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依據(jù)《布魯塞爾條例Ⅰ》第5(3)條的規(guī)定,“損害地”是法院行使特殊管轄的充分依據(jù)。然而在著作權侵權案件中,如何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理解這兩項法條中的“損害地”是法院在實踐中所面臨的一個難題。歐洲法院最近裁決的Pez Hejduk案是涉及網(wǎng)絡著作權侵權的典型案件。在Pez Hejduk案中,歐洲法院認為,在網(wǎng)絡著作權侵權案件中,法院依“損害地”行使特殊管轄時,可以該網(wǎng)站的“可登入性”作為界定標準。
關鍵詞 屬地性 特殊管轄 損害地
作者簡介:陳文思,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研究方向:國際私法。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2-076-02
一、Pez Hejduk案的基本事實
原告Hejduk先生是一名住所在奧地利的專業(yè)建筑攝影師,德國的被告Reinberg先生經(jīng)原告的授權在一次會議上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權的照片以展示被告的建筑物。 隨后,原告發(fā)現(xiàn)被告未經(jīng)其同意將該照片上傳至德國頂級域名網(wǎng)站供公眾查看和下載,并未附任何有關該照片著作權的權屬聲明。原告認為被告侵犯了其著作權,于是向奧地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賠償。原告認為:該網(wǎng)站可以從奧地利登入,因此依據(jù)歐盟《布魯塞爾條例Ⅰ》第5(3)條的規(guī)定,奧地利法院有管轄權。 被告認為:該網(wǎng)站并不針對奧地利,并且該網(wǎng)站能從奧地利境內(nèi)登入的單一事實并非奧地利法院行使管轄權的充分依據(jù)。
為此,奧地利法院決定中止訴訟并提請歐洲法院對相關問題做初步裁決。最終歐洲法院作出裁決,認為只要被侵權的作品在法院地國是受著作權保護的,那么,該國法院就有權管轄因照片上傳至可在法院地國境內(nèi)登入的網(wǎng)站而給著作權人在法院地國內(nèi)所帶來的損害。
二、 Pez Hejduk案爭議的焦點及理由
本質(zhì)上,歐洲法院在Pez Hejduk案中所面臨的爭議問題即在管轄權的確定過程中,如何理解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著作權侵權案件中的“損害地”的問題。結(jié)合Pez Hejduk案的判決來看,總體而言,網(wǎng)絡的影響與著作權的影響是管轄權確定過程中的兩大主要因素。
在判斷能否以網(wǎng)站的“可登入性”作為衡量管轄權有無的唯一標準時,歐洲法院對《布魯塞爾條例Ⅰ》第5(3)條所規(guī)定的“損害地”的解釋遵循嚴格解釋原則與獨立解釋原則。
1.嚴格解釋原則。《布魯塞爾條例Ⅰ》所規(guī)定的特殊管轄只是作為被告住所地管轄規(guī)則的一種例外而存在。為了保證被告的可預見性、避免成員國法院行使過分寬泛的管轄權,條例必須對特殊管轄中的管轄依據(jù)予以一定程度的限制。這個限制的程度是否合理,判斷的標準就在于管轄法院與所涉及的爭議之間是否存在密切聯(lián)系。為此,歐洲法院認為,對《布魯塞爾條例Ⅰ》第5(3)條中所規(guī)定的“損害地”應當從嚴格意義上來理解。根據(jù)《布魯塞爾條例Ⅰ》第5(3)條本身的規(guī)定,其僅設定了損害事件已經(jīng)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這個單一性條件,而并有對網(wǎng)站內(nèi)容的“針對性”(direct to)作出要求。因此,對“損害地”的理解只需滿足登入性標準即可,而無需做更高要求。
2.獨立解釋原則。一方面,判斷成員國法院對某一案件是否享有管轄權的標準應當獨立于對案件實體問題的審查標準。 在歐洲法院看來,管轄權的確定,只需滿足兩個條件即可:第一,原告聲稱被侵犯的權利明確涉及著作權,甚至無需具體指明是侵犯著作權中的復制權、發(fā)表權等具體權利;第二,侵權行為在法院地國所引起的損害已經(jīng)發(fā)生或是有發(fā)生的可能。 至于因侵權行為所引起的損害的性質(zhì)、損害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事實上的侵權等都屬于對案件實體問題的審查范圍。因此,在網(wǎng)絡著作權侵權案件中,網(wǎng)站是否具有針對性,這與法院是否享有管轄權沒有關聯(lián)。另一方面,獨立解釋原則還體現(xiàn)于《布魯塞爾條例Ⅰ》各條款之間的相互獨立。具體而言,即《布魯塞爾條例Ⅰ》第15(1)(c)條規(guī)定中的“針對性”標準并不影響《布魯塞爾條例Ⅰ》第5(3)條的解釋。 毫無疑問,這一結(jié)論在Pez Hejduk案中仍然適用。
在涉及知識產(chǎn)權的案件中,屬地性總是管轄權確定過程中一個無法避免的考慮因素。只是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這一特征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侵權案件管轄權的確定,這的確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在Pez Hejduk案,歐洲法院做了正面回應。首先,知識產(chǎn)權的屬地性使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侵權管轄權的確定區(qū)別于網(wǎng)絡人格權侵權案件。工業(yè)產(chǎn)權具有嚴格的屬地性,通過登記注冊而獲得的保護只在該登記注冊國范圍內(nèi)有效,所以在網(wǎng)絡工業(yè)產(chǎn)權侵權案件中,登記國法院是最適宜判斷爭議中的權利是否受到侵犯的法院。 其次,對網(wǎng)絡著作權侵權案件而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這個適用于工業(yè)產(chǎn)權侵權案件的結(jié)論能在多大程度上適用著作權侵權案件。就著作權來說,除了屬地性以外,依據(jù)歐盟2001/29號指令,自動保護性是著作權的另一特征。 這使得著作權在任何相應適用該國實體法的國家中受到侵犯成為可能。 如此一來,歐洲法院認為,網(wǎng)絡著作權侵權管轄權的確定還需滿足一個條件,即該聲稱被侵權的著作權在受理法院所在國是受到保護的。此外,適用屬地性原則就等同于將知識產(chǎn)權進行當?shù)鼗╨ocalization),相應地,由知識產(chǎn)權侵權所引起的損害后果就可以歸因于某一特定的國家。因此,依據(jù)“損害地”行使管轄,成員國法院對該著作權的保護不能超出屬地性所劃定的范圍,故而受理國法院只能就著作權人在該國范圍內(nèi)受到的損害行使管轄權。
