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朱湘詩歌翻譯的文化取向及翻譯策略
——以《老舟子行》為例

2016-03-28 15:20:06余秋蘭
滁州學院學報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歸化異化

余秋蘭,張 文

朱湘詩歌翻譯的文化取向及翻譯策略

——以《老舟子行》為例

余秋蘭,張文

摘要:朱湘在外國詩歌翻譯中通過靈活運用“亦歸亦異”的翻譯策略,完美兼顧了中西詩歌文化的特質(zhì)。他的《老舟子行》譯本就較為完整地展現(xiàn)了這一特色。一方面,為了借鑒外國詩歌的長處,他以異化為主,大膽將西詩中豐富的形式特征,如音韻、格律、節(jié)奏、詩行等,移植到譯文中,使其譯詩充滿音樂美和形式美。另一方面,在語言表達和文化傳遞方面,遵循了以中國文化為取向的歸化策略,對原詩意象往往進行創(chuàng)作性改寫,讓譯文接近讀者,展現(xiàn)了其傳承和弘揚我國古典文學精神的立場。

關(guān)鍵詞:朱湘譯詩;《老舟子行》;異化;歸化

朱湘(1904-1933)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翻譯家。他的英年早逝,讓人扼腕嘆息,但他對五四時期的新詩創(chuàng)作做出的貢獻是獨一無二的。同時,為了“復興中國詩學”而大量翻譯外國詩歌,所付出的努力是功不可沒的。朱湘先后發(fā)表譯詩120余首,出版兩部譯詩集《路曼尼亞民歌一斑》和《番石榴集》。雖然這個數(shù)量在中國翻譯史上不算最多,但與其所處時代的同仁相比,他的譯詩不僅涉及所譯國度和詩人數(shù)量眾多、年代久遠,而且范圍廣、體裁多元,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價值。通過研讀朱湘譯詩的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學界多數(shù)從傳統(tǒng)翻譯學理論視角對他的譯作加以審視。筆者認為,在當代國際翻譯理論的“文化學轉(zhuǎn)向”的大潮流下,從翻譯的“文化取向”考察朱湘詩歌翻譯,是一項值得探索的活動,因為譯者的文化取向制約著翻譯策略的選擇:以源語文化為主,主要采用歸化策略;以目的語文化為主,則多采用異化策略。

《老舟子行》是英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浪漫主義詩人柯勒律治的傳世佳作,也是朱湘所有譯詩中最長的一篇。原詩結(jié)構(gòu)簡潔,音律優(yōu)美,寓意深刻,充滿瑰麗想象的奇幻色彩。朱湘在充分把握原作精神的前提下,靈活運用 “歸化”和“異化”的翻譯手法,來傳達原詩的整體意境,體現(xiàn)了他在翻譯中對中西詩歌特質(zhì)的兼顧并舉。本文以此譯詩為切入口,探討朱湘“亦歸亦異”的翻譯策略與其背后的翻譯主張和文化訴求的密切關(guān)系,積極拓展其譯作研究的領(lǐng)域。

一、以異化為主移植原詩的形式

文化翻譯理論家認為,翻譯不單是語言之間的信息轉(zhuǎn)換過程,也是復雜的跨文化交際活動。在翻譯中,譯者遵循的是源語文化取向還是目的語文化取向,會形成截然不同的翻譯策略,即異化和歸化。異化是指在翻譯過程中,采用相當于源語言的表達方式和形式,將原作內(nèi)容、風格、思想、形象、意境、感情等再現(xiàn)出來,將讀者引向源語的文化氛圍當中;歸化是對源語語言文化進行本土化的處理,用目的語文化表達原作特征,將翻譯后的語言文化納入目的語讀者的知識范疇內(nèi)。[1]這兩種翻譯策略看似存在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但朱湘在其詩歌翻譯中,有效地結(jié)合了兩者各自的優(yōu)點,從而給我們留下了眾多精煉優(yōu)美、詩味濃郁、融匯中西的佳譯。

