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白詩歌有兩大主題,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英雄主義主要通過作者想為國立功、馳騁疆場來體現(xiàn);理想主義則通過對自由的追求和對權(quán)貴的蔑視來體現(xiàn),但二者又不是截然分開的。在《俠客行》中,李白通過對俠客的贊美和向往,寄托了自己為國為民的遠大理想和功成身退的自由理想。
關鍵詞:李白;《俠客行》;英雄主義
作者簡介:艾茂莉,女,1985年出生,漢族,文學碩士,樂山師范學院教務處實習研究員。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2-0-01
一、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李白向往俠客與他的人生理想分不開。他自己就身佩長劍,到處行俠仗義、除惡揚善,身上本身就有俠客的影子。那么,《俠客行》中他向往的俠客是什么形象呢?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盵1]前四句寫出李白心中俠客的外部形象。古語云“燕趙多慷慨悲壯之士”?!肚f子·說劍篇》趙太子曰:“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2]由此可知,李白筆下的俠客綜合了俠客的各種特色而塑造出來的理想形象。這個理想形象擁有非常豪華的裝備:粗獷的具有豪俠氣質(zhì)的胡纓,閃著寒光明晃如霜雪的吳鉤,快如流星的寶馬,華貴的銀制馬鞍。別說全部具備,即便只滿足其中一個條件,都令人艷羨了,而李白卻把這些全用上,可見他心目中的俠客是多么令他景仰和神往!
這個俠客除了外表夠瀟灑,還有不凡舉動。“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惫糯ㄖ撇唤∪瑝娜俗隽藛时M天良的事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受害的弱者無處申冤報仇。俠客作為理想化的強者和英雄應運而生。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除強扶弱,為了正義良知采取暴力手段解決矛盾。所以,俠客必須有武器,且必須殺人?!肚f子·說劍篇》:“莊子以劍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曰:‘天下無敵矣!”[3]這是李白對俠客行動的一個整體的認識,認為俠客要有很高的武藝和果敢的作風。這種超出常人能力之外的俠客才是人們所期待和尊敬的。接著他闡釋了俠客的“義”:“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辈粌H給人瀟灑的感覺,而且告訴讀者俠客為人服務是義務和善舉,是講俠義的表現(xiàn),完全是偉大的無私的。若他也要報酬和表揚,那就成了捕快和警察而不是俠客了。這四句就把作者心中的理想俠客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出來。從整體上看,前八句表明了李白對俠客的一些基本要求。但這些都比較虛幻的,讓人難以接近,也難以表明他本身作為一個俠客要實現(xiàn)的抱負。換句話說,這種英雄主義的主題還沒和理想主義的主題完全融合。
二、現(xiàn)實中的英雄形象
前面分析了李白對理想中的俠客的描述,下面來看他認可的現(xiàn)實中的英雄?!伴e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李白對朱亥、侯嬴兩個俠客形象做了細致描繪:一是行蹤的飄忽,一個“閑”字寫出了他們的灑脫,脫劍膝前橫的動作則突出了俠客特征與豪爽性格;二是他們具有重然諾的品質(zhì),講究誠信,一諾千金已夠夸張,還用“五岳倒為輕”來形容對諾言的看重;三是俠客的典型特征——好酒、講義氣,若俠客不喝酒,不講情義,那絕對不是俠客。通過這些描寫,李白更加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俠客才算俠客。但是不是看上去像俠客的就是俠客呢?不一定,那還得看他的行動。
李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了朱亥、侯嬴的壯舉,一是“圍魏救趙“這段史實很著名,二是詩歌中不容許太多的敘事成分。這個故事的背后,我們卻可以了解李白對俠客的行動上的要求。會武藝,有豪邁的舉動,能幫助弱者,這基本就是一個俠客了。但李白選取了這樣兩個人做榜樣,不是沒有原因的。李白仗劍出川是懷著經(jīng)世治國的理想去朝拜天子的,那他的俠客夢就不只是隨便殺幾個蟊賊了。他心中的俠客或者說他要成為的俠客一定是對人民舉足輕重、能名垂青史的風云人物。而這種風云人物除了可以改變歷史、改寫無數(shù)人的命運外,還要有自己的自由和節(jié)操。侯生以死明志除了是重然諾的一種表現(xiàn),更是對信陵君對其不信任即人格的懷疑的一種反叛和捍衛(wèi)。這就體現(xiàn)了俠客的尊嚴和氣節(jié)。
聯(lián)系李白的生平,我們可以知道,皇帝只把他當歌功頌德的御用文人,他的俠客夢是破滅了的。那他在這里強調(diào)俠客的尊嚴、俠客的重要性,實際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場即只有這樣的俠客才是他看得起的俠客!才是值得贊頌的俠客!這樣,他就將俠客的英雄主義和自由、理想主義聯(lián)系起來了。
三、對英雄的直接歌頌和向往
和俠客的重然諾相對應的就是輕生死。在詩歌的最后,李白直接歌頌了俠客不重生死的高貴品質(zhì)。俠客要擔當許多艱難的任務,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若懼怕危險,那就干脆不要當俠客了。因此,俠客都是悲壯的、偉大的。李白在這里用了兩個對比來突出俠客的偉大,一是死者與生者:“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就算死了,俠客的骨頭都是香的,絕對不比活著的英雄們低人一等。一是文人與武士:“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真正的男子漢就應該在江湖上闖蕩,為民除害,為國效命,當一個無名書生,在書閣里捧著《太玄經(jīng)》,頭都白了,對世人有什么用呢?簡直是浪費時光、虛耗生命。通過這樣的對比,李白對俠客的歌頌達到了頂點,他的英雄主義色彩也就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
注釋:
[1]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216頁。下同。
[2]清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nèi)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1987,270頁。
[3]同上,2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