三、 Pez Hejduk案的評析
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的成熟,為著作權跨境侵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一方面是侵權成本的低廉化與侵權結(jié)果的全球化,尤其是伴隨著新型云技術的興起,手機、平板等各種移動終端皆可成為一把侵權與擴散侵權的利劍,而侵權行為人的住所更是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是損害發(fā)生的難以彌補性,不同于其他權利,著作權一旦被侵犯,相關的損害根本無法恢復。
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法院在該案中所確立的“可登入性”標準與屬地性標準,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同時兼顧了原被告雙方的合理利益。從保護著作權人的角度出發(fā),這一雙重管轄標準意味著著作權人可以任意在侵權內(nèi)容可獲取的國家提起侵權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相比于一般網(wǎng)絡侵權案件所確立的“針對性”管轄標準,著作權人也無須證明該網(wǎng)站的活動具有針對該國網(wǎng)絡使用者的意圖。這無疑給著作權人的維權帶來了諸多便利。從保護潛在侵權者的角度出發(fā),若僅以網(wǎng)站的“可登入性”作為管轄權判斷的唯一標準,那如何證明案件與受理法院之間存在充分聯(lián)系以確保被告對管轄權的行使保持合理的可預見性并避免其陷入循環(huán)無盡的惡意訴訟則是一個不得不面臨的難題。此外,在網(wǎng)絡著作權侵權案件中,如果損害發(fā)生的兩個或以上的國家,僅依據(jù)“可登入性”標準,在損害結(jié)果的發(fā)生地并非唯一時也存在有鼓勵當事人挑選法院之嫌疑。然而,歐洲法院卻利用了著作權的屬地性特征,對管轄范圍進行屬地性的可預見性地限制從而充分消除了這一憂慮。這也是“可登入性”標準與屬地性標準結(jié)合運用的另一優(yōu)勢所在。
注釋:
See Pez Hejduk v. EnergieAgentur. NRW Gmbh. Case C-441/13.
Article 5(3) of Brussel Regulation No 44/2001: A person domiciled in a Member State may, in another Member State, be sued: (3) in matters relating to tort, delict or quasi-delict, in the courts for the place where the harmful event occurred or may occur.根據(jù)2015年新實施的《布魯塞爾條例Ⅰ》,原條例第5(3)條被第7(2)條所取代,但條文內(nèi)容并無變化。本文為了論述的方便,仍采用原條例的條文序號。
Case C-441/13, 16,21, 29,35,36.
See Peter Pinckney v. KDG Mediatech AG Case C- 170/12, 41.
Article 15 (c) of Brussel Regulation No 44/2001: in matters relating to a contract concluded by a person, the consuner, for a purpose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being outside his trade or profession, jurisdiction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is Section, without prejudice to Article 4 and point 5 of Article 5, if: (c) in all other cases, the contract had been concluded with a person who pursues xommercial of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in the Member State or to several State including that Member State, and the contract falls within the scope of such activities.
Wintersteiger AG v Products 4U Sondermaschinen GmbH Case C-523/10, 25,28.
Article1(1) of Directive 2001/29/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May 2001 on the harmonis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OJ 2001 L167, 10) provides:‘This Directive concerns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l market,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