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夏大學的圖書募集和圖書館館舍建設
——基于《大夏周報》的報道

2016-03-17 17:57吳李國華東師范大學上海200062
高校圖書館工作 2016年6期
關鍵詞:周報閱覽室藏書

●吳李國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00062)

大夏大學的圖書募集和圖書館館舍建設
——基于《大夏周報》的報道

●吳李國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00062)

文章以《大夏周報》有關大夏大學圖書館的消息報道為基礎,對大夏大學圖書館的發(fā)展簡史進行了全面梳理,重點回顧了大夏大學圖書館的圖書募集活動和圖書館館舍建設歷程。參考文獻33。

大夏大學 圖書募集 館舍建設 大夏周刊

大夏大學是1924年成立于上海的一所私立大學,1951年與光華大學合并成立華東師范大學。這所大學倡導“教師苦教、職員苦干、學生苦學”的“三苦”精神,強調“師生合作”與“自強不息”,從賃屋設校發(fā)展到1930年中山北路300畝廣袤校園,又因為有當時聞名全國的教育學院,一時被譽為“東方哥倫比亞大學”①。1937年,因抗戰(zhàn)一遷廬山,再遷貴陽,三遷赤水,1946年秋季才復員上海,其辦學歷程曲折艱苦又極富傳奇。大夏大學非常重視圖書館建設,限于時勢,發(fā)展坎坷,但其艱難卻努力向上的發(fā)展史卻正是中國近現(xiàn)代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本文以《大夏周報》②有關大夏大學圖書館的消息報道為基礎,從圖書募集和館舍建設入手,對大夏大學圖書館的發(fā)展史進行了全面梳理。

1 圖書募集

大夏大學的辦學經費除了學生學費、政府補助之外,主要來源是社會募捐,同樣,圖書募集也是學校圖書館藏書的重要源頭③。

大夏大學圖書館的第一次圖書募集是在1925年底。當年9月,辦學剛滿一年的大夏大學在膠州路租地自建三層校舍落成,立即在大樓底層設圖書館及閱報室;同時成立大學圖書委員會,負責圖書館經費籌備及圖書購置等事宜,并聘任教授艾偉④出任第一任圖書館主任。12月16日,學校舉行圖書館運動大會,發(fā)布《大夏大學藏書樓募捐啟》[1]:

國家民族文野之分,在乎學術教化之有無多寡為區(qū)別耳。然學術教化之所寄,在乎圖書。則欲謀學術教化之增進,非網羅圖籍,其道奚由哉?自結繩易為書契而后,周官所稱則有三王五帝之書,左氏所記則有八索九邱諸籍。典字,篆文作典,說文云,五帝之書也,從冊,在兀上,尊閣之也。兀者,說義云,下基也,象薦物之形;冊者,說文云,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蓋冊即象書冊長短之狀。典字從冊,在兀上,蓋以兀閣藏之也。是藏書之事,實始于造字之時矣。蓋圖書為文化之原,有文化即已寶藏之矣。自爾以后,質文損益,制度相因,則圖籍相傳,雖有增減,藏書之事,理無或廢??鬃釉唬何奈渲?,希在身策。則文武之時,當有藏書矣。其后老子為周守藏書之史,孔子觀七十二國寶書,則藏書之盛,可見一班。逮秦之興,雖焚書坑儒,然宮禁所藏,猶或不廢。漢興,大收編籍,廣獻書之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于是石渠秘寶遂汗牛充棟矣。自是代有藏書,至于前清益為完備。乾隆四庫固無論矣,即私令藏,如阮氏文選之樓,鮑氏不足之齋,亦足以上夸前古,近補官書。吾國之重視圖籍也如者。然而以吾國今日之文化與東西各國相比,則古籍雖比人多而教學反在人后,何哉?則普及與不普及之異耳!故東西各國莫不富有藏書之所,以縣之地,公私之校,莫不筑閣庋藏,各稱其力,而大學為最高之學府,設備尤完。顧考之吾國,則何如哉?除北京大學籍歷代官藏之外,其余國立部立各校亦所藏無幾,而私立者則更無論矣!夫官府之藏,既不足以普遍;私家所有,又不能以供眾覽;而各大學又限于經費,有志未逮;則堂堂學府,濟濟生徒,除耳治口傳之外,所得者不亦微哉?如是而欲與東西各國度長挈短,難矣!本大學順時勢之要求,賴國人之勢力,建立于滬瀆,已歷歲余。本期以來,益形發(fā)達,校舍已建,設備漸完,教授已逾六十,生徒已將九百。惟是成立未久,圖籍尚希,聞見既有未周,財力尤多不逮,研誦摩琢甚感困難。用是敬告邦人,乞援大雅,或招青箱之贈,或賜董金之助,庶幾集腋可以成裘,積水終能為海,學校既受其寵賜,國家亦賴其休光,美哉盛舉!企予望之!

