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音璇
木偶戲又稱“傀儡戲”,是一種以木偶作為傀儡,代替人在臺前表演故事的戲劇形式。表演時,由演員一邊演唱一邊操縱木偶。根據木偶操縱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等不同類型。布袋木偶又稱掌中木偶,表演時,藝術家把手伸進布袋型的衣服里,靠著套進木偶頭和木偶衣袖里手指靈活舞動,使布袋偶人栩栩如生;提線木偶又稱“懸絲傀儡”“懸絲木偶”,每具木偶身上系有十余條提線,最多時可達30多條,由藝人在幕后使用提線操縱木偶進行表演,提線越多技巧越難,其表演細膩到可以看到人偶手指關節(jié)的活動。
一般認為,我國的木偶戲“源于漢、興于唐”,在漢代的典籍中,就已有“作傀儡”的記載,唐代《樂府雜錄》的“傀偶子”條載:“自昔傳云:起于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陳平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機關舞于陴間。閼氏望見,謂是生人,慮下其城,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后樂家翻為戲?!北彼蔚摹稏|京夢華錄》已有“仗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fā)傀儡”等細分名錄?,F(xiàn)今,在福建、湖南、陜西、廣東、浙江、臺灣等地都流行著各類木偶戲,其中,福建泉州被稱為“戲曲之鄉(xiāng)”“木偶之城”,提線木偶戲更是歷史悠長、歷久彌新。
在古代泉州,提線木偶戲被稱為“嘉禮戲”,有學者認為傀儡戲是在唐末,隨著軍隊征戰(zhàn)與中州官宦王氏入閩而流入泉州的。明代時,泉州地區(qū)的傀儡戲與地方風俗儀式結合緊密,常在婚喪嫁娶或節(jié)慶吉日時演出,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流傳,明代文官李廷機曾寫下了一副對聯(lián)描述了當時泉州木偶戲的興盛:“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yè)一宵中?!鼻宕鷷r,泉州的傀儡戲已經十分成熟,脫離了屬于片斷式及雜技表演的形式,開始形成規(guī)范的劇本體系,同時能夠演出規(guī)模宏大且細致復雜的歷史戲,如傳統(tǒng)連臺本《目連救母》。清代中后期,泉州打城戲藝人特意邀請傀儡戲藝人教授《目連救母》,從而奠定了打城戲劇種的產生發(fā)展,清人蔡鴻儒在《晉水常談錄》中寫道:“傀儡,木偶也,今俗之線戲……泉人最工此技?!?/p>
縱觀我國木偶戲大家族,大多數地區(qū)的木偶戲都是直接使用當地的民間音樂,直接沿襲地方的戲曲聲腔,例如,莆仙地區(qū)的傀儡戲直接采用了莆仙戲的唱腔與伴奏、漳州布袋木偶戲使用京劇的唱段、浙江泰順木偶戲以演唱浙江亂彈為主。唯有泉州提線木偶沒有直接使用泉州地方戲曲音樂,而是融會貫通,綜合了多種音樂風格,形成了自己獨立特有的音樂體系——“傀儡調”,同時,提線木偶的“傀儡調”還在泉州掌中木偶戲(布袋木偶)、高甲戲、打城戲中使用,影響深遠而廣泛?!翱苷{”屬于曲牌體音樂,現(xiàn)在還有300多支曲牌,它首先與南北曲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其中與早期南戲曲牌同名的有十余支,如【千秋歲】【繡停針】,還有一些曲牌名中帶有“北”字,如【北青陽】。據老藝人回憶,早期的“傀儡調”帶有高腔的音樂特征——“不葉宮調”“不托絲竹”與“一唱眾和”,即演唱的定調沒有固定,由演師直接開口確定音高,這種形式被稱為“開嘴管”,同時,其伴奏不使用絲竹樂器,以打擊樂器為主,一人啟口、眾人幫腔。其次,“傀儡調”還受到了泉州地方音樂的影響,包括南音、地方小調等,如曲牌【寡北】【羅哩連】等??軕虻墓?jié)拍被稱為“撩拍”,與南音的叫法相同,在伴奏樂器中,最具特色的是壓腳鼓,也稱“南鼓”,演奏時鼓師把腳壓在鼓面上,通過壓腳的不同力度和位置來改變鼓面的壓力,形成鼓的不同音調、音量和音色,泉州地區(qū)的梨園戲也以壓腳鼓為樂隊核心。
同時,泉州木偶戲造就了高超的泉州木偶制作工藝。傳統(tǒng)的泉州提線木偶分為頭、手、腳三個部分,均由樟木雕刻而成,其它部分則由麻繩編織。今天的改良木偶則不同,手腳和軀干都以鐵絲搭建骨架,配以塑料泡沫填充,只有木偶頭依舊使用樟木雕刻。而木偶戲角色刻畫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頭部,頭部的神態(tài)表情常常代表、傳遞著戲中人物的性格,制作步驟一股分為泥稿、粗刻、細刻、磨光、打底、上色、裝飾須發(fā)等幾個步驟。傳統(tǒng)傀儡戲只有36個人物形象,但生旦凈丑行當齊全,其基本線位,至少有16條提線,包括頭釘線2條,提系全身,擺動頭部;胸坎線、后背線各一條,固定上身,可以控制木偶的俯仰;手線共10條,可以操控作揖、握手等多樣的手上動作;腳線各2條,使得木偶能完成最基本的行走。
2006年5月20日,包含泉州提線木偶在內的“木偶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泉州市木偶劇團也一直在銳意創(chuàng)新,近年來,排演了《馬可波羅》《樓蘭姑娘》《趙氏孤兒》等大戲,其中《趙氏孤兒》突破了木偶戲只適合演喜劇的傳統(tǒng)。自劇團1987年第一次出國訪演之后,泉州木偶戲已走遍了世界,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聲譽,至今劇團已舉辦了多屆泉州國際木偶節(jié),與數十家海內外的木偶劇團同臺交流獻藝。2016年春節(jié)期間。講述閩臺地區(qū)木偶文化的紀錄片《傀儡人生》在央視熱播,更多的觀眾接觸到了這小小人偶中散發(fā)出的無限魅力,愿這自古而來的人偶,在未來繼續(xù)上演更多美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