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新
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以外的時間、場所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由于形式的靈活多樣,可以極大地充實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增長學生的見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知識的轉(zhuǎn)化能力,激發(fā)了學生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語文的教學效果,對語文的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第二課堂 中職學校 語文教學 促進作用
第二課堂是相對于課堂教學而言的,是指第一課堂以外的時間進行的并與之相關的教學活動,是教學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延伸和補充,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新鮮知識,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能。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要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促進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如中外名著閱讀、征文比賽、手抄報、經(jīng)典誦讀、影視欣賞、書法繪畫等,歸納起來為說、讀、寫。
一、課外練“說”活動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教學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能夠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含義、美妙意境和創(chuàng)作手段,通過反復的誦讀,采取多種方式的朗讀,學生自然而然地品味作品的意境,只有情景深入學生的心靈,學生才能真正體會作品的魅力,感受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的教育目的,一是增加文學知識,二是提高思想境界和個人修養(yǎng),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好語文最重要的是對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有幫助,有的人書面書寫很有文采,但不善于表達,也有的人一生都拙嘴笨腮,大聲朗讀一定會改變這種狀況。朗讀本身也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朗讀者面對的是多種多樣的文學形式、文章內(nèi)容,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接觸大量的優(yōu)秀文章,從而開闊了學生的藝術境界和素質(zhì)內(nèi)涵。朗誦的過程也是朗誦者用心體會文章意境,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審美情趣,提高了語言的表達能力。
二、課外閱讀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現(xiàn)在中職學生的特點是情感豐富,性格外向,喜歡豐富多彩、形式活潑的活動。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并不感興趣,而是喜歡自己看些課外的書籍,武打的、言情的書籍常常讓學生愛不釋手,但是我們往往疏于對學生所看的內(nèi)容進行正確引導,對學生能否對深奧的問題做持久的思考缺乏認識,而語文閱讀活動因其具有知識性、娛樂性于一體的特點,適合于中職學生的實踐嘗試,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能夠化枯燥為有趣,化深奧為簡單。課外閱讀主要是指導方法,推薦讀物。例如,課上學習曹禺的話劇《雷雨》節(jié)選,課后讓學生通讀全劇劇本,然后再看電影《雷雨》,幫助學生對課本思想含義的理解。課堂上教學莫泊桑的《項鏈》,可推薦學生課外閱讀莫泊桑的其他短篇小說,如《漂亮朋友》《羊脂球》《競選州長》等。針對媒體熱議的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這一重大新聞事件,可以借機引導學生去了解莫言的創(chuàng)作風格,閱讀其代表作,推薦幾篇小說如《蛙》《紅高粱》《生死疲勞》《檀香刑》等,指導學生養(yǎng)成長期閱讀的良好習慣,學生對閱讀感興趣了,無形中也就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課外閱讀是學生增長知識,擴大視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廣泛地閱讀,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健全人格。
三、課外練“筆”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社會生活是學習語文的源泉,為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把語文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自己去親身體驗,親自實踐。課外練筆活動的方式很多,課外練筆要與書法結(jié)合起來,還要與讀書活動結(jié)合起來,還要與影視活動以及計算機網(wǎng)絡結(jié)合起來,通過練習鋼筆、毛筆、粉筆字美化學生的字體,通過課外讀書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做讀書卡片,開展影視評論,同時還要讓學生的課外練筆與社會熱點、焦點、與民生話題更加接近,通過觀看《今日關注》《焦點訪談》《新視點》,評論事件的主題意義和人物的影響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練筆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回憶,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重構(gòu)人文精神,提升文化品味,使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開展語文第二課堂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繼續(xù)與延伸,與課堂教學相互輝映,相互補充。學生在語文課外學習活動中自由探索,自由發(fā)現(xiàn),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有助于語文教學的開展,對語文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民華.語文學習的豐足之源.教育教學論壇,2013,(24).
[2]李華.淺談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基本原則.
[3]陳崢.中職校如何有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職業(yè)教育,2010,(08).
[4]高之輝.語文實踐活動對語文教學的作用.語文天地,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