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輝
摘 要: 猶太裔美國作家馬拉穆德是一位東歐猶太移民后裔,雖然其作品題材和創(chuàng)作手法千變?nèi)f化,但大多反映出馬拉穆德對于處于美國背景下的猶太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維護和對于猶太民族未來的深刻思考和關心。本文選擇了馬拉穆德發(fā)表于1957年的代表作品《店員》作為研究對象,運用人物分析的方法,結(jié)合東歐猶太移民的史料和猶太文化研究,探索作品中的受難主題。
關鍵詞: 伯納德·馬拉穆德 東歐猶太移民 莫里斯 受難
伯納德·馬拉穆德(Bernard Malamud,1914年—1986年)是一名杰出的美國猶太作家,他的第二部小說《店員》(The Assistant,1957)獲得美國文藝學院頒發(fā)的羅森塔爾獎,被廣大讀者和評論界認為是其最具猶太代表性的作品。作品主人公莫里斯·博伯是一名東歐猶太移民,來到美國,雖然勤勞工作但依然窮困潦倒。他并不是一名精明的生意人,他誠實、善良、勤勞、堅韌,他就像是猶太道德的化身。在物質(zhì)崇拜,金錢至上的環(huán)境中,莫里斯所堅持的道德信仰顯得格格不入。獨特的猶太民族身份讓他成為被歧視與攻擊的對象。同行的排擠、同胞的出賣使得他不僅遭受到經(jīng)濟的蠶食,也遭遇到文化同化所帶來的信仰危機。莫里斯的苦難經(jīng)歷或許具有一定的文學性擴大,但同時也體現(xiàn)出許多其他東歐猶太移民初到美國時的艱難與困苦的共性。馬拉穆德借由莫里斯之口指出這一共性——“他們受苦,因為他們是猶太人”。(馬拉穆德,150)
一、東歐猶太移民寫作背景
伯納德·馬拉穆德的父母原是猶太裔俄國人。二十世紀初,他們隨著美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猶太移民潮來到紐約市,在當?shù)貎纱螵q太人聚居區(qū)之一的布魯克林區(qū)開辦了一個小雜貨店勉強維持生計。馬拉穆德在這個雜貨店里度過了童年時光,見證了東歐猶太移民在美國融入美國社會過程中的艱難困苦。童年時代的經(jīng)歷后來成為其代表作《店員》的故事背景。
故事地點設定于布魯克林區(qū)中的一個猶太人與非猶太人雜居的工人階級社區(qū),故事的時間設定在美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之后的經(jīng)濟衰退時期。主人公莫里斯是位年屆花甲的猶太移民,在布魯克林區(qū)里開辦了一個小雜貨店,慘淡經(jīng)營二十年,生活依然拮據(jù)。這樣的故事背景和馬拉穆德兒時的生活背景十分相似,也和相當一部分的東歐猶太移民的生活背景相似。絕大多數(shù)東歐猶太移民定居于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的城市中,諸如紐約、芝加哥、費城、波士頓,其中有70%住在紐約市。(李愛慧,33)其中近一半的移民居住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和布魯克林兩個區(qū)。大部分人從事兩種行業(yè),即服裝業(yè)和零售業(yè),其中作為小本經(jīng)商傳統(tǒng)延續(xù)的零售業(yè)是僅次于服裝業(yè)的第二大產(chǎn)業(yè)。猶太民族是善于經(jīng)商的民族。1900年,紐約市大約有1/3的東歐猶太移民經(jīng)商,從零食店主、到手推車小販和挨門叫賣的小販,各色不等。(李愛慧,71)作者將故事地點設定在了一個典型的東歐猶太移民聚居區(qū),又將主人公的職業(yè)設定為東歐猶太移民所從事的典型行業(yè),從而塑造了一個典型的東歐猶太移民的人物形象。
由此可見,《店員》的故事背景源自東歐猶太移民的真實生活,同時也反映了大部分東歐猶太移民的生活背景,既體現(xiàn)了移民個體在美國社會生活中掙扎求存的個性又反映了整個東歐猶太移民群體艱難地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共性。
二、為“善”受難體現(xiàn)精神的升華
苦難是猶太民族的文化標簽,雖非其獨有,但具有其特殊的意義。無辜受難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圣經(jīng)》舊約中。《約伯記》是其中的一卷,它記載了關于義人約伯受苦的故事。這個故事流傳甚廣,揭示出義人受苦的原因及意義。約伯是一位完全正直且敬畏神的虔誠信徒,他不僅自己恪守上帝教義,而且令家人遠離惡行,因此,他受到上帝的庇佑。在一次撒旦的挑釁中,上帝開始了對于約伯的試練。撒旦先后降災于約伯的牲口、仆人甚至是孩子,企圖證明約伯對于上帝的敬畏僅僅源自于上帝的賜福和庇佑,失去財產(chǎn)和親人必然會使約伯背棄上帝。然而突如其來的變故并未使約伯褻瀆上帝,他依然虔誠地認為上帝有權(quán)收回他的賜予。最后,撒旦降災于約伯本人,使其遭受七日難以忍受的疼痛而身上長滿毒瘡。因為撒旦認為,人為挽救自己的性命可以放棄一切。三位友人聞訊后趕來幫助,他們肆意揣測上帝的意圖并勸約伯向上帝懺悔罪孽或是請求上帝庇護,而約伯相信上帝的智慧非個人可以揣測,他堅稱自己無罪,祈求上帝賜予死亡的平靜。在故事的最后,上帝旋風中對約伯指點迷津,并賜福給約伯比先前更多。約伯為上帝的教義而受難,即使遭受痛苦的煎熬也依然虔誠信奉上帝,并未因個人財富或苦難而背離信仰。他接受上帝賜予的一切,無論是福是禍。約伯的受難源自上帝與撒旦的賭約,對于苦難的承受體現(xiàn)出對上帝的虔誠信仰。
