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九光
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道德水平逐漸滑坡的現(xiàn)在,校園更應該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庇纱丝梢?,在語文課程中融入道德教育是相當?shù)谋匾?。那么,應該怎樣在小語課程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呢?接下來,我依據(jù)一些教育實踐,簡略地聊一聊幾條有用的滲透方式:
一、營造良好的班級道德教育環(huán)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边@句諺語很好地解釋了環(huán)境對人影響的重要性。我們要想對孩子們進行品德教育,就應該在班級中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氛圍。班級內(nèi)有了德育的氛圍,學生處在其間肯定會潛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熏陶,道德水平自然會慢慢提高。因此,我在班級文化布置中,突出道德教育的特色,無論是標語的選擇,還是黑板報的內(nèi)容,亦或是班級活動,無不融入道德教育的因素。
例如我在班級張貼的每一張標語都是精心挑選的,這些標語都是蘊含著豐厚的為人處事哲理的名言警句,有的關于誠實守信的,有的關于堅韌不拔的,有的關于愛國愛家的,還有關于孝老愛親的。班級黑板報專門開辟道德講堂,宣傳好人好事或者道德故事,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楷模。這樣道德教育氛圍的營造,如春風化雨般地影響著學生。
二、努力發(fā)掘語文文本中的道德教育元素
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jù)。編者在編寫本學科教材的流程中,特別注重發(fā)揮語文課程“文以載道”的功能。所選編的文章不僅語言優(yōu)美,而且富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元素。這些德育元素分散隱藏在語文教材的每一個角落,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耐心細致去發(fā)掘、去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德育因子,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方在學習《中彩那天》時,讓孩子們體會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在教授《窮人》一課時,讓孩子們體會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在教學《媽媽的賬單》時,讓學生懂得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很多,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報答父母;在學習唐詩《憫農(nóng)》一文時,讓孩子們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三、課堂授課環(huán)節(jié)中融入道德教育
在學科教學中融入道德教育是新的課標提倡的德育教育的有用方式之一,這也是校園道德教育的主要的方法。課堂教學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重要源泉。課堂教學不僅對學生起到智育的作用,還起到了德育、美育、體育的作用。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該靈活巧妙地把道德教育貫穿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通過這些年的教育摸索,我個人以為可以從下面4個環(huán)節(jié)下手:①在導入新課時滲透。②在講解課文時滲透。③在課堂拓展時滲透。④在課后作業(yè)中滲透。
例如在教學《七律.長征》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利用課件點播了電影《長征》的相關畫面,這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長征中的困難險阻,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重的是讓學生懂得了遇到困難挫折,不應該放棄,應該鼓足勇氣戰(zhàn)勝困難,獲得最后的勝利。再如在教學完《可貴的沉默》,我布置學生課后給親愛的爸爸媽媽過一次生日,并且送上親手做的小禮物,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學會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四、在課外實踐活動中融入德育
教師借助綜合實踐活動對中小學生進行德育是學校進行德育的又一主要方式。小學生生性好動、活潑,他們非常喜歡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不斷地提高,道德品質也在逐漸發(fā)生著質的變化。所以,我們語文教師應該適時的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目標,創(chuàng)設一些小學生喜愛的綜合實踐活動,并且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進道德教育,讓孩子們參加實踐的同時,感受著德育的滋養(yǎng),進而提升孩子們的品德水平。
例如在教學完六年級“五月的鮮花”這一專題時,我在課后開展了“我們的節(jié)日——清明”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要求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開展網(wǎng)上祭英烈活動,并且?guī)ьI學生到烈士陵園開展祭掃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地展開,同學們明白了現(xiàn)在的甜蜜生活來之不易,更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甜蜜生活,堅定了同學們將來回報祖國的信念。
以上就是我對品德教育融入進語文課堂的一點看法,或許不夠完善。但是只要我們老師愿意花時間去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徑,我想學生的道德水平一定能夠得到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