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景虹,錢夢華,凌利民,潘 雋
?
肥胖的流行與帶來的挑戰(zhàn)
葉景虹,錢夢華,凌利民,潘 雋
【摘要】肥胖既是一種疾病,又是多種嚴重影響健康的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 2 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某些腫瘤。肥胖的全球化流行導致疾病負擔加重,已成為或將要成為各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關鍵詞】肥胖;流行;挑戰(zhàn)
【作者單位】上海市虹口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82。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進步發(fā)展,國家計劃免疫的擴大、有效抗生素的應用及營養(yǎng)水平的提高,人類在對抗與遏制傳染病上取得了世紀性的勝利,期望壽命得到顯著提高。與此同時,新的挑戰(zhàn)隨之而來: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 媒體中心的報告顯示,2008 年全球 20 歲及以上成人中有超過 14億人超重,其中 5 億人為肥胖,肥胖率是 1980 年的兩倍多[1]。肥胖既是一種疾病,又是多種嚴重影響健康的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 2 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某些腫瘤[2]。肥胖的全球化流行導致疾病負擔加重,僅僅在美國,肥胖相關的醫(yī)療費用從 1998 年的年均 7,850萬美元增加到 2008 年的年均 1.47 億美元[3],中國的肥胖相關醫(yī)療費用已接近美國,占衛(wèi)生總費用的比例為美國的 2 倍[4]。肥胖已成為或將要成為各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WHO 將肥胖定義為可損害健康的異常或過量脂肪累積。導致肥胖的基本原因是攝入與消耗的能量不平衡,按病因分為原發(fā)性肥胖與繼發(fā)性肥胖。繼發(fā)性肥胖由內分泌紊亂、代謝異常等疾病引起,一般占肥胖人群 5%;原發(fā)性肥胖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原因不明,目前認為是多基因與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肥胖測量最常使用指標為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它是一種計算身高別體重 (weight for height) 的指數(shù)。具體計算方法是:BMI=體重/身高2(kg/m2)。在判斷肥胖程度時,使用這個指標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同身高對體重指數(shù)的影響,以便于人群或個體間比較。WHO 定義成人 BMI 在 25 kg/m2~29.9 kg/m2間為超重,≥30kg/m2為肥胖[5]。
BMI 不能完全區(qū)分肌肉與脂肪的分布,特別是身體呈局部肥胖時。當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內蓄積過多,無論 BMI 是否正常,即是“中心型”或“腹型”肥胖,是代謝綜合征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及部分腫瘤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公認腰圍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積程度最簡單、實用的指標,其與腹部內臟脂肪堆積的相關性高于腰臀比。腰圍是指最低肋骨下緣與髂嵴最高點連線的中點為測量點,繞腹部一周的周徑,WHO定義男性 >94cm,女性 >80cm 為腹型肥胖。但由于存在地域與種族差異,根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6]確定我國成人 BMI 在24.0kg/m2~27.9 kg/m2為超重,≥28 kg/m2為肥胖,男性腰圍 ≥85cm,女性腰圍 ≥80cm為腹型肥胖。同時,使用腰圍和體重指數(shù)可以更好地估計與多種相關慢性疾病的關系。
為校正身高對腰圍的影響,近年來有多個研究使用腰圍—身高比值(腰身比)作為腹型肥胖的指標,并認為腰身比應小于 0.57[7]。
肥胖作為一種古老疾病,在近 30 年間才全球化的大規(guī)模流行[8]。根據 WHO 6 個地區(qū)(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地中海東部及西亞)的數(shù)據,1981—2008 年全球平均 BMI 呈上升趨勢,2008 年男性平均 BMI 為 24.4kg/m2,增加 1.97kg/m2,女性平均 BMI 為 25.7kg/m2,增加 2.08kg/m2。近 30年間平均 BMI 增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各地區(qū)均呈現(xiàn)此種增長現(xiàn)象[9]。
根據我國 1992 年全國營養(yǎng)調查材料,成年人BMI≥25kg/m2者占該人群的 4.4%(城市 24.6%,農村 10.4%),BMI≥30kg/m2者占 1.5%[10];1995—1997 年 11 省(市)調查資料發(fā)現(xiàn)成年人超重(BMI 在25kg/m2~29.9 kg/m2)檢出率為 21.51%,但肥胖(BMI≥30kg/m2) 的檢出率為 2.92%,發(fā)病呈上升趨勢。同時,呈現(xiàn)出超重和肥胖癥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農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高于不發(fā)達地區(qū)[11]的規(guī)律現(xiàn)象。
經濟與社會發(fā)展決定了居民健康素養(yǎng)、食物價格及選擇傾向,是影響多種疾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特別在發(fā)展中國家,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較高的超重肥胖率相關[12]。但許多中低收入國家目前正面臨“雙重疾病負擔”,在繼續(xù)應對傳染病和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的同時,它們也正在經歷肥胖和超重等慢性病高危因素的迅速增長。中、低收入國家的兒童更容易出現(xiàn)產前、嬰兒及幼兒營養(yǎng)不足的問題,同時他們還暴露在高脂、高糖、高鹽、能量密度高和微量營養(yǎng)素不足的食品環(huán)境中,這些食品往往更廉價,但是營養(yǎng)質量較低。在營養(yǎng)不良的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如此飲食模式加之低水平的身體活動導致了兒童期肥胖數(shù)量的激增,直接增加成年期的慢性疾病發(fā)病風險。
WHO 將“體重適當、體型均勻”作為健康的10 個重要指標之一。而肥胖會誘發(fā)并惡化相關疾病,降低生活質量,增加死亡風險。
我國研究顯示:超重 (BMI≥24 kg/m2) 患者罹患高血壓的危險是體重正常(BMI在18.5kg/m2~ 23.9 kg/m2)者的 3~4 倍;患糖尿病的危險是體重正常者的 2~3 倍。腹型肥胖者(男性腰圍 ≥85cm,女性腰圍 ≥80cm)患高血壓的風險是正常者的 3.5倍;其患糖尿病的危險約為 2.5 倍[13];冠心病事件、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事件對超重和肥胖的歸因危險度分別為 32.0%、30.6% 和 53.5%[14]。
近年來,腫瘤發(fā)病的肥胖機制成為研究熱點,肥胖已成為腫瘤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在歐洲,3.2%的男性與 8.6% 的女性新發(fā)腫瘤歸因于肥胖[15]。在美國,4% 的男性與 7% 的女性的新發(fā)腫瘤歸因于肥胖[16]??赡芘c肥胖導致循環(huán)內高胰島素、胰島素樣因子、脂肪因子及相關激素水平,促進腫瘤生長有關。
流行病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美國每年有近 111,000例死亡與肥胖相關[17],15%~20% 的腫瘤死亡與超重肥胖相關[18]。
