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人林紓

2016-05-16 05:27:26陳衛(wèi)
福建文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林譯林紓古文

陳衛(wèi)

?

文人林紓

追溯五四文學發(fā)生時,人們想起兩篇具有荒誕特征的小說總是忍不住發(fā)笑,一篇是《荊生》,另一篇為《妖夢》。其中《荊生》寫道:辛亥革命前夕,三位書生來到京師陶然亭,大肆攻擊孔氏之學,提倡白話文。沒想到隔壁有一偉丈夫,聽了這些言辭,忍無可忍,破壁入室,指責他們?yōu)楹我茐乃那陙淼膫惣o,說禽獸之言。隨后對他們拳打腳踢,把他們趕下山去。這三位書生分別為皖人田其美、浙人金心異和歸自美洲學習哲學的狄莫,明眼人一看,都明白這是隱射“五四”時期的三位紅人:陳獨秀、錢玄同和胡適。而這個偉男子是誰呢?顯然他是維護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的化身。也有讀者將他視為作者本人,著名的古文家、翻譯家,閩籍學者林紓。

林紓(1852- 1924),字琴南,自號畏廬、冷紅生、踐卓翁、蠡叟等,福建閩侯人。中國近代翻譯家中林紓與翻譯《天演論》的嚴復齊名,“譯才并世數嚴林”(康有為語)。胡適曾在《五十年之中國文學》一文中談到“嚴復是介紹西洋思想的第一人,林紓是介紹西洋近世文學的第一人”。然而歷史有時就像舞臺上的一道追光,它強烈地放大了人物的某個特征,把許多可以稱道的東西都藏在光線不及的陰影中。林紓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形象,就是以一個封建衛(wèi)道士的形象出現(xiàn)的。

幼年的林紓家境不好,母親雖為清太學生陳元培之女,但家道中落;父親是個鹽商。林紓5歲那年,父親租賃的鹽船觸礁,破產。在祖母那里,林紓得到過直接而形象的勵志教育。祖母在他吃荔枝時教育他“孺子不患無美食,而患無大志”。8歲的林紓讀書勤奮,為激勵自己,他“畫棺于壁”,發(fā)誓“讀書則生,不則入棺”。11歲時,林紓研習歐陽修的古文和杜甫的詩歌,不多的零花錢用來買殘爛古書閱讀。19歲時,他開始寫詩,因有一定名氣,被稱為福州“三狂生”。到20歲,經他校閱書籍不下兩千卷。23歲,他學習畫畫,“一日未嘗去書,亦未嘗輟筆不畫,自計果以明日死者,而今日固飽讀吾書,且以畫自怡也”。

與那個時代的書生一樣,林紓也有過科舉夢,13歲學做制舉文,從三十二歲到四十七歲,他6次參加禮部考試,皆以失敗告終。當他徹底放棄仕途,反而給自己開辟了一條新途。他與詩友成立詩社,唱和,切磋技藝;先后在福州開設私塾,在京城的京師大學堂任教。

1897年,46歲的林紓喪妻,沒想到這成為他涉足翻譯的一個契機。留學法國,在馬江船政局任職的朋友魏瀚、王壽昌常與林紓來往。王壽昌見林紓因國事、家事郁郁寡歡,便勸他:“吾請與子譯一書,子可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紹一名著于中國,不勝于蹙額對坐耶?”林紓先是婉謝,魏瀚再勸,林紓開玩笑說,“須請我游石鼓山乃可”。于是在馬江的一條船上,“蓮葉披水,畫艇接窗”,王壽昌手拿原著口譯,林紓頃刻譯成古文。

