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瑜 盧穎穎
【摘要】混凝土澆筑工作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如果混凝土澆筑技術存在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到混凝土澆筑質量,從而影響到工程項目的整體施工質量,因此,在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澆筑技術,并針對外界因素影響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從而確保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確保工程施工項目的順利竣工。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分析了建筑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Abstract】Pouring concrete during construction work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crete pouring technique if there is a problem, 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pouring, thus affect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refore, the actual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e must take reasonable concrete pouring technique, and for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to tak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his own experience pou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Construction;Concrete;Cast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引言
只有制定科學有效的實踐處理策略,總結關鍵環(huán)節(jié)問題,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按照相關操作流程工序科學施工,才能抑制不良的混凝土離析狀況,合理控制澆筑厚度,并實施科學的振搗養(yǎng)護處理,來確?;炷潦┕仓膬?yōu)質質量。進而真正令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水平實現全面提升,確保施工工期的順利進行,并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創(chuàng)設顯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促進建筑工程的健康、持續(xù)與穩(wěn)定發(fā)展。
2. 建筑混凝土澆筑的分類
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有很多,有駁岸加固雙管法、小直徑鋼管法、大直徑薄壁預應力輸管法等混凝土澆筑方法。
(1)第一,駁岸加固雙管法水下混凝土澆筑技術。保證水下混凝土澆筑質量的關鍵在于盡量隔斷混凝土與水的接觸。駁岸加固施工工藝流程和要點,包括基礎開挖、鋼筋混凝土方樁的沉樁、模板安裝、水下混凝土澆筑,并提出了水下混凝土的質量保證措施和通病的防治方法。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澆筑的效率及質量。
(2)第二,小直徑鋼管法混凝土澆筑技術。A380機庫小直徑鋼管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采用自密實C50混凝土,通過調整混凝土配合比,分節(jié)澆筑,泵管注入及輔助振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第三,大直徑薄壁預應力輸水管整體混凝土澆筑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澆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方法被應用,此技術也廣泛的被應用。
3.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前期的準備
(1)進場原材料(鋼筋、水泥、砂子、石子)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范。
首先應檢查進場水泥的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出廠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按規(guī)定進行見證取樣復檢,其強度、安定性、初凝終凝時間等性能指標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等規(guī)定。施工圖紙上面?zhèn)渥⒃牧袭a地且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要求。進場原材料經現場檢驗合格后,現場見證取樣送到有資質的試驗室試驗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2)混凝土的拌制。
認真控制水泥、混凝土骨料、外加劑、摻合料等原材料的計量和投料順序,以及混凝土的攪拌時間和澆筑時間;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不能混用;當遇雨天或含水率有顯著變化時,應增加含水率檢測次數,并及時調整水和骨料的用量。首先,保證粉煤灰的質量,加強材料檢驗,進行混凝土試配并根據試配結果確定摻量。外加劑的摻量要準確,摻量誤差應控制在總摻量的4%~5%以下。其次,應該注意攪拌的均勻。外加劑在新拌混凝土中應分布均勻避免局部過量引起不良后果。粉煤灰保證其在混凝土中的勻質性,以利于二次水化的充分進行,混凝士的攪拌時間宜延長1 分鐘。
(3)混凝土的輸送。
在建筑施工現場可以設一臺托泵和一臺移動泵,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站和現場同時供應,由泵直入澆筑地點。事先對所使用混凝土泵的各技術功能進行了解。配備足夠的泵機易損零件,以便出現意外時及時搶修。當安裝泵管時,檢查是否有原來的混凝土殘留物,尤其是彎管,如有則清除,管道接口處注意密封,以免跑漏漿。此外,管道固定保證牢靠,尤其是斜管以及垂直管這兩個器件,以減少泵送過程中的壓力損失。泵送前應該用清水潤濕一下管道,然后用水泥砂漿潤滑一下管道以及泵機。需要注意的是:泵機料斗前應該由專人值班,防止拌合物中的大塊石頭和雜物,在泵送的過程中,料斗的混凝土量保持應該不低于上口的200mm,以免泵機吸及率低或者吸入空氣造成堵塞。當需要暫中斷泵時,應該及時采取倒泵措施,使管中混凝土形成前后往復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良好的可泵性。如果泵機出現了故障,為了保證混凝土的邊續(xù)施工,可以用塔吊進行短時間的垂直運輸操作。
4.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的關鍵技術
4.1 全面分層。在整個結構內全面分層澆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層全部澆筑完畢,在樁凝前再回來澆筑第二層,如此逐層進行,直至澆筑完成。采用此方案,結構平面盡量不宜過大,施工時從短邊開始,沿長邊方向進行澆筑。必要時亦可從中間向兩端或從兩端向中間同時進行。
4.2 分段分層。當采用全面分層方案時,澆筑強度很大,現場混凝土攪拌機、運輸機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可采用分段分層方案。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從底層開始澆筑,進行一定距離后再澆筑第二層,如此依次向前澆筑以上各層。分段分層澆筑方案適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積或長度較大的結構。
4.3 余面分層。適用于結構的長度超過厚度3 倍的情況。
(1)混凝土一次澆筑到頂,由于混凝土自然形成斜面,斜面坡度為1:3,施工時混凝土振搗工作應從澆筑層下端開始,逐漸上移,以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截面大,易使混凝土產生結構裂縫。結構裂縫的主要原因是降溫和收縮。任一降溫差包含水化熱引起的溫差和收縮當量,又都可以分解為均勻降溫差和非均勻降溫差兩類。前者產生外約束力,它成為貫穿性裂縫的主要原因;后者引起自約束力,形成表面裂縫;只有同時控制好這兩類降溫差,才能減小和避免裂縫的產生。因此,在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時,必須采取如下適當措施:盡量使混凝土具有較大的抗裂能力,即抗拉強度大,線膨脹系數小。
(2)為此選用低熱硅酸鹽水泥并入粉煤灰和外加的減水劑,引氣、緩凝、早強等多種添加劑,盡量減少水泥的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一般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徑、級配良好的石子,在氣溫較高時,可在砂、石塊場、運輸設備上搭設簡易遮陽裝置或覆蓋草包等隔熱材料,采用低溫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擴大澆筑面和散熱面,減少澆筑層厚度和澆筑速度,必要時在混凝土內部埋設冷卻水管,用循環(huán)水來降低混凝土溫度;在澆筑完畢后,應及時排除污水。
4.4 振搗的要求?;炷磷缘醵房谙侣涞淖杂蓛A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3m 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所用工具有串桶或溜管等。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xù)進行,澆筑層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 倍,最大不超過50cm。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 倍(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
5. 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具體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管理人員來說,就應當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和比較,對于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意外情況也要認真細致地進行分析和總結,以發(fā)展的眼光來貫徹執(zhí)行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從而盡量避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病害的出現對于工程所導致的一系列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 許凱,許麗洋.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及控制方法探析[J].科學之友,2011(12).
[2] 喬宗華.論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30).
[3] 談新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特點與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9).
[4] 陳宇,李國偉,姚東敏.論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J].科技資訊,2006,(19).
[文章編號]1619-2737(2016)16-03-1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