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蘇聯(lián)當代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是感覺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這種需求特別是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體現(xiàn)得更加強烈。校外課下的一些綜合實踐活動正是滿足兒童這種心理需求的最佳途徑。這種實踐活動脫離出局限的書本知識,給了學生一片自由探索、實踐的新天地,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享受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睗夂竦呐d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前,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例如,從“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主題出發(fā)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周邊的公園、花園里觀賞植物,去探究這美麗的花草世界。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對生活中的植物進行簡要的概述或者介紹,豐富學生日常生活常識的儲備,充實學生的生活經驗,使活動更加深刻而有意義。
校外的綜合實踐課程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增強學生生活經驗,這一活動主要注重的是學生參與享受的過程,而不是強調學習取得的成果。通過將自己實踐的趣事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增強了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實踐的可能性,挖掘出每個學生內在的潛能。
很多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最遠也只走到了操場,受到“應試教育”嚴重的抵抗,將學生禁錮在了狹小的圈子。也正是由于這種禁錮,很多小學生普遍缺乏生活常識及經驗,缺少自我保護等安全意識,滿腦子灌輸?shù)闹挥锌菰锓ξ兜臅局R,整體素質難以提高上來。迫于學生的人身安全問題,也是許多學校無法開展校外實踐活動,不敢邁雷池半步的根本原因。這種不敢嘗試也是跟現(xiàn)在大多教師的素質高低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校外實踐活動實施的順利與否,取決于優(yōu)秀的高素質教師人才。這類教師在帶領學生參加綜合實踐體驗活動時,要確保得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無論是醫(yī)護人員的跟隨、校車的安全問題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都要有充分的準備,從而使家長能夠放心將學生教給教師,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向生活,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
校外的綜合實踐體驗活動是一種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新型教育方式。在活動中,學生對于自然、社會以及生活的感知,能大大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動性,開發(fā)學生的早期智力,使學生得到的社會經驗知識遠遠比課本知識更加寶貴,從而開啟學生快樂、健康的成長方式。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