從46歲到70歲,林紓一共翻譯了英、美、法、俄、希臘、德國、比利時、西班牙、挪威、瑞典、日本等國的98位作家的作品158部,佚名5部,未刊18部。涉及的作家,幾乎可以開列半部外國文學史。英國作家有莎士比亞、地孚、斐魯丁、史委夫特、劫爾司·蘭、史蒂文生、狄更司、史各德、哈葛德、柯南·道爾、安東尼·賀迫,美國作家有華盛頓·歐文,史托活夫人;法國作家有預勾(現(xiàn)譯雨果),大仲馬、小仲馬、巴魯薩,希臘的伊索,挪威的易卜生,瑞士的威司,西班牙的西萬提司(現(xiàn)譯塞萬提斯),俄羅斯的托爾斯泰,日本的德富健次郎等。堪稱世界名著的作品有《巴黎茶花女遺事》(現(xiàn)譯為《茶花女》)《黑奴吁天錄》(現(xiàn)譯為《湯姆叔叔的小屋》)《伊索寓言》《吟邊燕語》(現(xiàn)譯為《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迦茵小傳》《撒克遜劫后英雄略》《魯濱孫漂流記》《拊掌錄》(現(xiàn)為《見聞雜記》)《塊肉余生記》(現(xiàn)譯為《大衛(wèi)·科波菲爾》)《孝女耐兒傳》(現(xiàn)譯為《老古玩店》)等。

在這有限的時間中,不識外文的林紓何以做到一年翻譯多部?而且有一年出版竟然達到16部。細數現(xiàn)代中國的翻譯家,朱生豪、梁實秋、戴望舒、徐志摩、梁宗岱、冰心、傅雷、查良錚等,這些精通外文的翻譯家,把一生的作品合集,都無法望其項背。林紓自己說過他的翻譯奧秘:“予不審西文,其勉強廁身于譯界者,恃二三君子,為余口述其詞,余耳受而手追至,聲已筆止。日趨四小時,得文字六千言”(林紓《孝女耐兒傳》序)。他翻譯一部十四萬字的作品,酷暑不稍間斷,一個月完成。

先后與林紓有過合作的翻譯者除了王壽昌,還有魏易、曾宗鞏、毛文鍾、嚴培南、魏瀚、陳家麟、王慶驥、王慶通、廖琇琨、李世中、陳器、力樹萱、林騶、林凱等。這些合作者大多是林紓的好友或學生,有的海外留學歸來,所學并非西洋文學。1924年,閩籍作家鄭振鐸在林紓去世的這一年,寫了一篇《林琴南先生》。他站在比較公允的立場,用確鑿的數字,統(tǒng)計了林琴南的翻譯作品來源以及優(yōu)缺點。在他看來,林譯小說值得贊頌的是,一改中國章回小說的體裁,敘述時事而有所價值。傳奇也能打破傳統(tǒng)規(guī)律,敘述歷史,不見旦角(指女性,筆者注),篇幅有長有短。但他也談到林譯之作,三分之一是重要作品,其他的為二三流作品,這個原因在于口譯者。具體的不足,如把“許多極好的劇本,譯成了小說——添進了許多敘事,刪減了許多對話,簡直變成了與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書了”。將莎士比亞的劇本等譯出后,“原文的美與風格及重要的對話完全消滅不見”,他還任意刪節(jié)原文。其優(yōu)點在于,他譯書保留作者原名,書中的人名地名并不像當時的譯者那樣任意換掉。他的翻譯功績,在鄭振鐸看來,通過這些小說,明白了歐美人與“我們”是同樣的人。歐美除了武器和物質文明,也有作家。林紓不用假名做翻譯者,“以一個古文家動手去譯歐洲的小說,且稱他們的小說家為可以與太史公比肩,這確是很勇敢的很大膽的舉動”。這種翻譯觀念影響到很多現(xiàn)代翻譯者,我們回顧歷史時,也看到,百年前的陌生的西方作家,跨越了廣袤的冰川地帶,來到漢語中國,深入到中國人的靈魂中。

不管林譯小說缺點如何多且雜,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林譯小說,近代文學則少掉了一塊深厚的土壤,翻譯文學失去了葉茂枝繁,現(xiàn)代文學破土而出的時機一定都也相應推遲。林譯小說傳播了民主的觀念,尊重女性,相信愛情,同情底層,敢于破壞……在那個為等級制度約束的封閉國度,林譯小說無疑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新奇的,神秘的,值得探索的,而且充滿人性的魅力。從現(xiàn)代作家留下的日記和文章中,我們看到,林譯小說比教科書與學堂教師的影響似乎都要來得大,魯迅、周作人、錢鐘書等,皆因它,走上了翻譯和寫作之路。

