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花
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英語基礎更加牢固,以活動為主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則是指以活動為主要的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主,重點是訓練孩子們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和與他人交際的能力。我認為要實施以活動為主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以啟發(fā)性的提問方式調動學生興趣
以前我在教學時對學生的提問總是任務性的但缺乏啟發(fā)性,因此,學生對我的提問總是愛理不理,這樣教學效果就十分不理想,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差。于是我就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加以改進,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盡量使用有啟發(fā)性和激勵性的提問方式。
二、以真實的情景打開孩子們心靈的窗戶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高。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景,巧設懸念,給學生留下一點問題,創(chuàng)設出一種信息差,就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參與需要與愿望,以飽滿的學習情緒、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地學習。
三、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
在呈現(xiàn)新的內容時,美妙的圖畫可以刺激孩子們的視覺,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這種方法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在頭腦中將英文單詞與相應的圖聯(lián)系起來,從而增強分辨、記憶單詞的能力。
四、以說說唱唱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唱歌是一種很能活躍課堂氣氛的活動方式,但是我們在編歌謠時必須具有任務性,必須圍繞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而且所編制的歌謠必須在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學習內容。
五、以生動有趣的表演形式完善課堂教學
活動是提高小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而情景的創(chuàng)設,又能使英語實踐活動趣味化、生活化、真實化,有效地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活動的積極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當教學內容呈現(xiàn)完以后,教師要采用表演的手段讓孩子們真正地交流起來。
總之,以活動為目的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快樂而輕松的,愉快的師生默契,趣味的教學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鼓舞。但是要實現(xiàn)小學英語以活動為目的的任務型教學模式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課堂上采用各種不同的活動方式鼓勵他們多積極表演,大膽開口進行交流,發(fā)掘他們身上的潛能。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