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輝蓮 王澤林
摘要:小學語文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及策略研究,是指探索挖掘小學語文學習中除課堂學習以外的各種有效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和來源,尋求靈活、開放,且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發(fā)展的多樣性的語文學習和教學資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學習 研究策略
一、研究現狀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強調教學活動與社會生活的一致性,即探索除課堂以往的更多的學習資源。在國內,葉圣陶先生提出的“大語文”的教學思想,即把語文教學置于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語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的一種教學思想。強調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體系,使封閉的小學語文教學變?yōu)殚_放的教學,以擴大語文學習的空間,促進學生的語文體驗。
二、研究價值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僅僅依靠課內資源,利用課本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那顯然是不夠的,新課程所倡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深意就在于此。因此“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成為課改的一大亮點,這足以說明,在用好課內資源的同時適當引入課外資源是必要的,是有利于語文教學的,是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的。我國的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就是要努力建立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課程體系,對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策略途徑
1.開發(fā)現行教材中的資源
教材是教學之材。我們要深入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在學習文本后補充相關材料,拓展延伸,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形成閱讀鏈。
2.開發(fā)校內語文資源
學校的語文課程資源十分豐富,從人物來說,有教師資源和學生資源,如語文學習中學生就某一話題的資料交流,就是很好的說明。比如,學習古詩《靜夜思》,不同的學生交流的內容不同,有的人了解的是作者生平,有的交流的是逸聞趣事,還有的了解交流的是主要作品等等;從時間來說,有課堂資源和課間資源;從地點來說,有教室資源和操場資源等。
3.開發(fā)校外課程中自然資源
主要包括社區(qū)資源、地區(qū)資源、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如學習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荷花》一課時,充分讓學生通過搜集圖片、查看資料等方式,了解大自然是神奇的,斗轉星移,四季變換,它賜予人們很多的美麗和靈感,抓住自然界中那美麗的一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靈感,也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利用這個神奇的資源寶庫。寫寫系列作文、記記連續(xù)觀察日記、做做組合作文,學習鮮活的語文。再如,學習《黃山奇石》一課,可讓學生了解各地風光風貌,因為我們生活的周邊環(huán)境隨著地方的不同,有著不同的文化氣息、民族氣息。
4.開發(fā)生活中的語文資源
一是立足家庭。家里的語文課程資源是鮮活的,富有個性的,充分利用家庭資源,為語文教學增色添彩二是立足家鄉(xiāng)
開發(fā)鄉(xiāng)土課程資源簡便易行,經濟實惠。引導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學生有親身體驗、經歷、感悟,就有自己獨特的所思、所想、所得,豐富了學習內容。
5.開發(fā)大眾文化傳媒中的資源。引導學學生關注報刊、影視、廣告、網絡等開展專題研討學習。如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太陽》一課學習,就此可引導學生利用這些工渠道進一步了解月球、太空等科學知識,以及人類探索對于生活的巨大改變和影響,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四、研究創(chuàng)新和成果
首先,通過研究,探索出更多的語文學習資源,并利用于教學,大大提高語文教學的廣度、深度,使學生更直接地從不同方面獲得除課本以外的更多知識,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感受。
其次,尋求適合于學生多元能力發(fā)展的語文教學方法,大大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形象性,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第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將開放性教學逐步走入課堂,豐富課堂教學,使語文成為一門最有意義也最有興趣的學科。
通過研究創(chuàng)新,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取得研究成果:(1)有效地開發(fā)語文課外學習資源,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增強學生的主觀體驗意識。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具主體性、趣味性和開放性。語文教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哪里有生活,那里就有語文?!保?)探索出了獲取并利用語文課外學習資源的新策略、新思路、新方法、新觀念,使課外學習資源更好地融入教學實際,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3)準確地掌握學生的課外學習動態(tài),并能根據實教學際情況及時有目的的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4)開辟了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使開放性的語文教學和學習模式深入教學一線,影響和帶動身邊的教師和學生走向開放課堂,體驗生活賦予語文的真善美。
總之,我們的大語文教學觀,主要探索、挖掘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除課堂以外的各種有效資源,讓語文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和來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隴原名師”工作室專項課題成果,課題批準號:GSGB【2015】MSZX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