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交際行為。朱湘在《說譯詩》一文中明確指出:他譯詩的目的是為了把西方的真詩介紹過來,同我國古代詩學昌明時代的佳作進行參考研究,從而悟出并鏟除我國詩中蕪蔓的部分,培植廣大菁華的部分[2]。簡言之,他譯詩的目的就是通過借鑒外國詩歌的長處,為中國“詩歌復興”開辟一條新路。因此,朱湘通過翻譯的途徑,吸收西方詩學的新質(zhì),將西方詩歌中優(yōu)美的音韻、整齊的格律和極強的節(jié)奏,以“異化”的翻譯策略橫向移植到他的譯詩中,使其譯詩“洋味兒”十足。

節(jié)奏、音韻、音步、抑揚、詩行是構(gòu)成西方詩歌的外在形式,也是西方格律詩的基本要素。因此,它們也是詩歌翻譯的要點。[3]作為新格律派譯詩的大力踐行者,朱湘在譯詩時多數(shù)采用整齊的格律體。原詩是格律詩,一般都照樣譯為格律詩,并盡可能地注意每行的節(jié)拍,盡量保持原詩的押韻方式,同時還往往限制譯文中每行的字數(shù)?!斗窦分械拿渴鬃g詩幾乎都是協(xié)韻,有音節(jié),每行的字數(shù)也是相對固定。像《老舟子行》這樣的長詩,也基本上照原詩節(jié)的單行押韻。

《老舟子行》原詩采用古歌謠體,共七章,每章由十幾個詩節(jié)組成,大多數(shù)詩節(jié)一般是四行結(jié)構(gòu),極少數(shù)超過四行。單行為八音節(jié),節(jié)奏基本為抑揚格四音步;雙行為六音節(jié),節(jié)奏為抑揚格三音步。韻式一般是雙行押腳韻,同時大量使用內(nèi)韻和頭韻,形成圓潤鏗鏘、回環(huán)宛曲的音律,極富“建筑美”和“音樂美”。朱湘為了再現(xiàn)原詩的這些藝術(shù)特點,就盡可能模仿原詩的節(jié)奏和韻式,直接將原詩的形式移植到他的譯文。下面以《老舟子行》第一章里其中一個詩節(jié)為例分析:

The ice/ was here/, the ice/ was there,

a

The ice/ was all/ a/round; /?'raund/

b

It cracked/ and growled/, and roared/ and howled,

c

Like nois/es in /a swound/. /swaund/

b

航過/一程/還是/冰島。

a

更航行/晶嶺/當前;/qian/

b

它們/畢剝/,喧豗/,澎湃,

c

如暈時/聲震/耳邊。[4]25/bian/

b

在韻律上,譯詩和原作基本上都用同一種韻式,即abcb式的交韻。譯詩的雙行分別用“前”和“邊”押了腳韻,來對應(yīng)原詩的腳韻“around” 和“swound”。在音頓上,譯詩的節(jié)奏遵循原文,節(jié)拍感很強,基本實現(xiàn)了以音頓代音步的規(guī)范,多以二音頓和三音頓為主。各行字數(shù)整齊,譯詩的單行用八個漢字來代替對應(yīng)詩行的四音步,雙行為七個漢字代替對應(yīng)詩行的三音步。從中可以看出朱湘看重譯詩的外在形式,注重譯詩的格律化和規(guī)范化。同時譯文還采用雙聲“畢剝”“澎湃”(相當于英詩的頭韻),創(chuàng)造性將船破冰面發(fā)出的碎裂聲(crack)、隆隆聲(growl)、咆哮(roar)、嚎叫(howl)繪聲繪色的傳達出來??梢姡煜娴淖g本既著力再現(xiàn)了原詩的韻律節(jié)奏,又頗具中國古典詩歌的音律之美,繪聲繪色,堪稱佳譯。這樣的例子在其他譯作中比比皆是,在此,筆者不再逐一列舉。