肥胖是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及腫瘤等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降低生活質量、增加死亡與早死風險,加重社會與家庭的疾病風險。而隨著經濟發(fā)展與地區(qū)不平衡,肥胖的全球化流行,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的迅速蔓延,使其成為日益矚目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作為環(huán)境因素相關疾病,肥胖很大程度上是可預防的。支持性環(huán)境和社區(qū)是決定人們做出選擇的關鍵所在,從有利健康的角度挑選最容易選擇(可得性、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的食品,并定期進行身體活動,從而可以預防肥胖。根據 WHO 的建議,個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防與控制肥胖:①限制完全來自于脂肪和糖類的能量攝入;②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類、全谷類及堅果的食用量;③定期進行身體鍛煉(兒童每天 60min,成人每周 150min)。作為公共衛(wèi)生問題,政府與全社會都應提供相應的支持、資源與環(huán)境,才可能全面防治肥胖。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Obesity and Overweight[R].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13.
[2] Pi-Sunyer, X. The medical risks of obesity[J]. Postgrad Med, 2009, 121:21-33.
[3] Hammond R A, Levine R. The economic impact of obe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Diabetes Metab Syndro Obes, 2010, 3(2):285-295.
[4] Yach D, Stuckler D, Brownell K D. Epidemiologic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global epidemics of obesity and diabetes[J]. Nat Med, 2006, 12(1):62-66.
[5]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linical Guidelin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The Evidence Report[J]. Obes Res 1998, 6(S2):51S-209S.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1-32.
[7] Ashwell M, Gibson S. A proposal for a primary screening tool: Keep your waist circumference to less than half our height[J]. BMC Med, 2014,12(1):207.
[8] Pijl H. Obesity: evolution of a symptom of affluence[J]. Neth J Med, 2011, 69(4):159-166.
[9]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 Data Repository. 2013[R].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13.
[10] 杜樹發(fā), 翟鳳英, 葛可佑, 等. 中國成人體質指數(shù)分布狀況[J]. 衛(wèi)生研究, 2001, 30(6):339-342.
[11] 陳春明. 1998年國家食物與營養(yǎng)監(jiān)測項目報告文集:附錄[J]. 衛(wèi)生研究, 2000, 29(5):329.
[12] Kumanyika S, Jeffery R W, Morabia A, et al. Obesity prevention: The case for action[J].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2, 26(3):425-436.
[13]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shù)據匯總分析協(xié)作組. 我國成人體重指數(shù)和腰圍對相關疾病危險因素異常的預測價值: 適宜體重指數(shù)和腰圍切點的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2, 23(1):5-10.
[14] 趙連成, 武陽豐, 周北凡, 等. 體質指數(shù)與冠心病、腦卒中發(fā)病的前瞻性研究[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 30 (7):430-433.
[15] Renehan A G, Soerjomataram I, Tyson M, et al. Incident cancer burden attributable to excess body mass index in 30 European countries[J]. Int J Cancer, 2010, 126(3): 692-702.
[16] Polednak A P.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U.S. incident cancers attributable to obesity and the impact on temporal trends in incidence rates for obesity-related cancers[J]. Cancer Detect Prev, 2008, 32(3):190-199.
[17] Flegal K M, Graubard BI, Williamson D F, et al.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J]. JAMA, 2005, 293: 1861-1867.
[18] Calle E E, Rodriguez C, Walker-Thurmond K, et al. Overweight, obesity, and mortality from cancer in a prospectively studied cohort of US adults[J]. N Engl J Med, 2003, 348:1625-1638.
·調查研究·
Obesity Epid emic and C hallenge
Ye Jinghong, Qian Menghua, Ling Limin, Pan Jun. Hongko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1599, China
【Abstract】Obesity is a disease and a risk factor for a variety of serious health-threatening diseases, including type 2 diabetes, hypertension, dyslipidemia, 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 and some cancers. The burden of disease caused by the global spread of obesity has increased, and obesity has become or will become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Key words】Obesity; Prevalence; Challenge
【收稿日期】2015-12-21。
【通信作者】錢夢華,2277517151@qq.com。
【作者簡介】葉景虹(1984—),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慢性病防制工作,leafinsummer@163.com。
【基金項目】上海市虹口區(qū)“第二輪”公共衛(wèi)生人才培養(yǎng)(QRC2014-3)。
DOI編碼:10.16117/j.cnki.31-1974/r.2016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