啟事宣揚圖書對于學術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我國雖然藏書歷史悠久,但普及程度不夠,號召社會各界為大夏大學圖書館建設募捐,言辭懇切。此次募捐大會現(xiàn)場獲捐金1 542元2角及圖書330冊[2],其后募捐成績未能見報。

1930年3月,大夏大學發(fā)起了第二次圖書募集運動。其時,大夏大學的中山路校區(qū)正在建筑之中,學校發(fā)展方興未艾。著名圖書館學專家馬宗榮⑤年初出任圖書館主任,便立即發(fā)布《募集圖書啟》[3]:

敬啟者:本校締造,瞬屆六周,慘淡經營,規(guī)模粗備。茲者梵王渡新校,落成有期,喬遷在邇,內容設備,諸待擴充,而缺需最殷,厥惟圖書。良以典冊為一切學術之源泉,大學教育最要之工具,非有豐富之藏書,不足以資博覽而供研究。同人有鑒于此,爰發(fā)起募集圖書大運動,希于最短期內征集多量之書籍。在校百余教職員,千余同學,無不量力所至,努力捐集,更望諸君,本向來師生合作之精神,或向桑梓親戚,或向他鄉(xiāng)友朋,力代征募。無論宋元舊槧,歐美新編,均所歡迎。而捐者募者芳名僉刻于典冊,俾得與書具存,永垂不朽。他日莘莘學子,含英咀華,飲水思源,莫非捐者之賜也。愛校諸友,曷興乎來!

同時,馬宗榮還在《大夏周報》撰文《圖書館與募書運動》,從圖書館的意義、任務出發(fā),結合學校圖書館的特點,號召“全校師生一致團結起來,作大夏圖書館募書運動”[4]。這次圖書募集運動,至5月8日結束,共收到中文書籍4 277冊,外文書籍820冊,約價值3 500元[5]。

1937年9月,大夏與復旦組成聯(lián)大內遷,經廬山至貴陽。1938年秋,大夏大學在貴陽稍事安定,又第三次舉行募集圖書運動。這次圖書募集得到各界支持,校內員生校外人士捐書達7 196冊[6]。

除了上述有組織的進行圖書募集之外,大學教職員及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捐書時有發(fā)生。1925年艾偉剛剛出任圖書館主任的時候,就率先捐助了一批書籍[7]。1933年12月,總務主任吳浩然⑥遵照其父前清舉人吳竹林先生遺囑,將家藏珍貴圖書一百三十種,九百余冊,捐贈大夏圖書館[8]。1935年11月,校長王伯群⑦一次性捐贈圖書雜志及各項報告等二千余冊[9]。1936年3月,已故文學院教授孫德謙⑧先生家屬秉其遺愿,將其藏書1 847冊廉價捐贈圖書館[10]。1944年秋,已故夏元瑮⑨教授遺書留贈圖書館作永久紀念,計有中英文書籍49部共76冊[11]。1947年5月,美國援華會向學校捐贈圖書數(shù)百冊[12]。

