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我實踐教育管理經驗為依據(jù),主要從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自學能力、思想道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自我調適能力等四個方面闡述了對中職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中職生 自我管理理能力 思想道德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53-02
中等職業(yè)學校就是為社會和用人單位培養(yǎng)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即就業(yè)教育。因此,要求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的學生必須具備自己處理生活、學習、感情、人際關系、自我教育、自我心理調適、獨立工作的能力。但是,我發(fā)現(xiàn),一部分中職畢業(yè)學生,在走向就業(yè)崗位后,因生活不習慣、工作不順利、人際關系不融洽、吃不了苦等等原因而放棄工作回家。這部分中職畢業(yè)生就是缺乏自理能力。因此,我在實踐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一、對中職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我實踐教育管理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不會鋪床、搭蚊帳、洗衣服,甚至有學生不刷牙、一個月不洗一次澡,大部分學生,不會合理安排時間,一個月的生活費,半個月就花完了。由此可見,中職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因此,在我認課的班級,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給予指導。
1.加強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在中職生中,農村學生占了大部分,而農村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和城市的大不一樣。為了讓農村來的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我在班上規(guī)定,學生每天起床必須疊好被子,使自己的床鋪、衣物干凈整齊;早晚必須刷牙,飯前便后,必須洗手,每周至少洗一次澡,一次衣服,床單被套一個學期至少洗兩次。寢室、教室排好值日,每天要求打掃兩次,并且要求隨時保持干凈。不亂扔垃圾,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不準說臟話,多說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文明用語。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到老師辦公室,要先敲門或報告,經老師允許后方能進入。有了規(guī)定,關鍵在于監(jiān)督執(zhí)行。于是,我建立了人人都是監(jiān)督員,每人時時、處處都接受監(jiān)督的制度。經過一個學期的常抓不懈,大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2.對理財能力的指導。
中職學生中,很大一部分人是第一次到離家這么遠的地方學習,也是第一次由自己獨立處理每個月的生活費,因此,在這方面沒有經驗,也沒有人教他們該怎么處理,所以,很多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半個月甚至一周就花完了。我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后,就在班上作了這方面的指導。首先是教他們每月制定一個財務收支平衡表,有計劃的支配每月生活費,量入為出,保證收支平衡。其次,教育他們要開源節(jié)流,開源就是想辦增加自己的收入,例如:勤工助學;節(jié)流就是節(jié)省開資,即就是不該花的錢就不要花,例如:上網、買飲料等;在此基礎上,我介紹學生去閱讀一些理財?shù)臅?。剛開始介紹那些既易懂又有趣的書,以便提起學生興趣,例如:羅伯特·T·清崎、莎倫·L·萊希特著的《富爸爸,窮爸爸》、《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博多·舍費爾著的《小狗狗錢錢》。慢慢地讓學生讀一些稍微專業(yè)的書籍,例如:《你也可以成為富人》、《巴菲特的投資組合》等。經過指導和學生的自學,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財務和理財?shù)闹R。
3.加強時間管理,做時間的主人。
時間管理就是科學合理有效地使用時間,并對時間進行合理計劃與控制。但是,現(xiàn)在大部分中職學生自由散漫,沒有時間觀念,沒有學習目標,得過且過。主要表現(xiàn)為:遲到、早退、曠課,沉迷于網絡游戲等。針對這一現(xiàn)狀,首先,使學生學會守時,確立時間觀念;其次,幫助學生合理規(guī)劃自己每一天時間;再次,用名人事例,畢業(yè)生成才故事,激發(fā)學生斗志,引導他們樹立奮斗目標,指導學生進行生涯規(guī)劃。根據(jù)生涯規(guī)劃提出近期、中期、長期目標,并指導學生制訂近期、中期、長期計劃,從而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二、對中職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聯(lián)合國教科文出版的《學會生存》中有一句名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庇纱丝磥恚瑢W會學習,對于一個人的生存、發(fā)展非常重要。而中職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大部分學生畢業(yè)后就要到社會上去求生存,謀發(fā)展,因此,這就要求中職教育,必須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1.成立圖書者協(xié)會,激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讀物。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學這個概念包括的內涵:①充實個人藏書;②在家里單獨進行的智力勞動。” 并且他還認為:“沒有對書本的愛好,人就不可能接受現(xiàn)代世界的文明,他的智力和情感也不可能得到完善。”但是,我在班上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家里除了課本外,少的只有十多本課外讀物,多的也只有五十多本。針對這種情況,我號召在班上成立圖書者協(xié)會,大家將自己擁有的圖書貢獻出來(我也提供了幾十本),在班上建立一圖書角,供大家借閱。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大家每月從生活費中節(jié)省點錢,用來買自己心愛的書,要求每天至少要保持兩小時的課外閱讀,爭取在中專學習期間,讀上一百本好書。
2.成立興趣小組,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樂于自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我在班上成立了很多興趣小組。例如:文學、藝術、攝影、計算機、無線電、象棋、圍棋、籃球、足球、歷史、人文地理等等十多個興趣小組。每個小組定期舉行活動,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展示自己的作品、鍛煉技藝,探討新知識,新方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通過興趣小組,使學生從愛好興趣小組活動到愛好書本,從愛好書本到愛好自學,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技能。
“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比~圣陶先生也提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薄敖淌菫榱瞬唤獭!币虼私處熢谌粘5慕虒W中,要把引導學生閱讀、記憶、思考、質疑、分析、討論、歸納、總結、推理、提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技能。不同學科,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方法、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知識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yǎng)中職生思想道德自我教育的能力。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道德教育?!倍赖陆逃牡赖乱?guī)范要成為學生日常的道德習慣,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貼近學生生活、經歷,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的體驗、反省,然后將道德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從而形成自己的道德習慣。
