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芳
(重慶工商大學(xué) 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重慶 400067)
蘇軾的“命”觀
□徐建芳
(重慶工商大學(xué) 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重慶 400067)
在蘇軾看來,“命”是一種莫知其所以然而然的客觀必然性,對人的生死禍福、得失榮辱等具有不可抗拒的制限力量。知“命”對人生有以下積極作用:一、知命無憂;二、知命無求;三、知命不屈;四、知命無拘;五、安分則藝精。人應(yīng)該采取以下四種態(tài)度應(yīng)對“命”:一、順命安分;二、靜以待命;三、盡人事而聽天命;四、不以命廢志。這些洞達(dá)的“命”觀應(yīng)該是蘇軾既隨遇而安、樂觀曠達(dá),又自強不息、永不氣餒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機制之一。
蘇軾;命;態(tài)度
[DOI編號]10.14180/j.cnki.1004-0544.2016.10.012
蘇軾之所以無論在什么樣的艱難困苦之中都能隨遇而安、泰然自得、樂觀曠達(dá),除了受釋、道等思想的開解之外,與他對命運的洞徹了悟應(yīng)有密切關(guān)系。本文擬從蘇軾對“命”的界定、知“命”對人生的積極作用及應(yīng)對“命”的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予以探究。
“命”究竟是什么?蘇軾在其《東坡易傳》中對“命”的內(nèi)涵及“命”對人生的制限力量作了詳細(xì)論述:
世之論性命者多矣,因是,請試言其粗。曰:古之言性者,如告瞽者以其所不識也,瞽者未嘗有見也,欲告之以是物,患其不識也,則又以一物狀之。夫以一物狀之,則又一物也,非是物矣。彼惟無見,故告之;以一物而不識,又可以多物眩之乎?古之君子,患性之難見也,故以可見者言性。夫以可見者言性,皆性之似也。君子日修其善以消其不善;不善者日消,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小人日修其不善以消其善;善者日消,亦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夫不可得而消者,堯舜不能加焉,桀紂不能亡焉,是豈非性也哉!君子之至于是,用是為道,則去圣不遠(yuǎn)矣;雖然有至是者,有用是者,則其為道常二,猶器之用于手不如手之自用,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性至于是,則謂之命;命,令也。君之令曰命,天之令曰命,性之至者亦曰命。性之至者非命也,無以名之而寄之命也。死生禍福,莫非命者,雖有圣者,莫知其所以然而然。[1](P4-5)
這段話主要包含三層意思:一,“不可得而消者”為“性”;二,性之至極,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謂之“命”;三,“命”對人生具有不可抗拒的制限力量,所謂“死生禍福,莫非命者”。
