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進行趣味教學,啟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思考和研究。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挖掘教學資源,以欣賞的態(tài)度評價學生,讓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習的進步。
關鍵詞:趣味;物理教學;教學方法
初中物理教學是青少年進入物理知識寶庫的啟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具有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時常進行趣味教學,啟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只有學生對這門課有了興趣,才會促使他們自覺地去學習、思考和研究。多年來,我始終把趣味教學貫穿于物理教學中。
一、新課的引入
學生一般在新授課的開始學習勁頭十足,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抓住這一機會,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把學生的關注轉(zhuǎn)化為真正的求知欲。
1.趣味實驗引入
例如,在學習“浮力”時,我們把一個雞蛋放到淡水中,雞蛋沉底,當我們不斷向水中加鹽后,雞蛋就浮了上來。在講到“大氣壓強”時,我們用“杯水倒置”實驗引入:把一杯水上面蓋上硬紙版,我問學生“把水杯倒過來水會流出嗎?”學生多數(shù)會說“會”,當我倒過來時,水未流出,學生驚訝萬分。有了好的開始,學生便可帶著濃濃的興趣投入新課的學習了。
2.趣味故事的引入
有許多趣味性的故事可用于物理教學的情境引入。如在教學“阿基米德原理”時,可把阿基米德稱王冠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在講到“速度”時,可把“龜兔賽跑”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抓住了學生的心,就把學生帶入了課堂。
3.利用身邊的事例引入
從生活走向物理,身邊的許多實例都可以引入教學。例如,在講到“壓強”時,可用學生身邊的鉛筆引入,或用學生的書包背帶引入;在講到“分子的運動時”時,可在教室里噴一些香水等;講到“能量的轉(zhuǎn)化”時,可以讓學生不斷地彎折鐵絲,鐵絲變熱,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利用趣味教學突破難點
對于教材難點,若不能有效地突破,學生不能理解和掌握,就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失去信心;若能突破則可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到“電荷的定向移動”時,可利用人的定向移動來解釋;在講到“大氣壓的存在”時,把注射器的裝針頭處用橡皮塞堵上,讓學生比一比看誰的力氣大,結果再高大的男生也不能把推塞拉開。這些有趣的實驗有助于突破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重視實驗,提高學生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要重視實驗,除了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外,充分將生活中的一些小實驗貫穿于教學中。例如,在講到“物體的沉浮條件”時,我們把三個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內(nèi)注入不同量的水,問學生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當把三個乒乓球放入水中時,一個沉底,一個懸浮,一個漂浮,學生會感到新奇,帶著疑問積極投入研究,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四、夸出學生的興趣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學生在學習中不論是做實驗、回答問題還是做作業(yè),都需要教師的肯定,對學生的肯定可以讓他們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如“見解獨到”“操作細心”“思維活躍”“思路清晰”“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等肯定性、鼓勵性的詞語,使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的興趣。
總之,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充分挖掘教學資源,以欣賞的態(tài)度評價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