內遷時,大夏圖書館5萬余冊藏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隨遷,經廬山、重慶輾轉于1938年5月才全部分批到達貴陽[13];另一部分藏于校長王伯群私邸,后為偽上海大學⑩移存中央研究院三十余箱及存放復旦大學[14],直到1946年復員后才陸續(xù)收回,其中有不少已散失。

1951年大夏大學結束時,圖書館藏書達60 561冊,資料室藏書8 728冊[15],近7萬余冊的藏書量無疑有圖書募集的重要貢獻。

2 館舍建設

1930年春,大夏中山路校區(qū)開始建設,校董、前校長馬君武?先生強調“今后大夏大學的建設是要謀圖書館和實驗室的充實”,充分體現(xiàn)了學校管理層對于圖書館建設的重視。1930秋,圖書館由膠州路舊址遷入新校舍群賢堂二樓。新圖書館館舍完全參照馬宗榮所著《現(xiàn)代圖書館經營論》設置,式樣美觀,精巧適用,設有普通閱覽室一間,參考閱覽室一間,書庫一間,及辦公室一間[16]。

大夏大學搬遷到中山路新校區(qū)后,學校發(fā)展空間得到極大提升,注冊學生數(shù)也逐年增加,建設一個獨立的圖書館提上了日程。1931年夏,學校計劃單獨建筑一所二層圖書館,已由建筑師設計繪圖,第一層擬作辦事室及各系研究室,第二層擬作書庫、雜志室、參考室、閱書室、目錄室及管理室等[17]。但是,“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全國人民投身抗戰(zhàn)救國,大夏大學的校園建設被迫中斷,圖書館的新館建設也暫時被擱置起來。不僅如此,隨著“一二八”戰(zhàn)事的發(fā)展,中山北路一度淪為戰(zhàn)區(qū),學校教學無法正常開展,圖書館全部圖書也不得不搬往中華學藝社寄存[18]。秋季回遷后,圖書館也改設原擬建實驗小學(因戰(zhàn)事未辦)校舍。據(jù)1934年初出版的《上海各圖書館概覽》記載,其時大夏大學圖書館“凹字形,三大間,兩層樓房”,樓下設有目錄處、普通圖書出納處、普通閱覽室、新書陳列處、普通書庫、事務及出納辦公室、教員休息及儲藏室,樓上設有雜志閱覽室、參考出納處、參考閱覽室、新列參考書陳列處、參考書庫、參考辦公室、館長及編目辦公室、教育學社會學研究室及書庫等[19]。

1933年10月,為解決參考閱覽室擁擠問題,學校又在群賢堂205室添設自由閱覽室。1934年秋,又將群賢堂附近的教育研究室騰出給圖書館用作雜志閱覽室,并于近旁添建平房兩間,作為報紙閱覽室[20]。1934年11月,校董會再次議決籌建新圖書館,建筑費定為12萬元,由各校董負責籌措。次年3月,校董會議決新圖書館題名為“黃浦烈士圖書館”。新圖書館規(guī)劃三層,一層設有館長室、編目室、書報室、雜志室、書庫等,二層設有參考室、普通閱覽室、教職員閱書室、書庫等,三層則計劃分設五個學院的研究室[21]。1937年6月1日,大夏大學校慶日,全校師生2 000余人參加了“黃浦烈士圖書館”的破土動工典禮[22]。然而,“八一三”戰(zhàn)事讓新圖書館的建設又戛然而止,大夏大學也在戰(zhàn)火中被迫西遷。

此后,大夏大學由上海至廬山,至貴陽,至赤水,直到1946年秋重回上海,輾轉遷移,全校師生歷經艱難,方使弦歌不輟;至于圖書館的館舍建設,也只能是因陋就簡,勉力維持了。1939年2月4日,日寇空襲貴陽,學校緊急轉移圖書儀器到花溪,直到秋季,才陸續(xù)全部運回[23]。1944年11月,日軍進犯獨山,騷擾貴陽,學校又整體遷往赤水。所有圖書儀器11月30日裝箱,12月2日起分批經重慶、茅臺直至1945年3月8日全部運達赤水,其中有一輛運送汽車在遵義附近翻車,所幸押運師生三人只受輕傷,圖書無損[24]。1945年3月,大夏大學利用赤水中學房屋作圖書館,設書庫、參考閱覽室、普通閱覽室各一間,此時,學校藏書已達4萬余冊[25]。1946年夏,大夏大學開始復員上海。7月25日,赤水的圖書儀器陸續(xù)裝箱運達重慶。9月1日,裝載華泰輪駁,于10月24日抵達南京,又改用火車轉運,10月31日抵達上海西站[26]。至此,播遷9載的圖書終于重新回到了中山路校園。

