遵循心理教育的原則
在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一是可以保證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二是可以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習活動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在教學違背心理教育原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影響心理健康。要提高學習效率,增進身心健康,就必須預防疲勞。預防學習疲勞的方法有:
1.防止學習負擔過重。高度緊張的學習容易產(chǎn)生疲勞,影響健康。教師要適當布置作業(yè),不要讓學生“加班加點”,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學習興趣。興趣可以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明確的學習目的,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積極性,產(chǎn)生學習動力。
3.改進教學和學習輔導方法。課堂教學要生動活潑,輔導方法要新穎有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學和學習輔導方法單調、死板,學生學習乏味,就容易造成心理疲勞。教師和家長必須努力改進教學和學習輔導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4.保證休息和睡眠。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復精力。睡眠是一種徹底的休息,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手段。因此,家庭和學校要注意勞逸結合,科學安排教學活動和作息制度,保證學生足夠的睡眠。
(四)進行心理健康檢查和咨詢
教師都應學習心理知識,既能傳道授業(yè),又能進行心理教育。在活動中,教師要經(jīng)常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發(fā)現(xiàn)了問題及時做好防范工作。
(五)在學校設立心理咨詢機構
在學校應設立心理咨詢室,形式多樣地為學生解答心理問題,可以解除某些心理障礙,對異常心理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總之,家長、教師和全社會要共同配合,矯治學生心理方面的偏異,使他們學會適應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經(jīng)受住外界各種緊張和壓力,應付復雜的人際關系,妥善處理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育。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