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文倩
中國古代的行旅生活
題壁
○郗文倩
外出旅行,隨處刻字以示“到此一游”,這種行為如今已被看做陋習,最起碼是缺少修養(yǎng)的表現。偶有出現,肇事者多為小孩兒,或行為不檢點的莽夫。這兩類都像是在如來手心里撒尿畫字的孫猴子,是需要帶個緊箍的。不過,刨根問底,這習慣卻是古代文人雅士留下的遺產,他們旅行寓居驛館寺廟,在墻壁之上題寫詩句,把它看作一種特殊的文學發(fā)表方式和交流方式,這就是被后人稱道的驛壁文學。
驛壁文學最興盛在唐宋,幾乎和詩詞的流行同步。墻壁往往空間有限,書寫也不便,不宜長篇大論,而古詩詞文字精簡,含蓄蘊藉,題壁詩的出現便很自然了。題壁詩記錄文人行旅心境,表達自由,往往顯得真情流露,也多有佳句。如唐代寒山的無題詩題于石壁:“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閑于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彼翁K軾《題西林壁》寫在寺廟壁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逼渌珙}于郵亭壁者:“山月曉仍在,林風涼不絕。殷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保ㄋ挝簯c之詩)題于殿壁者:“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保ㄌ昧珯嘣姡端疂G傳》里宋江曾在樓壁上題“反詩”,也是這個傳統:“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p>
從文化生成的角度考慮,信筆涂鴉是人的本能。心有所感,禁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歌以言情,書以寫志,都是極正常的。只不過,古時會寫字的人少,寫幾筆成不了災,而如今時移勢遷,情況變化,判斷的尺度也就隨之變化了。當然,從題刻內容看,古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這一點,還真是今不如古。
題壁詩蔚為大觀,也成為一道風景,引得行旅者駐足品鑒。宋代周輝有《清波雜志》,稱自己旅行住店,常在諸多題壁間留連,甚至有時能看到親朋好友的題字,表達途路艱辛的苦況。還看到有些文字筆畫柔弱,語言哀怨,認為皆好事者戲為婦人女子之作。不過,女子題詩并非都是男人“戲擬”,宋代有個叫幼卿的女子就客旅題壁《浪淘沙》,還附有小序解釋創(chuàng)作初衷,稱自己自幼與表兄同窗讀書,意趣相投,表兄欲結婚姻,卻遭到父親的婉拒,理由是其尚未取得功名。來年表兄科考登甲科,而幼卿卻已被迫另嫁他人了。此后在陜館偶遇,表兄竟策馬而過,略不相顧,意思是看都不看她一眼,令幼卿心中感傷,“因作《浪淘沙》以寄情”,詞云:“目送楚云空,前事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宛^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痹~作纏綿哀婉,令過往讀者唏噓感嘆。
驛壁題詩是一種特殊的對話方式,它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實現了情感的交匯溝通,可以稱得上是古代文化奇觀了。不過,一旦流行,雅俗打通,文字內容水平也就參差不齊。特別是由于量多而頻繁,有些寺廟僧人面對被涂寫的墻壁,也苦不堪言。宋人張表臣著《珊瑚鉤詩話》,談及自己和友人游甘露寺,題近作小詞于壁間,僧人見了,就在一旁愁眉苦臉地叨叨:“我剛把墻壁涂抹得平展展的,又寫上字了?!倍艘娝律秤掴g,遂相視大笑,戲稱這是甘露寺的祖風,可見當時一些名勝古寺的墻壁頻頻被涂抹已不是一天兩天了。不過,也有寺廟專門準備題板,將題壁的名家優(yōu)秀之作拓刻,或直接讓游客在題板上寫詩,這既便于留存,也給墻壁一點喘息之機。
如今,一些名勝古跡管理部門專設涂鴉墻,也是聰明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