1946年2月,大夏大學滬校將位于重華新村的圖書館搬回中山路校區(qū)原圖書館舊址[27]。年底,黔校復員圖書陸續(xù)進館,合并圖書達5萬多冊,原有館舍不敷使用,不得不在群賢堂三樓辟室七間,設置參考閱覽室、雜志閱覽室、報紙閱覽室及自由閱覽室等,原圖書館一樓為書庫、借書處及目錄室,二樓為辦公室及普通閱覽室[28]。

1948年春,為解決圖書館館舍狹小問題,學校經過多方募捐,擬以四百億元國幣建筑新圖書館一座[29]。9月28日,由土木工程系金祖蔭設計上下共二層的新圖書館破土動工。新館設計下層為書庫、雜志室、大閱覽室,樓上為各學院研究室、大參考室、館長室、辦公室等,可同時容納千人閱覽,為復員后學校最大建筑[30]。然而,原計劃寒假前即可竣工的工程,由于幣制改革,預算的金條被換成金圓券后大幅貶值,工程用的水泥尚差一千包無法購辦,工人工資也增長十倍左右,圖書館工程不得不暫停乃至最終廢止[31]。

解放后,百廢待興,院校調整。1949年9月后,原圖書館劃歸附中,圖書館全部遷往群賢堂辦公[32];1951年大夏大學又與光華大學合并成立華東師范大學。1952年年底,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建成,大夏大學中山路校園這才有了名符其實的圖書館。

3 其他

大夏大學辦學28載,歷任圖書館館長(主任)有艾偉、陳友松?、馬宗榮、呂紹虞?、陳一百?、吳學信?、方金鏞、傅杰華、胡壽慈、韓鐘琦?、蘇希軾等,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具有教育學相關專業(yè)背景,除艾偉、陳友松、陳一百、蘇希軾外,呂紹虞曾是馬宗榮的助手,其他幾人更是馬宗榮在大夏大學的學生,可見,大夏大學圖書館的建設與馬宗榮的社會教育理念關系密切,這一點,與社會教育強調圖書館的重要性也是一致的。大夏大學一直在社會教育系設有圖書館學課程,1938年更在社會教育系下分設圖書館學組、民眾教育組和電化教育組[33],由此也可見圖書館學在社會教育中的地位。當然這些已不屬于本文的討論范圍了。但是,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把圖書館建設成社會教育或者公共教育的重要基地一直都是圖書館館長們努力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私立大夏大學圖書館的發(fā)展史是值得借鑒的。

注釋

①大夏大學詳細建校情形參見婁岙菲主編的《大夏大學編年事輯》。

②大夏周報,1924年創(chuàng)刊,原名大夏周刊,1929年更名為大夏周報,1930年秋從第87期起按學年分卷出版,1930年秋為建校第七學年開始,周報即為第7卷,一直出版到第26卷。

③據(jù)1930年4月9日《大夏周報》載《本?,F(xiàn)有圖書統(tǒng)計表》備注欄“本館書籍1/3系捐贈,2/3系自購”。

④艾偉(1890~1955),字險舟,湖北沙市人,著名心理學家。1919年畢業(yè)于圣約翰大學,后留學美國,獲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碩士,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1941年入選部聘教授。1925年至1927年曾任大夏大學高等師范專修科主任,并出任大夏大學圖書館首任主任。

⑤馬宗榮(1896~1944),字繼華,貴州貴陽人,著名社會教育家、出版編輯家與圖書館學家。1927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1930年至1935年間擔任大夏大學圖書館主任及社會教育系主任,大夏西遷貴陽時曾任大夏大學總務長。