綜上所述,朱湘在譯詩過程中,強調(diào)了格律對于詩的重要性。雖然譯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澀之處,如上文中使用了生僻詞語“喧豗”,但譯文充滿了音節(jié)的音樂感、字句詩行的勻稱美和建筑美;既吻合英詩嚴格的音律和整飭的形式,又保留了舊詞韻律節(jié)奏的靈魂。[5]從而創(chuàng)造了規(guī)整的詩風,糾正了自由詩體過于散漫的弊端。在中國新詩形式的發(fā)展上,頗有建樹。

二、以歸化為主翻譯原詩的意象

任何文學翻譯,都存在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現(xiàn)象。詩歌翻譯尤其如此。作為文學的最高形式,詩歌是韻律、修辭、意象和意義的結(jié)合體,是一個民族語言文化的結(jié)晶和最高體現(xiàn),字里行間往往承載著獨特的源語文化因素。因此,在所有文學體裁的翻譯中,詩歌翻譯最具有挑戰(zhàn)性和某種程度上的不可譯性,也是最讓人望而止步的。可見,詩歌的特性使得譯者不得不進行創(chuàng)造性甚至叛逆性的翻譯,否則,就很難產(chǎn)出讓目的語讀者接受并欣賞的佳譯。

朱湘認為,在譯詩者的手中,原詩只能算作原料。譯詩者如果認為目的語有比源語更好的材料,能將原詩的意境更好地傳達出來,或者原詩雖好,但移植到目的語會出現(xiàn)水土不服,那么,譯者可以應(yīng)用創(chuàng)作者的自由,對原材料進行合理的歸化處理,將原詩的意境更深刻地嵌入目的語讀者的想象中。[6]為了突出意境,朱湘提出了詩歌翻譯的創(chuàng)作論。主張在異化的基礎(chǔ)上,合理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讓目的語讀者不僅可以接受,還可以欣賞原作。

受中國傳統(tǒng)詩學中的“立意取象”的思維方式的影響,朱湘十分重視詩歌翻譯的“意象”和“意境”。由于語言文化的差異,中西詩歌存在著大量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象。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具有鮮明的主觀情思和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詩人往往通過寥寥幾行,將思想感情具體化、個性化的同時,還創(chuàng)設(shè)出新穎奇特的藝術(shù)形象或意境,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7]深受中國傳統(tǒng)詩學的影響,朱湘認為,為了將原詩的意境整體傳達出來,譯者在實踐中做些枝節(jié)上的變動是可取的。因此,有人認為朱湘的翻譯手法有時接近創(chuàng)作。

在意象塑造方面,由于遵循的是目的語文化取向,朱湘在翻譯時會通過增添、替代、刪除等手法改寫原詩意象。他的譯文增添了不少豐富生動的形象,切合漢詩中文學情景盛大豐富的傳統(tǒng)。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突出事物特征,將客觀景象與藝術(shù)形象融合在一起。我們以《老舟子行》的其中兩節(jié)原詩和譯文對照來看:

The Sun came up upon the left,

Out of the sea came he!

And he shone bright, and on the right

Went down into the sea.

日頭在水左方升上,

過蒼蒼似是孤帆。

他待長庚出來時候

向右方擲下金丸。[4]13

THE Sun now rose upon the right:

Out of the sea came he,

Still hid in mist, and on the left

Went down into the sea.