蘇軾對“命”于人生的制限力量有深刻體認(rèn),在其詩文中多有表露,如其《漁樵閑話錄》上篇:“漁曰:‘人之有禍福成敗,盛衰得失,窮達(dá)榮辱,興亡治亂,莫非命也。知之由命,則事雖毫銖之微,皆素定也……’樵曰:‘……命之所有,分之所定,不可逃也,使當(dāng)時言之,亦不足為戒也,雖戒亦不能免也。天命之出,其可易乎!’”[2](P2611)《漁樵閑話錄》下篇:“樵曰:‘禍之與福,命也……士之處世……伸于知己,屈于不知己,遇與不遇,乃時命也?!保?](P2615)這里主要表達(dá)了兩層意思:一是人之禍福成敗、盛衰得失、窮達(dá)榮辱等,全由“命”決定;二是命之所有,分之所定,不可逃避;天命之出,不可改變。易言之,“命”對人生的一切具有絕對的權(quán)威性,人無法抗拒天命的安排。類似的表達(dá)又如:“若夫窮達(dá)得喪,死生禍福,則吾有命矣。”[2](P363)“死生禍福,天也,公其如天何?!保?](P466)等等。
對“命”的這種認(rèn)識可說貫穿蘇軾一生,如蘇軾34歲時寫的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保?](P221)蘇軾根據(jù)自己的切身體驗認(rèn)識到,萬事皆有命定,沒有必要奔走營求。勸慰落第歸鄉(xiāng)的安惇只要勤學(xué)深思,將來必有飛黃騰達(dá)之日。又如44歲時蘇軾無端成了開中國文字獄先河的第一人。當(dāng)他回顧這一沉痛經(jīng)歷時,認(rèn)為這一切都是 “賦命衰窮”所致,如其元豐三年(1080)剛從“烏臺詩案”獄中出來,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所寫的《到黃州謝表》說:“伏念臣早緣科第,誤忝縉紳。親逢睿哲之興,遂有功名之意……而臣用意過當(dāng),日趨于迷。賦命衰窮,天奪其魄”[2](P654)。晚年被貶到非人所居的嶺南七年,同貶者死去大半,自己的得意門生秦觀尚且因不堪惡劣環(huán)境的摧殘而客死嶺南,而自己卻以年老多病之身竟能安然無恙、全軀得還,蘇軾認(rèn)為這一切都是天命眷顧、天命護佑使然,如其《答蘇伯固四首》之一:“某全軀得還,非天幸而何,但益痛少游無窮已也。同貶死去太半,最可惜者,范純父及少游,當(dāng)為天下惜之,奈何!奈何!”[2](P1741)《和陶始經(jīng)曲阿》:“天命適如此,幸收廢棄余”[3](P2198)等。遺憾的是,當(dāng)這位飽經(jīng)禍患的老人終于渡過最艱險的歲月,準(zhǔn)備回到自己向往的地方安度晚年時,卻一病不起了。蘇軾只能把這歸結(jié)于命運的安排:“萬里海表不死,歸宿田里,得疾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耶?”[2](P1726)綜上可見,蘇軾一生對“命”于人生的絕對制裁力量是深所認(rèn)同的。
蘇軾在對“命”的體悟中發(fā)現(xiàn),當(dāng)人洞悉了“命”對人生的一切都具有絕對制限作用之后,就自然會生出一種如釋重負(fù)的解脫感,就不會再妄生憂愁,盲目追逐,就能夠臨危不屈、直道而行,就不會被任何外在利害所拘縛,就能夠安分守己地精于自己的技藝、職事。
2.1知命無憂
“知命無憂”這一觀念早在《周易》中就提出了,所謂“樂天知命,故不憂”。[4](P267)自小讀《易》的蘇軾對這一觀念深所服膺,經(jīng)常引此來安慰自己及患難中的朋友,如其《次韻答邦直子由五首》之二:“尊主庇民君有道,樂天知命我無憂?!保?](P711)《送任伋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知命無憂子何病,見賢不薦誰當(dāng)恥。”[3](P222)《與王定國三十五首》之八:“命分如此,亦何復(fù)憂慮?!保?](P1515)《答范景山書》:“景山雖去軒冕,避津要,所欲閑耳,而不可得,乃知吾道艱難之際,仁人君子舍眾人所棄,猶不可得,然憂喜勞逸,無非命者,出辦此身,與之浮沉,則亦安往而不適也?!保?](P1794)人生的出處進(jìn)退、憂喜勞逸無不由命運決定。明了此理,還有什么值得憂慮的呢?
