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平
【摘要】 目的 對Rh(D)陰性手術患者輸血方案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分析。方法 64例Rh(D)陰性手術患者, 根據(jù)輸血方案不同分為A、B、C、D四組, 各16例。對每組的輸血方案與手術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分析。結果 A組:無一例患者輸注冷凍紅細胞;B組:患者均采取自體輸血;C組:患者均輸注備用血, 未實施輸血治療;D組:所有患者均輸注冷凍紅細胞。所有患者均順利結束手術, 無一組患者出現(xiàn)延誤使用、浪費等情況。結論 為保障Rh(D)陰性手術患者治療過程的順利, 術前醫(yī)師要根據(jù)Rh(D)陰性手術患者具體情況, 為其選擇最佳輸血方案。
【關鍵詞】 Rh(D)陰性;手術;輸血方案;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90
臨床血型中, Rh(D)陰性血液較為罕見, 相對其他血型血源較緊張。目前, 臨床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冷凍細胞技術, 在改善血型、血液供應情況方面發(fā)揮著一定作用。但經(jīng)過冷凍保存的Rh(D)陰性紅細胞, 價格昂貴, 且需要花費時間解凍, 解凍6 h內(nèi)輸注完畢;且Rh(D)陰性獻血人員比例較低, 因此, Rh(D)陰性血依然存在供血緊張的情況, Rh(D)陰性手術患者輸血問題一直是臨床輸血中的難題[1]。為有效緩解臨床中Rh(D)陰性血液供給、需求之間的矛盾, 本次研究對本院Rh(D)陰性手術患者輸血方案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 旨在能夠選擇最佳輸血方案保障手術順利進行,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 64例Rh(D)陰性手術患者, 治療前對其進行檢查, 均滿足臨床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38例, 女26例, 年齡最小5歲, 最大86歲, 平均年齡(37.6±12.4)歲。根據(jù)輸血方案不同將其分為A、B、C、D四組, 每組16例。
1. 2 方法 患者進入醫(yī)院后, 首先安排醫(yī)護人員采取常規(guī)檢測法檢測患者血型, 鑒定完畢后, 采取鹽水介質(zhì)法對Rh(D)陰性血型進行鑒定;之后采取鹽水凝聚胺法對患者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輸注時, 注意選擇配血能夠相互融合的同種型號冰凍紅細胞與配合的庫存紅細胞進行輸注;鑒定后, 如顯示為Rh(D)陰性血型, 則及時將檢測結果告知臨床醫(yī)師, 綜合、全面分析患者病情、手術治療方法以及手術治療范圍等, 給患者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學的輸血方案。
醫(yī)師在為Rh(D)陰性手術患者制定輸血方案時, 需要注意4個方面:①術前了解患者病情, 如病情尚可, 則可縮小手術治療范圍, 術中出血發(fā)生可能性較??;如確定有足夠冷凍紅細胞, 則不需要常規(guī)備血;②如患者病情嚴重, 手術治療范圍較大, 手術治療過程中出血量較少, 術前患者身體情況好, 對其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 患者血紅蛋白(Hb)>110 g/L, 紅細胞比容(HCT)>0.33, 具備輸血所需條件, 排除患有肺功能疾病、心肝腎功能疾病的患者, 采取儲存式自身輸血法輸血;③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 可能需要輸血, 但術前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 患者伴有貧血, 但由于身體狀況欠佳, 不具備輸血要求, 需要即刻采集新鮮血液;④如患者行急診手術治療, 不能自身輸血, 在短時間內(nèi)也不能獲得新鮮血液, 則可為其輸送冷凍紅細胞。以上4種情況, 針對第2種與第3種情況, 要準備好冷凍紅細胞, 避免手術意外導致大出血。
1. 3 血液準備與使用 如患者為自身輸血, 則安排專業(yè)人員嚴格根據(jù)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 采集患者血液后, 做好標記, 放置到冰箱內(nèi)待用;采集完畢新鮮血液后, 送往輸血科保存待用;對冷凍紅細胞解凍后, 確保6 h內(nèi)輸注完畢, 且所有血液制品均滿足輸血站的制備與使用標準。