日頭自水右方升上,

隔水瞧好似銀丸,

它落寞的奔馳一日,

在左方落下波瀾。[4]35

這兩個詩節(jié)描寫舟子射殺信天翁前后的海上日出日落的景觀。用詞簡單常見,第二、四詩行分別重復。兩句簡單的詩行“Out of the sea came he”和“Went down into the sea”,朱湘通過添加 “蒼蒼”“孤帆”“金丸”“銀丸”等意象,將原詩中的隱含的形象以逼真的畫面呈現(xiàn)出來:一只孤帆行駛在茫無邊際的大海上,天氣晴朗時海上日出發(fā)出耀眼的金光;有霧籠罩時則發(fā)出宛如月色的銀光。這種將譯詩向漢語的辭采之美歸化的策略,既避免直譯帶來的蒼白干枯,又賦予譯詩以豐腴新穎的藝術(shù)想象力和濃郁的詩味。用中國調(diào)譯外國意,展現(xiàn)了朱湘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對傳統(tǒng)文學的倚重及傳承古典文學精神的立場。

在遣詞造句方面,朱湘常常對原詩的意象進行替代性改寫,從而使原詩向漢語文化靠攏。比如,當老舟子攔住一位參加喜宴的賓客,欲向其訴說海上經(jīng)歷時,急于離開的賓客不得不說:“站開!放手,羊須老漢!”(“Hold off! Unhand me, grey-beard loon!”[4]9) Loon 在英語中的意思是“懶人;蠢人”,含有責備、謾罵的語氣,屬于貶義詞。朱湘將其譯為“羊須老漢”,弱化了原詩中貶損的語氣,迎合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尊敬長者的價值取向。

柯勒律治是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最具有宗教氣質(zhì)的詩人。從思想寓意上看,《老舟子行》包含著濃厚的神秘宗教色彩和豐富的宗教內(nèi)涵。因此,原詩中出現(xiàn)許多基督教文化詞匯,如 God(上帝)、 heaven(天堂)、Hell(地獄)、 Christ(基督)、Christian (基督徒;基督教的)、kirk(教堂)、angel (天使)等。但是在譯文中,這些基督教文化因素大有被禪化意味。它們或刪除,或替代,只有極少數(shù)采用直譯的方法處理。下面以含有heaven一詞的原詩句及其譯文對比為例:

(1)Heaven’s mother sends us grace 天哪,那多么駭人![4]61

(2)I looked to heaven and tried to pray 仰對青天我想禱告[4]81

(3)She sent the gentle sleep fromHeaven它帶來了我甜的疲倦[4]95

(4)That makethe Heaven be Mute. 九天之內(nèi)悄然諦聽[4]113

根據(jù)基督教傳統(tǒng),heaven主要指的是上帝、天使居住的地方和好人死后去的地方,譯為“天堂”。顯而易見,該詞具有西方基督教的文化內(nèi)涵[8],但在伊斯蘭國家和信奉儒道的中國卻沒有類似的文化內(nèi)涵。佛教中也沒有天堂一說。在以上四句詩行中,除了(3)句中采用刪除的翻譯策略,朱湘將(1)(2)(4)三句中的heaven分別譯為天、青天和九天,舍棄了該詞原有的宗教文化色彩,使原詩向中國文化靠攏。因為中華傳統(tǒng)信仰是敬天法祖,即敬畏上天,尊崇祖先。因此,中國人的心目中往往只有開天辟地的盤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爺。相信天生萬物,天行有道。敬天是一種人文信仰而非宗教信仰,體現(xiàn)了朱湘在語言表達和文化傳替方面,遵循的是以中國文化為取向的翻譯主張。

三、結(jié)語

《老舟子行》是朱湘翻譯的最長的一首外文敘事詩,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他的詩歌翻譯理念和文化取向。一方面,譯詩大膽移植西方詩學中豐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展現(xiàn)出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突顯其形式上的美,留下了源語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運用中國傳統(tǒng)美學在意象等內(nèi)在方面的優(yōu)勢,采用中國古典詩詞的辭采美、如詩如畫般的形象結(jié)構(gòu),既增添譯詩的意蘊美,又傳承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讀起來賞心悅目。這種亦歸亦異的的翻譯策略使其譯詩做到了形似和神似的統(tǒng)一。朱湘也正是通過這種對外國詩歌多方面的“異化”處理,最終以“歸化”中國古典詩學為目的的方式,實現(xiàn)他復興“中國詩學”的主張。