莫里斯的受難與約伯大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遭受苦難磨煉之人。但約伯的苦難來自于上帝的試煉,而莫里斯的苦難來自于生活的折磨。他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而雜貨店的生意依然每況愈下;慘淡的生意使得莫里斯還要依靠女兒外出打工來掙錢養(yǎng)家;全家住在破舊的老房子里,莫里斯多次想將老舊的店面重新裝修卻苦于沒有一分閑錢;為了進一步增加收入,莫里斯甚至讓全家騰出了一間空屋出租以賺取少得可憐的租金;即便莫里斯想盡了辦法擴大收入,他依然沒有辦法讓家人過上溫飽的生活,甚至沒辦法湊齊女兒海倫上大學的學費。然而貧困不是唯一的折磨。年幼的兒子不堪疾病的折磨而離開人世,愛子的去世使得莫里斯遭受到極大的精神打擊;為挽救瀕臨破產(chǎn)雜貨店莫里斯外出打工,卻遭到老板的陷害而被解雇。長年的勞累和貧困及精神的折磨使得莫里斯一病不起,在一場風寒中離開了人世。莫里斯的苦難伴隨其漫長的一生,而與約伯不同的是他并未受到上帝的庇佑而收回所失去的一切。
約伯與莫里斯具有相同的道德品質(zhì):正直善良,勤勞堅韌,寬厚仁慈,恪守猶太道德法律并且遠離一切惡行。但是他們受難的主題卻不同。約伯為上帝受難,而莫里斯是為猶太道德精神,為他人而受難。莫里斯是一名生意人,但他卻將道德置于利潤之前,甚至不惜損害雜貨店的收益。在莫里斯看來,他人的幸福是比金錢和生意更重要的事。為了歸還顧客遺忘在柜臺上的零錢會追過兩條街;讓還不上欠款的女人繼續(xù)賒賬買食品;他會堅持每天六點起床營業(yè),只為了讓一個波蘭女人買得到面包;還在得知弗蘭克就是搶匪雜貨店的劫匪之一后仍讓他留在雜貨店里工作并想引導他走上正途;在本可以將雜貨店轉(zhuǎn)賣的時候,莫里斯卻告訴買主真實的經(jīng)營情況,因為買主和他一樣是為貧窮的移民;雜貨店面臨倒閉之時,他輕信了慫恿者的話,企圖燒毀自己的雜貨店以騙取保險賠償金。這樣的行為給莫里斯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因為這樣惡劣的欺詐手法違背了他作為一個猶太人的處事道德,使得莫里斯在行事之前處于強烈的思想斗爭之中,最終縱火不成反而燒傷了自己。莫里斯堅信“善”的理念,恪守猶太律法《托拉》的教義。他認為成為猶太人的核心價值不是取決于上教堂,休息日不工作,不吃豬肉或者戴小黑帽等形式,而是取決于是否恪守猶太法律的核心——“善”的理念。莫里斯曾告訴弗蘭克遵守猶太律法就是要“做善事,要誠實,要善良”。(馬拉穆德,150)“十誡”作為猶太律法的基礎,告誡人們要趨善避惡,而《托拉》律法書中也倡導懲惡揚善的觀念。在《創(chuàng)世紀》中,上帝告誡亞伯拉罕要行公義。在《出埃及記》和《利未記》中,數(shù)十條法令體現(xiàn)對惡行的懲處以維護社會公正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仁慈,教導人們應愛人如己。馬拉穆德將莫里斯塑造為猶太精神的化身,他勤勞、善良、仁慈、寬容、誠實,有高度的道德責任感。與約伯不同的是莫里斯受難是為善念、為信仰和為他人,這使得受難的理念更具有人文關懷也更加人性化??嚯y成了道德的試練,使得人們在經(jīng)受苦難的過程中獲得更高的道德境界,體現(xiàn)出精神的升華。
三、文化的沖突與認同
猶太民族是苦難的民族,長期受到歧視與誤讀。16至18世紀歐洲各國反猶主義浪潮此起彼伏,許多猶太人開始流亡到美洲和非洲地區(qū)。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超過六百萬猶太人死于納粹的迫害,無數(shù)猶太人流離失所。由于歐洲基督教的影響,猶太人被視為“背叛上帝耶穌的人”,隨著猶太小販和店主到美國鄉(xiāng)村地區(qū)兜售商品,猶太移民又被籠罩了一層貪婪和欺騙的外衣,凸顯出了“夏洛克”這一傳統(tǒng)的形象。(李愛慧,51)在作品中,莫里斯的小店遭到搶劫也是因為他的猶太身份。策劃此次搶劫的劫匪沃德就明確表示搶劫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是一家猶太人經(jīng)營的雜貨店。莫里斯的雜貨店周圍有德國人新開的高級雜貨店,有卡普一家開的酒館,還有帕爾一家開設的糖果店,每家店面都比這間老舊的雜貨店更高級更豪華,沃德卻獨獨挑選了莫里斯殘破的小店。其中一個原因是其出于安全考慮,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對于猶太人的仇視。在實施搶劫的過程中,沃德對莫里斯毆打和辱罵,稱莫里斯是個猶太騙子,甚至辱罵所有的猶太人都是惡人。沃德的洗劫對于莫里斯來說不僅造成了錢財?shù)膿p失,更造成了人格的羞辱。莫里斯對自己感到前所未有的厭惡,他痛恨自己的壞運氣,痛恨自己一無所成,但他堅持自己的猶太身份,遵守猶太教義。
