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楊小榮 劉煥兵 尹 林 張燕華 余紹青 方繼偉 熊 晶 龔燕鋒 徐信群 王 贖(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動力學檢測
劉芳楊小榮劉煥兵尹林張燕華余紹青方繼偉熊晶龔燕鋒徐信群王贖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通過尿流動力學檢測評估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癥狀,探討糖尿病對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改變的影響。方法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成2組,36例為伴發(fā)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糖尿病組),44例為單純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對照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尿流動力學結果。結果兩組患者在膀胱初始尿意容量,膀胱最大容量,殘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時逼尿肌壓力,膀胱順應性增高,逼尿肌不穩(wěn)定及膀胱出口梗阻發(fā)生率等方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糖尿病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礙,尿動力學檢查對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否行手術治療及預測術后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參考價值。
〔關鍵詞〕良性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尿流動力學
前列腺增生癥( 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病率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1〕。60歲以上男性患病率高達50%,80歲以上可達70%~80%〔2〕。其治療方式有外科手術治療及內科保守治療。糖尿病( DM)是最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膀胱功能障礙是DM的常見并發(fā)癥?,F階段,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臨床醫(yī)師越來越多地要面對BPH合并DM的患者,因兩種疾病均能引起部分相同的泌尿系癥狀,特別是下尿路癥狀,如排尿次數增多、排尿后殘余尿量的增加等〔3〕,當BPH與DM共存時,患者的下尿路癥狀復雜多變。尿動力學檢查有利于早期發(fā)現DM患者的膀胱功能異常,對評估BPH合并DM是否適合施行手術治療、估計手術效果及判斷預后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關于BPH合并DM患者的尿動力學改變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其尿流動力學變化特點以及相應的干預措施。
1. 1對象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老年科、泌尿外科收治的伴有DM的BPH患者36例( DM 組)及單純BPH患者44例(對照組),年齡均≥60歲。入選標準:①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 IPSS)≥8分;②B超檢查前列腺體積>20 ml;③排尿后直腸指檢前列腺Ⅰ度以上(橫徑>3 cm)。排除條件:①年齡<60歲;②存在下尿路及盆腔手術史;③同時患有前列腺癌、尿道狹窄、神經源性膀胱、膀胱腫瘤、膀胱結石、膀胱頸攣縮、尿路感染及其他膀胱疾患而影響正常排尿功能者;④存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卒中、帕金森病,或者具有精神障礙不能配合者;⑤合并有高血壓、高脂血癥、代謝綜合征疾病患者。
1. 2尿流動力學檢查方法使用Laborie公司UDS-120尿動力檢查儀,按照國際尿控協會( ICS)推薦的標準方法進行檢查。首先,囑患者大量飲水,感強烈尿意后,行尿流率測定;其次,在檢查床上取截石位,經尿道插F8雙通道導管入膀胱內抽取膀胱殘余尿量;最后,F1直腸測壓管經肛門置入直腸內,恥骨聯合水平大氣壓調零,以生理鹽水勻速灌注膀胱( 20~50 ml/min),并行尿動力學檢查(充盈期膀胱測壓、壓力-尿流率測定)。記錄的主要觀察指標包括最大尿流率( Qmax)、殘余尿量( PVR)、膀胱初始尿意容量( FDV)、膀胱最大容量( MCC)、膀胱順應性( BC)、逼尿肌不穩(wěn)定( DI)、最大尿流時逼尿肌壓力( Pmax)。膀胱出口梗阻( BOO)采用壓力-尿流率曲線圖來判斷。
1. 3結果判定( 1)膀胱感覺,測定膀胱初始尿意容量,以0.20~0.25 L為標準,超過0.25 L為膀胱感覺減退(膀胱容量大而無尿意)。( 2)膀胱順應性,為膀胱容量改變時壓力的變化;①低順應性膀胱:逼尿肌壓隨著膀胱容量的增加而顯著上升,膀胱最大順應性<20 ml/ cmH2O,空虛靜止壓>15 cmH2O或充盈靜止壓與空虛靜止壓之差>15 cmH2O;②高順應性膀胱:膀胱壓力持續(xù)處于低水平,膀胱最大順應性>40 ml/ cmH2O。( 3)膀胱穩(wěn)定性(逼尿肌不穩(wěn)定),以儲尿期膀胱產生不自主收縮,且逼尿肌壓力波動超過1.5 kPa( 15 cmH2O)為不穩(wěn)定膀胱,即逼尿肌不穩(wěn)定。( 4)膀胱出口梗阻( BOO) :利用壓力-尿流率曲線圖判斷,該圖由虛線部分的上升支和實線部分的下降支組成,虛實線轉折處為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壓力,該壓力位于無梗阻區(qū)表示無BOO,位于可疑區(qū)表示可疑BOO,位于梗阻區(qū)表示BOO,而當最大逼尿肌壓力位于可疑區(qū),且下降支的斜率>2,或者無論下降支斜率如何,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壓力>4.0 kPa均表示有BOO存在。
1. 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1.5軟件行t檢驗和χ2分析。
DM組與對照組比較,其FDV、MCC、PVR均明顯升高,DI、BOO及BC增高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而Qmax及Pmax明顯降低。見表1、表2。
表1兩組患者部分尿動力學變化( n)
表2兩組尿動力學檢查結果比較(±s)