正因蘇軾認(rèn)識到人的死生窮達(dá)等皆由命運決定,所以被貶到九死一生的嶺南時,他從不為自己的生死擔(dān)憂、從不為生存條件的極度惡劣抱怨,始終泰然自得、恬然自適。如其《與王庠書三首》之一:“瘴癘之邦,僵仆者相屬于前……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以此居之泰然。”[2](P1422)《與王定國四十一首》之四十:“某既緣此絕棄世故,身心俱安……南北去住定有命,此心亦不念歸,明年買田筑室,作惠州人矣。”[2](P1531)《與文公大夫一首》:“謫居已再經(jīng)春,徒以知罪信命,故受之恬然?!保?](P2487)《與楊濟甫二首》之一:“某凡百粗遣,北歸未有期,信命且過,不煩念及。”[2](P1810)可見,知命無憂觀念對蘇軾超越困境起了多么大的精神支柱作用。
2.2知命無求
人若洞曉貴賤窮通、進(jìn)退出處,皆非人力,均由命數(shù)決定,就不會再盲動妄求了。如蘇軾《參寥泉銘(并敘)》云:
余謫居黃,參寥子不遠(yuǎn)數(shù)千里從余于東城,留期年。嘗與同游武昌之西山,夢相與賦詩,有“寒食清明”、“石泉槐火”之句,語甚美,而不知其所謂。其后七年,余出守錢塘,參寥子在焉。明年,卜智果精舍居之。又明年,新居成,而余以寒食去郡,實來告行。舍下舊有泉,出石間,是月又鑿石得泉,加冽。參寥子擷新茶,鉆火煮泉而瀹之,笑曰:“是見于夢九年,衛(wèi)公之為靈也久矣。”坐人皆悵然太息,有知命無求之意。乃名之參寥泉,為之銘曰:……石泉槐火,九年而信。夫求何神,實弊汝神。[2](P567)
九年前夢中所詠詩句情景九年后成為現(xiàn)實,豈非一切都有命運安排嗎?明了此理,還須要勞弊心神地去奔走營求嗎?又如其《書歐陽公黃牛廟詩后》:
軾嘗聞之于(歐陽)公:“予昔以西京留守推官,為館閣較勘,時同年丁寶臣元珍適來京師,夢與予同舟溯江,入一廟中,拜謁堂下。予班元珍下,元珍固辭,予不可……既出門,見一馬只耳,覺而語予,固莫識也。不數(shù)日,元珍除峽州判官。已而,余亦貶夷陵令。日與元珍處,不復(fù)記前夢云。一日,與元珍溯峽謁黃牛廟,入門惘然,皆夢中所見。予為縣令,固班元珍下,而門外鐫石為馬,缺一耳。相視大驚,乃留詩廟中……”元豐五年,軾謫居黃州,宜都令朱君嗣先見過,因語峽中山水,偶及之。朱君請書其事與詩:“當(dāng)刻石于廟,使人知進(jìn)退出處,皆非人力。如石馬一耳,何與公事,而亦前定,況其大者……”感其言有味,故為錄之。[2](P2163)
此事與蘇軾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都旨在警示人們:人生的進(jìn)退出處,皆非人力,不可妄求。
在現(xiàn)代人看來,以上兩則材料似屬不經(jīng);但我們應(yīng)該相信,一生直道而行的蘇軾、歐陽修決不會為了嘩眾取寵而編造這些聳人聽聞的故事。何況蘇軾《天篆記》曾說過:“世人所見常少,所不見常多,奚必于區(qū)區(qū)耳目之所及,度量世外事乎?”[2](P408)
2.3知命不屈
人若堅信一切都是由命運決定的,就不會被現(xiàn)實利害所挾制、被邪惡勢力所屈服,就能夠堅守節(jié)操、秉正直行。如蘇軾《送俞節(jié)推》:“異時多良士,末路喪初心。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尋?!保?](P964)人生難道不是由命運決定的嗎?豈肯為了某些利害而有些許枉屈?又如其《與子明九首》之三:“軾自到闕二年,以論事方拙,大忤權(quán)貴,近令南床捃摭彈劾,尋下諸路體量,皆虛,必且已矣。然孤??芍伊x古今所難,得虛名而受實禍,然人生得喪皆前定,斷置已久矣,終不以此屈?!保?](P2517)正因蘇軾久已斷置人生得喪皆命中注定,所以始終不屈服于小人們的傾陷迫害。又如《與鄭靖老二首》之二:“某見張君俞,乃始知公中間亦為小人所捃摭……進(jìn)退有命,豈此輩所能制,知公奇?zhèn)?,必不?jīng)懷也?!保?](P1676)進(jìn)退有命,豈是小人們所能制裁得了的?正所謂“我命不在天,羿彀未必中”,[3](P268)區(qū)區(qū)小人豈能左右天命?
以此,蘇軾從不屈服于任何外在勢力,總是直道而行。如他說:“獨立不懼者,惟司馬君實與叔兄弟耳。萬事委命,直道而行,縱以此竄逐,所獲多矣。”[2](P1840)一切聽?wèi){命運的主宰,自己所能做的只是直道而行而已。又如《祭王宜甫文》:“嗚呼宜父,篤厚寬中。德世其家,而位莫充。非不能充,知有天命。直己而行,不充何病?!保?](P1950)王宜甫盡管德行很高,但官位卻不通達(dá);這并不是他能力不夠,而是天命有所限制。既如此,只管“直己而行,不充何病”!
