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陽
摘 要:本文結合農村實際,對現(xiàn)階段提升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重點、難點問題展開討論,深入剖析、探討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針對農村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需求突出矛盾,提出從資金投入、業(yè)務培訓、隊伍建設、形式創(chuàng)新上入手,注重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培養(yǎng)公共文化意識自覺性,建立廣泛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以先進文化為指針,使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這個民心工程惠及廣大農民群眾。
關鍵詞:公共文化;完善;體系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8-0216-01
近幾年來,三仁畬族鄉(xiāng)以培育特色文化為抓手,緊緊圍繞農村改革發(fā)展的實際,貼近農民生產、生活和思想實際,通過發(fā)展、繁榮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文化,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主義道德核心價值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理論牢牢占領農村思想陣地,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為推進全鄉(xiāng)經濟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積極的努力。
三仁畬族鄉(xiāng)作為全縣唯一少數(shù)民族鄉(xiāng)和好川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經過長期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淀,特色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十分扎實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根據培育特色文化和構建農村文化公共服務體系的要求,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三仁畬族鄉(xiāng)已形成了“政府搭臺、百姓唱戲,自編自演、寓教于樂,民眾參與、普及繁榮”三大特色,全鄉(xiāng)8個行政村建立老年體育協(xié)會,建成覆蓋全鄉(xiāng)“農家書屋”,建成6個文化禮堂,舉辦10場鄉(xiāng)村春晚,好川村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特色文化村,高碧街村、好川村被省體育局命名為省級體育俱樂部,2011年被命名為“浙江省體育強鄉(xiāng)”,文藝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縣獲獎,藝術創(chuàng)作取得豐碩成果。
當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共文化服務缺乏資金投入和經費保障。受經濟發(fā)展水平、群眾對文化作用認識不足等因素制約,鄉(xiāng)、村兩級用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支出較少,導致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欠賬較多,難以支撐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2.公共文化服務人才缺乏,農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意識淡漠。由于基層文化干部由于職稱、待遇等問題,導致基層人才流失嚴重。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主體意識不強,優(yōu)秀的民俗、民間文化傳統(tǒng)因后繼乏人而難以有所作為。
3.農村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需求矛盾突出。在文化服務內容上,過分強化了政府導向和精英文化色彩,而忽視民間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在文化產品的供給方式上,大多采用“喂食”式供給,缺乏有效性、針對性,使送文化下鄉(xiāng)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農村文化傳播途徑上,看書難、看報難、看電影難等問題仍沒得到根本性解決。
近年來,三仁畬族鄉(xiāng)從資金、隊伍、活動等方面入手,有效解決制約公共文化服務的短板,逐步建立起一套適應農村需求、符合群眾審美觀、促進農村全面發(fā)展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一、加大投入,積極推進鄉(xiāng)村文體設施建設
三仁畬族鄉(xiāng)堅持把培育特色文化作為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抓手,從領導重視、經費保障及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措施落實四個到位。從2006年來,三仁畬族鄉(xiāng)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用于文化、體育設施標準化建設,滿足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需要。
全力實施重大文化工程,惠及全體百姓。“十二五”期間,國家實施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務工程有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綜合文化室建設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文化禮堂,繼續(xù)實施民族民間保護工程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二、加強培訓,切實加強文體隊伍建設
鄉(xiāng)文體站先后在全鄉(xiāng)8個行政村組建了20支村級業(yè)余文體隊伍,通過定期組織業(yè)務培訓和演出活動,骨干隊伍水平迅速提高,各村能單獨組織演出及開展活動,業(yè)余文藝隊伍在全縣比賽多次取得佳績。
建設專兼職結合的農村文化隊伍。我們加強文藝骨干隊伍的建設,積極培訓農民文化骨干,充分發(fā)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的“傳幫帶”作用在傳承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不斷滿足群眾需求,促進文體活動深入普及
圍繞發(fā)展主題,堅持自編自演。自編自演是三仁畬族鄉(xiāng)文化活動最大的特色,他們本著“寫身邊人、演身邊戲、用身邊的典型鼓舞人、引導人、教育人”的指導思想,先后自編自演了快板《畬鄉(xiāng)新氣象》、《潔凈鄉(xiāng)村歌》、《說說農村新鮮事》、《五水共治》等一批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接地氣、群眾所喜聞樂見節(jié)目。
三仁畬族鄉(xiāng)文體活動始終堅持群眾喜歡、群眾支持、群眾參與的特色文化活動構建文化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農村發(fā)展和農民整體素質提高的強大動力。正如百姓說的那樣:“文化源自于生活,生活少不了文化,文化豐富了生活,生活充滿了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