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茂楊
摘 要: 在柬埔寨語語音教學實踐中,運用音素比較法教學對柬埔寨語語音和漢語普通話語音、柬埔寨語語音內(nèi)部進行對比,從中分析學習柬埔寨語音的偏誤并提出教學對策,有助于提高柬埔寨語語音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 音素比較法 柬埔寨語 語音教學
許多語言語音入門教學實踐往往采用音素比較法教學語音,以幫助語言學習者在短期內(nèi)盡快掌握所學語言的語音。音素比較教學法即教學元音、輔音運用比較的方法,說明各個語言的共性和差異以輔助教學。音素是語音的最小單位,它是從音質(zhì)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根據(jù)發(fā)音特征,音素可分為元音和輔音兩類。語音入門教學階段,為了方便教學,根據(jù)語言不同的特點,運用音素比較教學法可以給教學語音帶來許多便利,并對提高語音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有一定的幫助。這里將柬埔寨語音素和漢語普通話音素進行比較,在比較的基礎上探討零起點學習柬埔寨語的中國學生應如何進行柬埔寨語的語音入門教學。
一、柬埔寨語、漢語普通話輔音的異同比較及偏誤分析
按語言的譜系分類,柬埔寨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語言,與屬漢藏語系的漢語不同,無聲調(diào)的音節(jié)主要由輔音、元音及語音符號組成。
2.濁音的教學。漢語塞音沒有濁音,受漢語清音的影響,學生學習柬埔寨語濁音往往會發(fā)成清音。因此,在教學發(fā)濁音時要向?qū)W生強調(diào)聲帶一定要振動,否則就會發(fā)成清音。
3.復輔音的教學。可利用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進行柬埔寨語復輔音的學習,即由上、下輔音分別帶元音單讀練習的形式過渡到兩個復輔音帶元音的連讀。
(二)柬埔寨語元音教學
在柬埔寨語元音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加強元音發(fā)音部位講解與發(fā)音示范,并注意以下三方面:
1.單元音中ε、e、?藜、?捫、u、o、?蘅的教學。雖然柬埔寨語和漢語中都有元音u、o,但因為還有?蘅元音,u、o、?蘅三個元音都是圓唇元音,放在一起很容易混淆。教學時要向?qū)W生說明三個元音的不同主要在于舌位的高低,發(fā)音時要注意體會。
2.復元音的教學。由于柬埔寨語中元音的舌位不同,差別細微,因此,教學中要注重不同元音舌位的高低,加強練習開口度的大小、復元音發(fā)音時舌位的滑動過程及送氣元音的發(fā)音。
3.同形異讀、形似音異的音素教學。由于柬埔寨語元音隨輔音的高低分高低兩讀,因此元音自身存在大量同形異讀情況。在教學時要注意柬埔寨語語音的這些特點,不僅要掌握語音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還要細心觀察,避免因粗心混淆語音而造成誤讀。
總之,通過上述比較分析,在對零起點學習柬埔寨語的中國學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柬埔寨語自身的語言特點,運用音素比較教學法來教學柬埔寨語的元音、輔音,有許多方便之處,有助于提高語音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上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
[2]李艾.漢柬語音對比與漢語語音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4(2).
[3]尹淑華,主編.柬埔寨語(第1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基金項目: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課題項目“基礎柬埔寨語語音教材建設研究”(編號:HW2014Y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