2.4知命無拘
人若洞徹死生禍福均由命運決定,則可超越一切外在利害的拘縛,自遂自適、悠游自在。所謂“信天命而自遂”是也。[2](P695)如其《次韻趙景貺春思且懷吳越山水》:“思吳信偶然,出處付前定。飄然不系舟,乘此無盡興?!保?](P1738)把人生的出處進(jìn)退付于命運去管,則可象《莊子·列御寇》中的“不系之舟”那樣,[5](P830)悠哉游哉地乘興往來!
正因有這種觀念,所以蘇軾平生所到之處,只要有奇山秀水,即使危險重重,他也總不顧一切地前去飽覽一番方止。如其《自金山放船至焦山》:“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云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我來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慚。同游盡返決獨往,賦命窮薄輕江潭。”[3](P277)因為自認(rèn)“賦命窮薄”,所以盡管江上“云霾浪打人跡絕”,同游伙伴盡已返程;但蘇軾卻無視江潭的危險,決計獨往,去滿足自己的好奇之心。
2.5知命安分則藝精、職舉
知命安分不僅對個體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國家社會也有巨大影響。只有知命安分,人們才能專心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使自己的技藝精益求精,從而才能使各項事務(wù)得到圓滿解決。這一見解蘇軾在《應(yīng)制舉上兩制書》中作了詳盡闡發(fā):
何謂好名太高而不適實?昔者圣人之為天下,使人各致其能以相濟也。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自堯舜之時,而伯夷、后夔、稷契之倫,皆不過名一藝辦一職以盡其能,至于子孫世守其業(yè)而不遷。夔不敢自與于知禮,而契不敢自任于播種。至于三代之際,亦各輸其才而安其習(xí),以不相犯躥。凡書傳所載者,自非圣人,皆止于名一藝辦一職,故其藝未嘗不精,而其職未嘗不舉,后世之所希望而不可及者,由此故也。下而至于漢,其君子各務(wù)其所長,以相左右,故史之所記,武、宣之際,自公孫、魏、邴以下,皆不過以一能稱于當(dāng)世。夫人各有才,才各有小大。大者安其大,而無忽于小。小者樂其小,而無慕于大。是以各適其用,而不喪其所長。及至后世,上失其道,而天下之士,皆有侈心,恥以一藝自名,而欲盡天下之能事。是故喪其所長,而至于無用。今之士大夫,其實病此也。仕者莫不談王道,述禮樂,皆欲復(fù)三代,追堯舜,終于不可行,而世務(wù)因以不舉。學(xué)者莫不論天人,推性命,終于不可究,而世教因以不明。自許太高,而措意太廣。太高則無用。太廣則無功。是故賢人君子布于天下,而事不立。聽其言,則侈大而可樂。責(zé)其效,則汗漫而無當(dāng)。此皆好名之過。[2](P1392)
漢代之前的圣賢君子都只“名一藝辦一職”,因為“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后世之人則“皆有侈心,恥以一藝自名,而欲盡天下之能事”,結(jié)果“喪其所長,而至于無用”。換言之,因為不安分守己、貪多務(wù)得,致使最終一無可用。
既然人生的一切可說無不由命數(shù)、天命、命分決定,那么人應(yīng)該如何對待這種個體所不能控制的外在力量呢?蘇軾根據(jù)自己豐富的人生體驗認(rèn)為應(yīng)該采取以下幾種態(tài)度。
3.1順命安分
既然命運是不可抗拒的,那么人類就應(yīng)該順應(yīng)天命的安排、安然接受命分所有。如蘇軾《東坡易傳》釋復(fù)卦彖辭曰:“凡物之將亡而‘復(fù)’者,非天地之所予者不能也。故陽之消也,五存而不足;及其長也,甫一而有余。此豈人力也哉?《傳》曰:‘天之所壞,不可支也’;其所支,亦不可壞也。違天不祥,必有大咎。”[1](P45)無論天欲毀壞某物,還是扶植某物,人都應(yīng)該順應(yīng)天道,不可違天而動;否則,就會招致災(zāi)咎。又如其釋訟卦九四爻及其象辭曰:“九四命之所當(dāng)?shù)谜?,初六而已。近于三而強求之,故亦‘不克訟’。然而有初之應(yīng),退而就其命之所當(dāng)?shù)谜?,自改而安于貞,則猶可以不失其有也?!保?](P16)可見,只有安于命之所當(dāng)?shù)谜撸趴刹皇涿炙鶓?yīng)有之物。