1.發(fā)揮良好的班集體作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自我教育的能力。
良好的班集體,不僅作為一種影響源,可自發(fā)地對其成員產生積極作用,而且可以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來培養(yǎng)和造就人才。同學在班集體的學習與生活中存在著比較、競爭以及榜樣作用,可以產生極大的的激勵作用。在班集體中,由于大家相互交流想法和互相的心理撞擊啟發(fā),促進了學生的思考,從而推動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同時,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交互作用,能喚起學生積極的個性狀態(tài),發(fā)展他們的個性,促進學生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監(jiān)督、控制和調試,產生社會性的助長作用。因此,作為班主任,必須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使班上每一位同學都把它當作自己的家,自覺維護它的榮譽和利益,努力為它增光添彩。這樣,學生的行為有損班級榮譽時,他就會反思自己,從而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同學遇到不幸時,就會產生同情和憐憫,主動去安慰和幫助;學校取行集體活動時,人人都獻計出力,團結合作,為班集體爭取榮譽。所以,良好的班集體,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2.發(fā)揮每個教師的教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而且要塑造靈魂。要塑造學生靈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心靈,只有心心相通,教育才會產生作用;其次,要了解學生的志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作為教育者,在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智慧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激發(fā)學生特有的個性、開發(fā)學生的心智,引導學生求知、思考、探索、研究,追求真善美,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和認識世界的同時,反省自己,肯定自己,從而樹立自尊、自愛和自信。
3.在社會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自我教育的能力。
社會實踐是學生實踐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既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就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通過開展軍政訓練、社會調查、勤工助學、 “三下鄉(xiāng)”活動、頂崗實習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安全意識、規(guī)范操作意識、愛崗敬業(yè)、職業(yè)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心理自我調適能力。
中職生年齡一般在15~18歲之間,從心理學觀點來看,他們屬于青年初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各年齡發(fā)展階段的最佳時期,又稱為人生的黃金時代。但是,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有的是成績差沒能升入普通高中的,有的是留守兒童(少年),有的來自單親家庭或經濟困難的家庭,其內心世界是非常不穩(wěn)定、不平衡的,具體表現(xiàn)為:自卑感嚴重,但反抗性強烈;思想意識活躍,但缺乏學習動機;渴望得到認可,但存在人際關系障礙;自我意識增強,但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必須加強其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心理素質的關鍵在于自我了解、自我認識和自我實現(xiàn)。
1.正確認識自我,取長補短,樹立自信。
中職生由于自己本身的經歷和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大多數(shù)都存在著自卑心理。要克服學生的自卑心理,使之樹立自信。首先,要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老子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币脒_到“自知”的確很不容易,但可以讓學生去與周圍的人作比較來認識自己,與上進的人,比自己強的人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培養(yǎng)進取心;與落后于自己的人比較,可以增強自信,培養(yǎng)勇氣;還可以通過老師、同學對自己忠肯的評介來認識自己;也可以通過反省自我,把現(xiàn)在的我與過去的我及理想中的我作比較來認識自己。其次,教師要充滿愛心地幫助自卑的學生挖掘優(yōu)點,鼓勵他們在生活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讓他們通過體驗成功恢復自信。再次,用本校學生畢業(yè)后成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事例激勵他們,讓他們在職校三年里,始終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充滿希望地應對現(xiàn)實。
2.采取健康的應對方式,笑對挫折。
在心理學上,挫折是指當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而受到干擾致使個人的動機不能實現(xiàn),需要不能滿足時的緊張狀態(tài)與情緒反應。在生活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采取以下方式應對挫折。首先,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其次,控制情緒,以冷靜的態(tài)度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并及時找出失敗的真正原因,從而從現(xiàn)實出發(fā),以切實措施解決問題,應對挫折;再次,爭取家庭、朋友、老師、同學的幫助和理解;最后,采取積極的心態(tài),把自己與現(xiàn)實的關系作出某些改變,使自己較容易接受,不至于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緊張和痛苦,以保護心情安定。
3.建構和諧的人際關系。
中職學生特別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得到他人的認可,但是,他們不善于與人交往,為人處事能力較差,存在著社交障礙。所以教師有必要在了解學生人際交往的基本概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調節(jié),掌握交往的藝術,使學生走出交往困惑,建構和諧的人際關系。
總之,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一個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決定著他今后生活的質量、社會適應能力和發(fā)展空間。因此,值得我們每一個職教工作者,認真去思考,積極地去探索。
參考文獻:
[1]B.A.蘇霍姆林斯基著,畢淑芝等譯,《育人三部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陳燕芬,《中職生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職教通訊,2010年第七期
作者簡介:
張鳳學(1970-),男,貴州思南人,貴州省電子工業(yè)學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