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移民文化研究所,廣東 深圳 518060)
本期欄目主持人:劉志山教授
“移民文化研究”專題
(深圳大學移民文化研究所,廣東深圳518060)
主持人語:常言道:樹挪死,人挪活,人的流動是一種必然現(xiàn)象。自從人類產生以來,為了生存和發(fā)展,便出現(xiàn)了移民,地球上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都遍布了移民的足跡。世界各大洲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離不開移民的貢獻。當今社會各種文化、語言、民族的形成,均為移民的結果。因此,移民是文化產生和傳播的基礎。中國雖然不是全球性移民流入最多的國家,但的確是全球性移民流出最多的國家,同時改革開放后又成為了全球國內移民流動最頻繁的國家。無論流入還是流出,無論外部流動還是內部流動,只有流動才有活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死水一潭,帶來的只能是封閉和保守,流動才能帶來開拓和創(chuàng)新。移民思想觀念在流動中通過同化、順應和裂變產生的新文化就是移民文化。中國改革開放的轉型創(chuàng)造出的移民文化具有先天的開放性和兼容性,以開放的胸懷兼收并蓄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國外先進文化,成為當代中國文化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并以其對移民地區(qū)人們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創(chuàng)新,而展現(xiàn)其無限的活力,成為當代中國最具活力的新文化。
目前國內外關于移民和移民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1)移民歷史的研究,如葛劍雄主編的《中國移民史》,對不同歷史階段的移民及其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進行了梳理;(2)移民現(xiàn)狀與政策的研究,如俞路的《中國國內移民分布研究》,李明歡的《國際移民政策研究》,安托萬的《無國界移民》等,都對世界各國的移民現(xiàn)狀和移民政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描述和分析;(3)移民文化的研究,如章必功的《移民文化新論》,劉志山的《移民文化及其倫理精神》,索威的《移民與世界文化》等,對移民文化的內涵、特征和倫理及精神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討和闡釋。
本期呈現(xiàn)給讀者的兩篇文章均以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移民及其創(chuàng)造的移民文化為研究對象,試圖揭示當代中國新移民的生活境遇和群體特征,以及當代中國移民文化的活力所在即流動性及其社會影響和對策。其中,《移民文化流動性特征、影響及對策》一文在分析當代中國最具活力的移民文化的流動性,即開放性與包容性、不確定性與臨時性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移民文化的流動性所帶來的開放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諧思想、競爭意識等積極影響和缺乏認同、難以融入、雙重人格等負面影響,提出了改革戶籍制度、提供社會保障、完善社區(qū)服務等因應對策,使移民對城市產生認同感和歸宿感,真正融入城市,成為真正的市民。《中國東南沿海城市散工的現(xiàn)實狀況與學理分析》一文則聚焦于當代中國新移民的重要群體“散工”,來自于廣大農村,移民到當代中國經濟最活躍的東南沿海城市的生活境遇,及其經濟上貧困性、地位上邊緣性、擇業(yè)上自由性、交往上內斂性、行為上潛在危險性等群體性特征。作者認為,積極妥善地解決散工問題,是我國實現(xiàn)社會平穩(wěn)轉型、達成社會和諧進步的重要一環(huán)。
移民,對當代中國來說,將無處不在,成為越來越龐大的群體,越來越復雜的結構和成分;移民所創(chuàng)造的移民文化,對當代中國將產生越來越廣泛和深遠的影響。這就是移民和移民文化的魅力所在。
本期欄目主持人:劉志山教授
劉志山,法學博士,深圳大學移民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教授,主要從事移民文化與思想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