蘇軾在文章中對這一處世態(tài)度作了更加明白透徹的論述,如《上劉侍讀書》:
夫天下有分,得其分則安,非其分,而以一毫取于人,則群起而爭之。天下有無窮之利,自一命以上,至于公相,其利可愛,其涂甚夷,設(shè)為科條,而待天下之擇取。然天下之人,翹足企首而群望之,逡巡而不敢進(jìn)者,何也?其分有所止也。天下有無功而遷一級者,則眾指之矣。遷者不容于下,遷之者不容于上,而況其甚者乎?。?](P1387)
天下的一切都有各自的命分,得其命分所有則安;非其命分應(yīng)有,則必將引起眾人的爭搶,求安難矣。正因有這種洞見,所以對那些他人求之不得的分外榮寵,蘇軾不僅不認(rèn)為是幸事,反而認(rèn)為是災(zāi)殃,避之唯恐不及。如其《辭免起居舍人第二狀》:
右臣近奏乞辭免起居舍人恩命,準(zhǔn)尚書省札子奉圣旨不許辭免者。天威在顏,不違咫尺。父命于子,惟所東西。況茲久廢之余,敢有不回之意。伏念臣受性褊狷,賦命奇窮。既早竊于賢科,復(fù)濫登于冊府。多取天下之公器,又處眾人之所爭。若此而全,從來未有。今者出于九死之地,始有再生之心。危跡粗安,驚魂未返。若驟膺非分之寵,恐別生意外之憂??v無人災(zāi),必有鬼責(zé)。伏望圣慈……追還新命,更選異材。使之識分以安身,孰與包羞而冒寵。再伸微懇,伏俟重誅。所有告身,臣不敢祗
受。[2](P661)
由文中可知,蘇軾再次上書請求辭免起居舍人的根本原因乃在擔(dān)心自己“賦命奇窮”,承受不起“非分之寵”;因此,只希望能夠識分安身,以免因過分榮寵而包羞蒙恥。這種心態(tài)在蘇軾文中多有流露,如《辭免中書舍人狀》、[2](P662)《辭兩職并乞郡札子》、[2](P1041)《與徐安中》[2](P2483)等。
蘇軾在反省自己得罪下獄的原因時,就覺察到主要是自己不能循理安分所致。如其《與章子厚書》:
軾所以得罪,其過惡未易以一二數(shù)也。平時惟子厚與子由極口見戒,反覆甚苦,而軾強狠自用,不以為然。及在囹圄中,追悔無路,謂必死矣。不意圣主寬大,復(fù)遣視息人間,……軾昔年粗亦受知于圣主,使少循理安分,豈有今日。[2](P1412)
由此可知,蘇軾得罪下獄雖說與小人們的嫉妒構(gòu)陷有直接關(guān)系,但與蘇軾平日的處事方式有些偏激過當(dāng)、不能循理安分也不無關(guān)系。正因有這種切身體驗,所以蘇軾體悟到凡是不能循理安分的人都可能招致兇災(zāi)。如其《本秀二僧》:“稷下之盛,胎驪山之禍;太學(xué)三萬人,噓枯吹生,亦兆黨錮之冤。今吾聞本、秀二僧,皆以口耳區(qū)區(qū)奔走王公,洶洶都邑,安得而不敗?殆非浮屠氏之福也?!保?](P2298)蘇軾由“驪山之禍”和“黨錮之冤”兩個歷史事實推知,不安守僧人本分的本、秀二僧,將來必敗。所謂“安分以養(yǎng)?!笔且?。[2](P2371)
基于以上洞見,蘇軾醒悟到,導(dǎo)致歷代有才之士大都坎坷不遇的一個主要原因應(yīng)該就是他們沒有分清“貴賤之際”與“圣賢之分”之間的區(qū)別,沒能安守命分所致。這一真知灼見在其《應(yīng)制舉上兩制書》中作了明確論述:
軾聞古者有貴賤之際,有圣賢之分。二者相勝而不可以相參,其勢然也。治其貴賤之際,則不知圣賢之為高。行其圣賢之分,則不知貴賤之為差。昔者子思、孟軻之徒,不見諸侯而耕于野,比閭小吏一呼于其門,則攝衣而從之。至于齊、魯千乘之君,操幣執(zhí)贄,因門人以愿交于下風(fēng),則閉門而不納。此非茍以為異而已,將以明乎圣賢之分,而不參于貴賤之際。故其攝衣而從之也,君子不以為畏。而其閉門而拒之也,君子不以為傲。何則?其分定也。士之賢不肖,固有之矣。子思、孟軻,不可以人人而求之,然而貴賤之際,圣賢之分,二者要以不可不知也。世衰道喪,不能深明于斯二者而錯行之,施之不得其處,故其道兩亡。
