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琦
爭議焦點:
勞動者針對有欠條的工資能否主張勞動報酬返還的債權請求權并要求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關鍵詞]拖欠工資;返還請求;訴訟時效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甲公司
基本案情:
甲公司于2006年6月21日成立,甲公司成立后,李某即擔任公司副經理職務,且擁有公司的股份。李某與甲公司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曾經簽訂有《欠發(fā)公司員工工資通知單》,其中寫明甲公司拖欠李某工資10600元,甲公司承諾于2007年9月17日之前給付。此后李某與甲公司于2007年11月29日又簽訂了《股份轉讓付款協(xié)議書》,約定李某轉讓其在公司的全部股份,甲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之前支付全部股份轉讓金10萬元,該股份轉讓金全部結清之日起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甲公司向李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李某確實于2007年12月31日前取得了全部股份轉讓金,雙方解除了勞動關系。李某在仲裁后訴至法院,要求甲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資10600元、25%的經濟補償金2650元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9000元。
庭審中,李某提供證據包括:2007年6月13日與甲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其月工資為每月4500元;《欠發(fā)公司員工工資通知單》,證明甲公司欠發(fā)其工資10600元,該通知單中甲公司確定的給付工資時間為2007年9月17日之前;《聲明書》,證明李某自股份轉讓金實際結清日起解除與甲公司的勞動關系,甲公司同意支付李某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聲明書的出具日期為2007年11月17日;《股份轉讓付款協(xié)議書》,證明李某的股份10萬元已轉讓,并于2007年12月31日前收到了全部股份轉讓金,協(xié)議書的簽訂時間為2007年11月29日;仲裁機關的決定書,證明仲裁機關以超過仲裁時效,對其仲裁請求不予受理,該決定書認定李某提出仲裁請求的時間為2009年2月16日。甲公司對李某提交的仲裁決定書、《股份轉讓付款協(xié)議書》沒有異議,對其他證據的真實性均有異議。庭審中,李某未提供關于仲裁時效抗辯的相關證據。
審理結果:
一審法院認為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根據李某提供的證據證明甲公司已經確定了拖欠工資的給付時間為2007年9月17日前,雙方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為2007年12月31日,因此仲裁申請時效應從已經確定的時間開始計算,李某提出仲裁請求的時間已超過了一年的仲裁時效期問,其亦未提供存在時效抗辯的有效證據,因此李某主張的請求超過仲裁時效,法院不予支持,遂判決駁回李某的訴訟請求。
二審法院認為,李某要求甲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請求權屬于勞動權利義務關系中的權益,因此李某超過一年提出仲裁申請,已經超過了仲裁時效期間,因此駁回了李某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但李某依據《欠發(fā)公司員工工資通知單》向甲公司主張欠發(fā)工資10,600元,該請求雖然在勞動爭議糾紛中提出,但是李某仍然可以依據《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二)》第3條的規(guī)定行使普通債權請求權,而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故支持李某要求支付拖欠工資的請求。
評析意見:
庭審期間此案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論。爭議主要是圍繞此案以勞動爭議立案后,勞動者針對有欠條的工資能否在勞動爭議糾紛中主張勞動報酬返還的債權請求權并要求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
(一)勞動爭議案件中請求權競合現(xiàn)象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3條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系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這一條款規(guī)定造成了勞動爭議糾紛中出現(xiàn)請求權競合的情形,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這一事實符合了勞動法律關系及普通債權法律關系兩個法律關系中兩項請求權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勞動者既可以通過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主張工資返還請求權,也可以通過普通民事糾紛處理程序而主張債權請求權。司法解釋的這條規(guī)定使得掌握工資欠條的勞動者可以普通民事糾紛為案由向人民法院起訴,更加有利于勞動者快速便捷地取得拖欠工資。
(二)請求權競合所導致的時效適用問題
上訴這兩種請求權發(fā)生了競合,兩者的權利性質不同,時效期間也有差異,因此帶來了如何適用時效期間的問題。筆者認為,根據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李某就債權請求權完全可以單獨提起普通民事訴訟而不必經過仲裁前置程序,但是李某對甲公司還有其他勞動爭議賠償主張時,李某在同一個案件中一并提出全部請求顯然是更為便捷的選擇。雖然李某放棄了普通民事糾紛可以不經仲裁的優(yōu)勢,但法院或仲裁機構不能據此推斷出李某也放棄了其實體權利可以適用2年訴訟時效期間的時效利益。否則司法機關就是在示意當事人一起勞動爭議需分別提起兩次訴訟,既浪費司法資源又增加訴訟成本。
這樣處理的結果在民法理論中可以解釋為請求權競合所導致的時效競合現(xiàn)象,當事人完全可以選擇行使對己有利的勞動報酬債權返還請求,并同時適用對其更為有利的普通訴訟時效。一件勞動爭議案件,法院針對有欠條的工資返還請求適用1年的仲裁申請時效。這樣處理在充分保護勞動者利益的審判宗旨之下,并不違反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無論是仲裁機構還是法院都沒有必要刻板僵化地追求案由與請求權現(xiàn)在性質上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