身為孝子,魯迅孝敬母親的方法,就是買流行的林譯小說給母親解悶。弟弟周作人留學日本,兄長也是送上林譯小說。周氏二兄弟合作翻譯的小說中,有林紓翻譯的哈葛德的另作。周作人1924年在《語絲》上發(fā)表《林琴南與羅振玉》,說起林琴南對兄弟二人的影響:“老實說,我們幾乎都因了林譯才知道外國有小說,引起一點對于外國文學的興味。我個人還曾經模仿過他的譯文?!?/p>

錢鐘書也曾談到對外國文學發(fā)生興趣,是因為家中有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林譯小說,他想了解更多的外國社會,希望“有一天能夠痛痛快快地讀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探險小說”。于是學習外文。四十年后,為寫《林紓的翻譯》,錢鐘書再次拿起林譯小說,發(fā)覺興趣不減當年。文中,他饒有興致地列舉了林紓使用的“東人新名詞”,如“普通”“程度”“熱度”“幸福”“社會”“安琪兒”“密斯脫”“俱樂部”等。然而在這篇論文里,錢鐘書還提到,林紓不樂意人家稱他為“譯才”。

林紓自以為“吾詩七律專學東坡、簡齋;七絕學白石、石田,參以荊公;五古學韓;其論事之古詩則學杜”。古文寫作師承韓柳,傳承桐城派雅潔的傳統(tǒng),他出版的創(chuàng)作詩文、小說集數量相當多,僅以“畏廬”命名的,就有《畏廬詩存》(1923)《畏廬漫錄》(又名《踐卓翁小說》,1913- 1922年間出版)《畏廬筆記》(文言短篇小說,1917)《畏廬文集》(1910)《畏廬續(xù)集》(1916)《畏廬三集》(1924)等,而且值得得意的是,“畏廬之文,每一集出,行銷以萬記”。他還有《韓柳文研究法》《春覺齋論文》等著作為探討作文方法之作。林紓欣賞白居易,仿白居易的諷喻詩而出版了《閩中新樂府》。此書1897年11月出版,也是林紓的第一部公開出版著作。詩集由三十二則歌謠組成,帶有啟蒙兒童性質,提及興女學,報國仇,也有諷刺酸腐知識分子的,風格多樣,朗朗上口,被譽為近世最早的白話詩集(胡適的《嘗試集》1920年出版)。略去《左傳擷華》《莊子淺說》等選評類著作,只說大型出版工程:因林紓常年在京師大學堂擔任教習,他親自編纂過一套《中學國文讀本》(1908- 1910年間商務印書館出版),十卷,選擇從清代上溯到周秦漢魏時代的古文309篇,不僅精選篇目,還逐篇評批。另有一套《〈古文辭類纂〉選本》(1818- 1921年間商務印書館出版),收入歷代各種文體古文179篇。就在他去世前數月,商務印書館還出版了一套十五冊十六種的《林氏選評名家文集》,含漢代蔡邕、三國曹氏父子、唐代柳宗元、宋代劉禹錫、秦觀、蘇洵、曾鞏、陳師道、明代歸有光、清代方苞等家古文767篇。

有人說,如果不算林紓的翻譯和古文成就,他還可以畫家身份存世。林紓的書房擺了兩張桌子,“左桌高至肋下,用以作畫;右桌如常,用以作文翻譯。他一會兒站著畫畫,一會兒坐著譯書寫作,很少停下來休息。”他帶了不少學生,每周學生有兩次機會進入他的書房,就在桌子兩邊坐著,有學畫的,學字的,學詩的,學古文的。他要求學生用悟的方式學習。林紓70歲結束翻譯生涯,繪畫一直堅持。

一個通過翻譯小說與詩文寫作傳播現(xiàn)代文明的作家,為什么在晚年會被五四文學青年批判為守舊派呢?這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一些經歷。

林紓早年是維新黨人,其后他反對五四時期的反孔教,反傳統(tǒng)倫理道德,跟他的個人經歷不無關系。他本身就是一個推舉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人,是一個可以添補到《二十四孝》中的孝子。父親去世時,林紓請求身代父死。母親生病時,他一連九天拜禱,無論晴雨。母病逝后,守喪六十日,“夜必哭祭而歸苫”,幾次因操勞而暈倒。祖母去世,林紓多年堅持“春來以寒食,秋來以重九”。他還是良兄,因為家貧,弟弟林秉耀想去臺灣教書,使兄長能專心讀書,林紓哭著阻止。弟弟到臺灣去世后,林紓將自己長子過繼給去世的弟弟。他還是賢友。好友王灼三病亡,其妻子欲自縊,林紓得知后,破窗救她,籌四百金供她使用,幫著把朋友的子女撫育成人、成家。他的朋友林述庵,臨終托孤,林紓將他兒子領回家,視如己出,親授古詩文。