今夫軾……其才雖不足以庶幾于圣賢之間,而學(xué)其道,……則所守者其分也。[2](P1390)
“貴賤之際”與“圣賢之分”是有區(qū)別的,兩者之間是“相勝而不可以相參”的關(guān)系。即在同一時刻只可遵循一種標(biāo)準(zhǔn)而不可把兩種標(biāo)準(zhǔn)錯雜使用。當(dāng)依據(jù)貴賤之別行事時,不可參雜圣賢之分,即圣賢不可依恃其圣賢德行而無視貴賤等級之別;當(dāng)按照圣賢之分行事時,則可忽視貴賤之別,即貴者不可倚仗其權(quán)勢而無禮于圣賢。不知道“貴賤之際”與“圣賢之分”之間是有區(qū)別的,不能安守自己的本分,這大概就是歷代那些因恃才傲物而不得善終的士人們的致命癥結(jié)。
3.2靜以待命
當(dāng)遭遇不測禍患、或時運不濟時,蘇軾主張只可安貧守道、靜以待命,不可輕舉妄動。如蘇軾《東坡易傳》釋《離·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曰:
火得其所附則傳,不得其所附則窮。初九之于六二,六五之于上九,皆得其所附者以陰陽之相資也。惟九三之于九四,不得其傳而遇其窮,如日之昃,如人之耋也。君子之至此,命也。故“鼓缶而歌”,安以俟之。不然,咨嗟而不寧,則兇之道也。[1](P56)
離卦六爻皆無應(yīng),但六爻之間有親比關(guān)系。初九之于六二,六五之于上九,皆是陰陽相比而得其所附故能傳。只有九三與九四是兩陽爻,不得相親比,故不得其傳而遇其窮。君子遭遇此種境地,是命運所致;只可“鼓缶而歌”,安靜等待;若不安于命運安排,咨嗟不寧,則必招致兇災(zāi)。
這一處世態(tài)度在蘇軾文中有更明確的表述,如《與滕達(dá)道四十五首》之二十四:“漕司根鞫捃摭微瑣,于公尤為便也。緣此圣主皎然,知公無過矣。非特不足恤,乃可喜也。但靜以待命,如乞養(yǎng)疾之類,亦恐不宜。”[2](P1483)當(dāng)小人們拔毛尋瘢地羅織罪狀時,君子只應(yīng)靜以待命,不必有任何應(yīng)對舉措。又如《答李方叔十七首》之五:“有文如此,何憂不達(dá),相知之久,當(dāng)與朋友共之。至于富貴,則有命矣,非綿力所能必致。姑務(wù)安貧守道,使志業(yè)益充,自當(dāng)有獲。鄙言拙直,久乃信耳。”[2](P1578)《與李方叔書》:“累書見責(zé)以不相薦引,讀之甚愧?!又?,務(wù)相勉于道,不務(wù)相引于利也……私意猶冀足下積學(xué)不倦,落其華而成其實。深愿足下為禮義君子,不愿足下豐于才而廉于德也。若進(jìn)退之際,不甚慎靜,則于定命不能有毫發(fā)增益,而于道德有丘山之損矣……實至則名隨之,名不可掩,其自為世用,理勢固然,非力致也……明主求人如不及,豈有終汩沒之理!足下但信道自守,當(dāng)不求自至。若不深自重,恐喪失所有?!保?](P1420)蘇軾對李方叔的忠告主要有三點:(1)富貴由命分決定,不是某個人的微小力量所能改變的。(2)只要安貧守道,積學(xué)不倦,去掉虛華,成就實才,功名當(dāng)不求自至。(3)若進(jìn)退之際,不甚慎靜,則不但于定命無毫發(fā)增益,而且恐怕還會喪失命分所有。這種觀念在蘇軾是堅信不易的,又如他勸患難中的朋友說:“但恨公命未通爾。靜以待之,勿令中途齟齬,自然獲濟?!保?](P1524)
3.3盡人事而聽天命
蘇軾盡管承認(rèn)“命”的不可逃避、不可移易性,但他并未一味聽任命運的擺布;而是主張盡人事,聽天命。如其《墨妙亭記》:
余以為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后理足而無憾。物之有成必有壞,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國之有興必有亡也。雖知其然,而君子之養(yǎng)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其治國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謂知命。[2](P354)
真正“知命”的人,必盡力于人事,“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這樣才可生而無憾。