表2兩組尿動力學檢查結果比較(±s)
組別 n膀胱初始尿意容量( ml)膀胱最大容量( ml)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 ml)最大逼尿肌壓力DM組 36 246±941)370±1091)3.9±0.62)137±40.12)56±26.72)對照組 44 146±89 230±110 6.9±0.7 78±31.6 101±34.7
BPH為老年男性常見病,而DM是威脅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見病,美國糖尿病信息交流中心( NDIC)資料表明,美國約( 350~420)×104男性DM患者同時患有BPH〔4〕。BOO及膀胱功能改變是BPH的基本病理變化。BPH引起B(yǎng)OO后,膀胱逼尿肌的結構、功能及神經支配逐漸產生變化,導致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潴留、尿失禁等下尿路癥狀及腎盂輸尿管擴張積水、腎功能損害等上尿路癥狀〔5〕。糖尿病性膀胱病( DCP)是DM患者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其特點是膀胱逐漸喪失排尿功能,呈隱匿起病和無癥狀進展,具體發(fā)病機制普遍認為是由膀胱逼尿肌損害及周圍神經病變共同造成的。BPH與DM共存的特點是膀胱的排尿功能逐漸喪失,主要表現為膀胱感覺降低,容量增加,其尿流動力學表現非常復雜,呈現出多樣化〔6,7〕。目前尚無客觀方法來測定膀胱感覺情況,而評判的標準通常采用FDV來代替,它代表膀胱的本體感覺,反應膀胱敏感度。
尿流動力學( UDS)主要是依據流體力學和電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運用現代計算機及傳感技術,通過檢測尿路各部壓力、流率及生物電活動,并分析膀胱及尿道功能狀態(tài)來診斷下尿路疾病的一種重要檢查手段。目前UDS檢查在BPH患者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BPH的診斷價值及治療方法的選擇方面,還是BPH的療效評價等方面,尿流動力學檢查均可為我們提供一個客觀有力的理論依據。
膀胱正常收縮功能的維持依賴于逼尿肌及其支配神經功能的正常。DM可能導致膀胱感覺神經損害,膀胱感覺減退,由此FDV、MCC及PVR升高,而膀胱感覺減退導致其對牽拉力(即膀胱容量)不敏感并致BC增加〔8〕。DM常表現為DI,其主要原因是DM患者高血糖導致醛糖還原酶活性增強,引起神經內山梨糖酸的堆積,導致神經受損。BPH通過BOO引起膀胱逼尿肌功能的改變。而DM可以造成膀胱運動神經和逼尿肌損害,引起逼尿肌功能障礙,收縮力下降。長期BOO和DM可使膀胱逼尿肌功能發(fā)生改變。對于BPH合并DM患者的尿動力學表現總體上兩者起協同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BPH合并DM組患者的FDV、MCC、PVR較單純BPH患者比較均發(fā)生顯著升高,且DI(即膀胱穩(wěn)定性降低)、BOO及BC升高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而Qmax及Pmax明顯降低。表明BPH合并DM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縮的能力下降更嚴重。
綜上所述,BPH合并DM患者和單純BPH患者的尿動力學表現有較大差異,合并DM的BPH患者出現膀胱逼尿肌功能損傷程度更重、下尿路癥狀更明顯。逼尿肌收縮功能障礙是BPH手術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針對BPH合并DM患者,應早期預防、同步治療,積極控制血糖并在逼尿肌收縮力尚可的情況下盡早手術解除BOO,延緩膀胱逼尿肌功能的損害,減少并發(fā)癥,延緩病情發(fā)展。
1謝妮,吳楠,張秋桂,等.老年科門診BPH患者臨床癥狀指標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 31( 15) : 2828-9.
2劉淵.非那雄胺預防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 31( 12) : 1085-6.
3 Michel MC,Mehlburger L,Schumacher H,et al.Effect of diabetes on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J〕.J Urol,2000; 163( 6) : 1725-9.
4 Woderich R,Fowler CJ.Management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men with 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isease〔J〕.Curr Opin Urol,2006; 16 ( 1) : 30-6.
5 Roosen A,Gratzke C,Herrlemann A,et al.Et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J〕.Urologe A,2013; 52( 2) : 186-92.
6 Siracusano S,d'Aloia G,Lentini MG,et al.Diabetic cystopathy〔J〕.Diabet Nutr Metab,2002; 15( 1) : 41-4.
7王東文,雙衛(wèi)兵,高俊平,等.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大鼠膀胱興奮性自律性以及舒縮功能的改變〔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4; 21 ( 12) : 1533-6.
8崔喆,尹鑒淳,張和平,等.尿動力學檢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評定中的意義〔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 4) : 250-2.
〔2014-02-27修回〕
(編輯趙慧玲/曹夢園)
·腫瘤·
通訊作者:楊小榮( 1982-),男,主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性病痛相關研究。
〔中圖分類號〕R587; R697+. 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 2016) 02-0342-02;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6. 02. 040
第一作者:劉芳( 1987-),女,住院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老年科綜合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