林紓還是一個愛國文人。1894年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他“感憤郁勃,無可自適”(林紓《子婦劉七娘壙銘》)。馬關條約簽訂時,他與陳衍等人上書抗爭,反對割讓。他既是一個維新者,又是一個忠君之人。他一生中前往光緒的崇陵11次,皆記錄在案,為反清人士詬病。溥儀婚禮時,他進獻四鏡屏。溥儀賜他匾額“貞不絕俗”和袍褂衣料,他伏地頓首,嗚咽不止,作《御書記》,表示死后要在墳前立一塊“清處士林紓墓”的墓碑。

林琴南的所為并非謀求個人前途或家族利益,不是因私。他更著眼并憂患國家與民族的未來。他高舉的不是腐朽的道德殘渣,而是傳統(tǒng)中華美德。他是那個年代最富有責任感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不惜冒著被五四激進青年批判為守舊者的風險,給文化名人蔡元培的《致蔡鶴卿書》中談及“外國不知孔孟,然崇仁、仗義、矢信、尚智、守禮,五常之道,未嘗悖也”,他由自己的感觸出發(fā)“弟不解西文,積十九年之筆述,成譯著一百二十三種,都一千二百萬言,實未見中有違杵五常之語”。他認為“科學不用古文,古文亦無礙科學”。在《答大學堂校長蔡鶴卿太史書》一文中,他繼續(xù)強烈反對“覆孔孟,鏟倫?!?,反對用白話文代替古文?!杜c唐蔚芝侍郎書》中,他以為經書難懂,但是“《論語》一書,無所不包,可以由淺入深,何亦廢之”?70歲時,林紓在給孩子的書信中,還忘不了強調“新道德是盜賊的道德。舊學術是保種的學術”?雖也有偏激,但不無道理。在《續(xù)辨奸論》中,他嘆息“吾國四千余年之文化教澤,彼乃以數年燼之”。

這種以國家利益和民族前途為己任的真性情文人,古來到底有幾人?百年之后,當我們重新審視國學的時候,是不是需要對林紓說的一句話,再細細品思?他說的是:“吾輩已老,不能為正其非,悠悠百年,自有能辨之者,請諸君拭目俟之?!?/p>

責任編輯陳美者

閩派學者散文

戴冠青,教授,省級教學名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已出版散文集《泡茶時光》、小說集《夢幻咖啡屋》,文藝學論著《想象的狂歡》《文本解讀與藝術闡釋》《文藝美學構想論》《對象與自己》等十余部。發(fā)表作品和論文數百萬字。曾獲全國冰心散文理論獎、福建省優(yōu)秀文學作品獎等。

猜你喜歡
林譯林紓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國學(2021年0期)2022-01-18 05:58:20
晚清民初文學翻譯的高峰
—— 百年林譯小說研究評述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學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2
稱象
林紓當眾燒借據
回望林紓:孝道、愛道與友道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32
讀《隸定古文疏證》札記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響了林紓的人生觀
海峽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5
林語堂與汪榕培的《莊子·逍遙游》譯文對比研究
大觀(2017年11期)2018-01-08 19:55:02
擁抱
小小說月刊(2017年6期)2017-05-16 17:32:13
苏尼特右旗| 海阳市| 甘洛县| 巴林左旗| 赤城县| 泸定县| 大城县| 马关县| 鸡西市| 衡山县| 新和县| 沂水县| 深圳市| 彭山县| 策勒县| 巴林左旗| 翼城县| 历史| 洛南县| 碌曲县| 夹江县| 龙川县| 老河口市| 松江区| 平乡县| 永仁县| 永新县| 平安县| 嘉兴市| 区。| 宁阳县| 法库县| 福鼎市| 安宁市| 宁陕县| 建平县| 浮梁县| 青岛市| 彰武县| 伊宁县|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