1. 4 輸血指征[2] 為患者行手術治療前, 根據(jù)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術中出血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對患者輸血??蓪⒁韵聵藴首鳛橐罁?jù): ①如血紅蛋白值<70 g/L, 則要為患者輸注紅細胞;②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血紅蛋白值70~100 g/L, 則可將患者年齡、心肺代償功能作為依據(jù), 確定患者是否需輸血。
2 結果
應用以上輸血方案對Rh(D)陰性手術患者進行輸血后, 結果:A組:所有患者均未輸注冷凍紅細胞;B組:所有患者均采取自體輸血;C組:患者均輸注備用血, 未實施輸血治療;D組:所有患者均輸注冷凍紅細胞。四組患者均順利結束手術, 無一組患者出現(xiàn)延誤使用、浪費等情況。
3 討論
在我國漢族群體中, Rh(D)陰性血型為一種稀有血型, 約占2.4‰。Rh血型系統(tǒng)重要作用僅列于ABO血型系統(tǒng)之后, 經(jīng)檢查, 患者體內(nèi)紅細胞表面不存在“Rh(D)抗原”。在所有血型系統(tǒng)中, Rh血型占據(jù)著重要作用, 其表達的血型抗原有50多種, Rh(C)、Rh(D)、Rh(E)、Rh(e)及Rh(c)等為主要成分, 在這些成分中, Rh(D)的抗原性較強[3]。國家、民族不同, Rh(D)也存在較大差異, 如我國的新疆維吾爾族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Rh(D)陽性率較高;在我國漢族地區(qū), Rh(D)陽性率僅為0.2%~1.3%, 屬于稀有血型, 我國血站血液資源較少, 因此, 臨床也視Rh(D)為熊貓血。
近年來, 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結果顯示, Rh(D)陰性血液需求量在不斷增多, 但其屬于稀有血型, 獻血人員較少, 會給Rh(D)陰性手術患者的治療效果產(chǎn)生較大影響。因此, 為保障Rh(D)陰性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 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在對Rh(D)陰性手術患者治療過程中, 需要為其制定一套合理、科學的輸血方案。我國衛(wèi)生部門頒布的《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4]明確指出, 為Rh(D)陰性血型患者以及其他類型稀有血型患者進行輸血時, 可采取配合性輸血、自身輸血、同型輸血等方法。進行輸血時, 要考慮以下幾點:①如Rh(D)陰性血型患者體內(nèi)含有抗-D成分, 則必須要為患者輸入Rh陰性血;②如Rh(D)陰性血型患者體內(nèi)不含抗-D成分, 則盡量為其輸入Rh陰性血;③如Rh陰性手術患者體內(nèi)無抗-D成分, 但病情危急, 且短時間內(nèi)不能及時找到Rh(D)陰性血資源, 在該種情況下, 為搶救、治療患者, 需要為其輸入與配血相符合的Rh陽性紅細胞[5]。
本組研究中, 對每一組的輸血方案與手術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結果顯示, 所有患者手術均順利進行, 成功治療, 無一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或者并發(fā)癥。表明Rh(D)陰性患者行手術治療前, 為其制定合理的輸血方案, 并掌握輸血指征, 能夠有效保障手術療效, 避免出現(xiàn)浪費、延誤的情況。
綜上所述, 為保障Rh(D)陰性手術患者治療過程的順利, 術前醫(yī)師要根據(jù)Rh(D)陰性手術患者具體情況, 為其選擇最佳輸血方案。
參考文獻
[1] 周春波, 嚴海雅, 余萍. Rh(D)陰性血型剖宮產(chǎn)術產(chǎn)婦輸血方案探討.中國輸血雜志, 2012, 25(3):248-251.
[2] 渾守永, 劉明霞, 王玉芝, 等. Rh(D)陰性手術患者輸血方案探討. 中國輸血雜志, 2007, 20(3):219-220.
[3] 尚麗明, 彭民浩, 覃曉, 等. Rh(D)血型不合的肝移植臨床分析.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11, 15(44):8337-8340.
[4] 裘曉樂, 戴佩佩, 林甲進. RH陰性孕婦妊娠晚期預存自體輸血效果觀察.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1, 13(10):1366-1367.
[5] 甘建玲. 23例RH(D)陰性孕婦自體輸血后結果分析.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3, 34(6):720-721.
[收稿日期: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