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衰老研究所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年輕時經常懷有敵意態(tài)度等負面情緒,年老時更可能面臨記憶和思維問題。
研究起始時,研究人員選取3216名平均年齡為25歲的參試者,對他們的個性、應對壓力的能力以及記憶和思維能力進行調查和測試,個性測試方面,主要考察參試者的攻擊行為傾向、對他人信任程度及對社會的情緒等;在抗壓能力的測試中,主要調查參試者在遭受挫敗情況下是否能積極為自己減壓。然后,研究人員依照敵意態(tài)度強弱、應對挫折能力的強弱進行分組。在25年后,即參試者平均年齡達到50歲左右時,研究者再次對他們的認知能力進行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敵意感最強的人在25年后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表現(xiàn)最差。在綜合心理狀態(tài)、身體狀況等指標后該結論依然成立。
該研究所專家、研究負責人諾爾·勞納教授指出,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的,并不能證明敵視態(tài)度、應對能力差與記憶和思維損害存在因果關系,但這一研究結果有助于人們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例如,提升社會交往和應對外界壓力的能力,以保護日后大腦機能。
高興過頭也會要命
人們在經歷喪偶等極度悲傷、憤怒或恐懼事件之后,可能會出現(xiàn)胸痛、呼吸困難、心臟病發(fā)作等癥狀,這種罕見情況被稱為心碎癥候群。不過,瑞士蘇黎世大學醫(yī)院的統(tǒng)計調查指出,大喜過望有時也會導致這一疾病發(fā)生,進而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者對全世界1750個心碎癥候群病患的案例進行考察后發(fā)現(xiàn):有485個病患因情緒因素而罹患心碎癥候群,其中465人(約96%)是在經歷親人過世、參加喪禮、人際關系出現(xiàn)問題等悲傷或壓力事件之后得病;另有20人(約4%)是在經歷快樂事件之后得病的,如參加生日聚會、婚禮、趕上驚喜慶祝,抱上孫子孫女或是支持的球隊獲勝等;此外,在因情緒事件罹患心碎癥候群的人中,95%是女性,平均年齡為65歲;因喜事罹患此癥者的平均年齡為71歲。這項研究成果第一次指出快樂與心碎癥候群之間的關系。盡管它極其罕見,但快樂的確可能致死。心碎癥候群是大腦和心血管系統(tǒng)、身體和心理刺激相互交織作用的結果。
超重的人易忘事
英國劍橋大學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身體肥胖會影響人的情景記憶力,讓人更易忘事兒。
研究人員對50名18~35歲的參試者進行調查,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介于18~51之間(18~25為標準,25~30為超重,大于30為肥胖)。參試者參加一項名為“尋寶任務”的記憶測試,他們需要在復雜場景下隱藏“寶物”,并回想自己所藏何種寶物、藏匿地點以及時間。結果發(fā)現(xiàn),參試者BMI越高,其記憶任務的測試得分就越低;此外,肥胖還會影響人對上一頓飯所吃食物多少等細節(jié)的記憶能力。
研究負責人露西·切克博士表示,此次研究表明肥胖或超重會對情景記憶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對上一餐記憶能力不佳,也會影響到之后的饑餓感強弱及下一頓飯的飲食量,更容易讓人暴飲暴食,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過,切克博士也指出,并非所有的胖人都健忘,這一研究結論不能絕對化。此外,心理因素也會對飲食量產生影響,如悲傷時,人們會把飲食當成自我安慰,造成攝入量增加,進而導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