當然,朱湘的譯詩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在傳統(tǒng)翻譯批評觀的審視下,有人認為朱湘對形式和簡練的過分重視,過度違反了目的語的可接性。也有人認為朱湘的譯詩肆意發(fā)揮,脫離原詩,有的地方詞不達意,如朱湘把白朗寧《異域鄉(xiāng)思》中 pear-tree(梨花)創(chuàng)造性地翻譯成“夭桃”而引發(fā)與王宗璠一場筆墨之爭。但鑒于朱湘所在的歷史文化背景,我們不應(yīng)求全責備,畢竟他所處的五四時期白話新詩的發(fā)展還不成熟。能在格律的制約下傳達原作的神韻,向讀者貢獻了眾多精煉而又優(yōu)美的佳譯,充分顯示了他是一個成熟的詩人和翻譯家。因此,朱湘在近代詩歌翻譯史上和文化交流史上發(fā)揮的作用與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參考文獻]

[1]周志平.基于文化取向的翻譯異化與歸化探討[J].襄樊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12(3):86-88.

[2]朱湘譯.朱湘譯詩集[M]. 洪振國編.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337.

[3]周方珠.翻譯多元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305.

[4](英)柯勒律治.老舟子行[M].朱湘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5]吳赟. 翻譯·構(gòu)建·影響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在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71-73.

[6]朱湘.說譯詩[A].中西詩歌翻譯百年論集[C].海岸選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50.

[7]曹帥.朱湘譯詩中的異化與歸化研究現(xiàn)象[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1.

[8]賈德江.論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外語教學,2000(4):56-60.

責任編輯:李應(yīng)青

Zhu Xiang's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Strategy——Taking His Version of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as an Example

Yu Qiulan, Zhang Wen

Abstract:As Zhu Xiang flexibly applied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as his maj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his translation of foreign poetry, his Chinese versions represented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good qualit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ry. His version of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can serve as a typical model for this feature. On one hand, to introduce the merits of foreign poetry, foreignization was widely used to transplant their rich poetic forms, like cadence, stanza, rhythm, line, etc. into his translation to make his versions full of musical and formal charm.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he firmly took Chinese culture as his orientation when dealing with the expression of words and cultures, he mainly domesticated the images in foreign poetry through creative rewriting, making his version closer to the reader and thus showing his inheritance and promoting our classic literature.

Key words:Zhu Xiang's poetic translation;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794(2016)03-0057-04

作者簡介:余秋蘭,安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與翻譯;張文,安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安徽 安慶 246011)。

基金項目:教育部英語國家級特色專業(yè)項目(TS1215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SK2016A0561);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AHSKY2015D122)

收稿日期:2016-03-07

猜你喜歡
歸化異化
農(nóng)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quán)正義及其異化
測大角歸化法歸化值的兩種計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科技風(2020年9期)2020-03-24 11:51:15
歸化(雙語加油站)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分裂、異化與虛無——解讀《上來透口氣》的主題思想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倫理視角下電影翻譯的歸化與異化
歸化翻譯與江西詩法——以《魯拜集》的三個七言絕句譯本為例
以《紅樓夢》三個版本為例探討親屬稱謂詞翻譯的異化與歸化
揭阳市| 余江县| 正阳县| 巴青县| 中方县| 大丰市| 瑞金市| 华池县| 遂平县| 武定县| 靖宇县| 饶平县| 白朗县| 吉木乃县| 建德市| 聊城市| 万源市| 防城港市| 清涧县| 都兰县| 肥东县| 丰城市| 临颍县| 乌拉特中旗| 长泰县| 镶黄旗| 林芝县| 汤原县| 河北区| 和政县| 独山县| 灵石县| 南木林县| 安乡县| 湟源县| 兴和县| 田东县| 偏关县| 二连浩特市| 丽水市|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