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兆治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容易陷入枯燥的段落分析或者單純的知識灌輸,往往忽略了文詞之美、意境之美、人文之美。本文主要就“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美感培養(yǎng)”這一問題展開論述,分別從美感產生的條件和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美感培養(yǎng)這兩大方面展開探討,著重探討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做到“入其中,會其意、感其美”。
關鍵詞:中學生;語文閱讀;研究
美感是“審美意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人類最基本也最必要的思維品質。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入其中,會其意,感其美”,語文就會有魅力起來,教學也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美感產生的條件
(一)“美感的產生以人的審美能力為前提。審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器官和氣質上的領悟能力。另一方面,審美能力更重要的還在于先天條件基礎上后天的學習和實踐。”可見,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美感的產生以人的審美心理的存在為基礎的?!痹谂囵B(yǎng)學生美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美感培養(yǎng)
感覺、知覺、聯(lián)想、想象、思維、情感是美感必不可少的幾種基本心理因素。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適當?shù)亟Y合這幾個因素的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教學,選擇適合學生自身心理特點的方式和方法,有針對性地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入其中。入其中,就是讓學生先進入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課文的美。入其中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掌握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把握全文,把文字轉化為生動、具體的形象,使學生對課文產生初步的美感。
視聽兩種感官是兩種重要的審美官能。要讓學生對課文產生初步的美感,必須重視調動學生的這兩種官能?!叭肫渲小彪A段的課堂活動應主要圍繞這兩個感官來開展:
1.釋詞解義,字詞形象化。人的知覺具有理解性的特點,人對當前的知覺對象,是以個人的過去經驗加以認同、理解,這就是知覺理解性。詞語對人的知覺具有指導作用,有助于加快理解。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釋詞解義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把課文中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具體形象。對于學生不懂的字、詞、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用圖片、音樂、影像等將字詞形象化。
2.課文朗讀。朗讀不僅只是將每個字讀出來,而且要將讀音與字義結合起來,注意句子的停頓和語氣的輕重,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注意感情的把握,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運用更多的朗讀技巧,讓學生有機會感受文章的韻律美和感染力。例如在講授古詩詞時,尤其是講授蘇軾、辛棄疾的一些豪放詞時,讓學生在釋詞解義后滿懷激情的大聲朗讀,更容易讓學生初步感受出作者的豪邁情懷,這為后面美感的深化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會其意。會其意就是通過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學會欣賞課文的美。
正因為聯(lián)想和想象在審美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會其意”階段的課堂活動主要就是圍繞聯(lián)想和想象來開展:
1.情感體驗。要引起情感的共鳴,必須要有共同的情感體驗。要讓學生感覺到文章的美,教師要設法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獲得與作者一樣的情感體驗。如教《雨說》一文,在探討雨的形象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看雨飄灑的優(yōu)美身姿,聽聽雨美妙的聲音,欣賞一些關于雨的美文佳句,讓學生加上聯(lián)想和想象去體會雨的美,有了與作者接近甚至一致的情感體驗后,學生就不難理解雨是一位充滿愛心,鼓勵孩子們自由歡笑、勇敢生活的愛的天使形象,也能更深切感受到作者對雨的喜愛之情。
2.意境領悟。美文之所以美,可能美在言語,美在情感,但最美的往往是意境,意境之之美得深沉,美得悠遠,美得耐人尋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對課文意境的領悟。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把當時的情景再現(xiàn)出來,把“背影”背后的東西挖掘出來,領悟作者極力描繪的這個愛的意境,深刻體會此意境中包含的父子深情。
(三)感其美。感其美就是引導學生在欣賞美后去感悟課文的美。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什么美,哪里美,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美,如何去創(chuàng)造美。思維是人類最可貴的品質,課堂教學中最難也最必要的就是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所以在感其美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中的思維。這個階段的課堂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美感的思維習慣,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思考以下一些問題來逐漸培養(yǎng):
1.作者是如何刻畫審美對象的?例如九年級《談生命》一文,對于“生命”這一抽象的審美對象,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用優(yōu)美的句子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優(yōu)美化,這些都是要引導學生思考甚而學會借鑒、運用的。
2.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是怎樣為內容服務的?例如在講解九年級《故鄉(xiāng)》一文時,就要引導學生了解閏土、楊二嫂的之間的對比關系,記憶中的故鄉(xiāng)與現(xiàn)在的故鄉(xiāng)的對比關系,學生就容易領會到作者的精心構思,認識到作品的結構美。
讓學生學會“入其中,會其意,感其美”,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美”的制高點,這既是新課標下語文教育本身發(fā)展所要求的,更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的下一代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何素群.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J].中學教學參考,2011,24.
[2]張桂香.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S1.
[3]劉峰.感受·鑒賞·創(chuàng)造——談語文教學中的美育[J].青海教育,200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