猶太民族的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的沖突使得猶太人在物質(zhì)化的美國社會奮斗的道路上困難重重。美國物質(zhì)文化崇尚對金錢的追求和物欲的滿足,一些人在追求“美國夢”的過程中形成了拜金主義及個人主義,他們以個人物質(zhì)的成功為最高目標從而淪為物欲的傀儡。這樣的文化內(nèi)涵與崇尚“誠實,自律,愛人如己”的猶太精神是相悖的。作品中莫里斯和周圍的猶太人及非猶太人發(fā)生了各種沖突,這樣的沖突體現(xiàn)出莫里斯所堅持的猶太精神和美國物質(zhì)文化的沖突。卡普是莫里斯的猶太同胞,在主流文化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異化,他背離了自己的猶太精神,對于莫里斯也絲毫沒有憐憫之心。他眼見莫里斯雜貨店的生意清淡,但還是罔顧莫里斯的請求堅決地將旁邊的店面租給施密茨做雜貨生意,使得莫里斯的小店生意在激烈的競爭中一落千丈,莫里斯不得不關閉了雜貨店去工廠打工,最后在一場風寒中離開了人世。在卡普的眼中,猶太精神和同胞情誼在金錢財富和物質(zhì)享受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由此可見,卡普在美國物質(zhì)文化的侵襲下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橐幻麑崒嵲谠诘奈镔|(zhì)主義和拜金主義者的典型代表,為了獲取最大的物質(zhì)享受可以不擇手段不顧道義地侵害他人利益,而莫里斯則成了這種文化的犧牲品。
主流文化和亞文化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種文化的沖突和碰撞導致了莫里斯一生的苦難,然而對于苦難的接受和忍耐使得莫里斯獲得了認同。莫里斯一生遵循猶太道德和猶太律法,盡管受到不公的對待,遭遇無數(shù)苦難,但他仍然堅持、忍耐同時抱有希望。在莫里斯的葬禮上,他最終得到內(nèi)心所期待的認可。拉比評價莫里斯是一名真正的猶太人,因為他恪守作為一名猶太人的心,恪守上帝在西奈山上賜給摩西并讓他傳遞給他人的法律,他歷經(jīng)苦難,卻懷抱希望。莫里斯的人生終止于一場風寒,但是他的生命卻在意大利人弗蘭克的身上得到延續(xù)。弗蘭克曾經(jīng)向莫里斯傾訴自己的疑惑,他不明白什么是猶太人及為何猶太人遭受巨大的苦難。莫里斯向他指出只要遵循猶太教的道德精神就是猶太人,而苦難并非猶太人所獨有,人人都會遭遇苦難,為“善”而受難、為他人受難,人人都是猶太人。受到莫里斯的引導,弗蘭克逐漸理解了苦難的意義,開始為自己贖罪。他幫助莫里斯的遺孀支撐起雜貨店;用打工的收入資助莫里斯的女兒上大學;面對貧困的欠債人他不僅沒有催還債務反而從家中拿錢為其孩子購買食物。弗蘭克仿佛變成了另一個莫里斯,他繼承了莫里斯的“善”的理念,主動接受苦難的磨煉,為他人而受難。最后,弗蘭克接受了割禮,成為一名真正的猶太人。透過弗蘭克對于猶太身份的認同馬拉默德將受難的理念推及全人類的范圍,打破了文化的隔閡,使得猶太人與非猶太人的界限變得模糊,為二戰(zhàn)后迷茫的猶太人民指出了方向。
參考文獻:
[1]伯納德·馬拉穆德.楊仁敬,劉海平,等譯.店員[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
[2]魏嘯飛.美國猶太文學與猶太特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李愛慧.文化的移植與適應:東歐猶太移民的“美國化”之路[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4]喬國強.試談美國猶太文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6,VOL11(3).
[5]Hershinow,Sheldon J.,Bernard Malamud.New York: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80.
[6]Malamud,Bernard.The Assistant[Z].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Inc,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