以此,蘇軾經(jīng)常勸告朋友們應(yīng)在委命任化的同時盡心盡力地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力。如其 《與孔毅父二首》之一:“事之濟否,皆天也,君子盡心而已?!保?](P1718)《與王定國四十一首》之二十一:“謗焰已熄,端居委命,甚善。然所云百念灰滅,萬事懶作,則亦過矣。丈夫功名在晚節(jié)者甚多,定國豈愧古人哉!某未嘗求事,但事來,即不以大小為之。在杭所施,亦何足道,但無所愧怍而已?!保?](P1524)不論大小事,只管盡力去做,但求無所愧怍于自己的使命而已!而且,在蘇軾看來,“人事盡矣,天命順矣”,[2](P2639)只要竭盡人事,天命也會順?biāo)斓摹?/p>
3.4不以命廢志
《周易》困卦主張當(dāng)命運與志向相違背時,人應(yīng)舍棄生命去完成自己的志向,所謂“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保?](P195)蘇軾在解《周易》的過程中也認(rèn)為人應(yīng)充分發(fā)揮主體能動性,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志向,不可因命廢志。如他釋《易·姤·九五·象》“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曰:
“姤”者,陰長之卦;而九五以至陽而勝之,故曰“含章”。凡陰中之陽為“章”,陰長而消陽,天之命也;有以勝之,人之志也。君子不以命廢志,故九五之志堅,則必有自天而隕者,言人之至者,天不能勝也。[1](P83)姤卦只有初六一爻為陰爻,但陰爻在下表示有發(fā)展壯大之勢,所以說是“陰長之卦”。陰長而陽消,這是天命運行規(guī)律;但君子不以命廢志,所以尊居君位的九五爻以至陽之堅定的意志而制勝之,則必有理想 的遇合自天而降,所謂“人之至者,天不能勝也”。
蘇軾《東坡易傳》釋困卦象辭“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時也表達(dá)了類似觀點:“命與志不相謀者也,故各致其極,而任其所至也?!保?](P87)命與志往往“不相謀”,但人應(yīng)該竭盡全力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至于結(jié)果如何,則順其自然。
綜上可見,正因堅信人生的死生禍福、得失榮辱等均由命運主宰,所以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蘇軾都能隨遇而安、處之泰然。但是,蘇軾在主張順命安分、靜以待命的同時,也提倡人應(yīng)充分發(fā)揮主體的能動性,竭盡全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志向;應(yīng)該盡人事而聽天命、不以命廢志。
[1]〔宋〕蘇軾.東坡易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6.
[3]〔宋〕蘇軾著.〔清〕馮應(yīng)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李學(xué)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周易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
[5]陳鼓應(yīng).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2001.
責(zé)任編輯劉宏蘭
I0-02=44
A
1004-0544(2016)10-0063-06
徐建芳(1976-),女,河南淅川人,文學(xué)博士,重慶工商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