⑥吳浩然,生卒年不詳,字養(yǎng)吾,江蘇吳縣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碩士,長期擔任大夏大學總務長。

⑦王伯群(1885~1944),名文選,字伯群,貴州興義人。著名政治家、民主革命先驅、教育家。大夏大學首任董事長,第二任校長。

⑧孫德謙(1869~1935),字受之,壽芝,號益葊,隘堪居士,江蘇元和人,著名國學家、史學家。1928年至1935年擔任大夏大學國文系主任。

⑨夏元瑮(1883~1944),字浮筠,浙江杭州人。著名物理學家,曾任大夏大學理學院院長、教務長。

⑩1942年至1945年間由汪偽政府在上海原復旦大學和暨南大學校址上舉辦的“國立上海大學”。

?馬君武(1881~1940),廣西桂林人,著名政治活動家、民主革命先驅、教育家、翻譯家。先后留學日本、德國,1915年獲德國柏林農科大學工學博士。1924年至1927年出任大夏大學首任校長。

?陳友松(1899~1992),字敦偉,湖北京山人。著名教育家、翻譯家。早年留學菲律賓,1926年秋擔任大夏大學圖書館主任。1929年官費留美,先后在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1935年回國后曾在大夏大學代理社會教育系主任。

?呂紹虞(1907~1979),原名呂型孝,浙江新昌人。著名圖書館學家、目錄學家。1928年大夏大學高等師范專修科畢業(yè)后留校圖書館工作,1931年又在私立武昌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進修。1935年曾代理大夏大學圖書館館長。

?陳一百(1909~1993),廣西北流人。著名教育理論家。金陵大學哲學教育系本科,美國康乃爾大學教育碩士。1934年回國后先后在光華大學、大夏大學、藍田國立師范學院、中山大學、廣州師范學院等校任教,1936年秋至1938年初曾任大夏大學圖書館館長。

?吳學信(1909~?),江西南城人。1934年畢業(yè)于大夏大學教育行政系,后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38年春曾代理大夏大學圖書館館長一學期。

?鐘琦(1907~?),江蘇泰縣人。1934年畢業(yè)于大夏大學社會教育系。曾任貴州省立圖書館館長。1945年至1950年任大夏大學圖書館館長。

[1]圖書館動員大會[J].大夏周刊,1925(25):17.

[2]圖書運動會消息[J].大夏周刊,1925(26):18.

[3]募集圖書啟[J].大夏周報,1930(79):117.

[4]馬宗榮.圖書館與募書運動[J].大夏周報,1930(79):118-121.

[5]募書運動結束[J].大夏周報,1930(83):225.

[6]校內員生校外人士捐書達七千余冊[J].大夏周報,1939,15 (10):2-4.

[7]圖書館與實驗室之新建設[J].大夏周刊,1925(22):13-14.

[8]吳竹林先生捐贈書籍到校[J].大夏周報,1934,10(15):346-348.

[9]王校長贈圖書館大批重價書籍[J].大夏周報,1935,12 (7):154.

[10]本校已故教授孫德謙先生遺書已到校[J].大夏周報,1936,12 (13):301.

[11]前大夏大學教務會議記錄[Z],華東師范大學檔案館檔案,檔號81-1-56:7.

[12]同學福音!美國援華會慷慨贈書[J].大夏周報,1947,23 (10):3-4.

[13]大夏大學圖書館存渝圖書儀器掃數(shù)運黔[J].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會報,1938,13(2):24.

[14]充實圖書館設備[J].大夏大學校慶特刊——二十二周年紀念,1946:15.

[15]大夏大學圖書館圖書清冊(一)[Z],華東師范大學檔案館檔案,檔號22-1-20:2.

[16]圖書館消息[J].大夏周報,1930,7(1):7.

[17]籌建圖書館[J].大夏周報,1931,7(21):476.

[18]民國二十一年一月至十二月本校大事記[J].大夏周報,1932,9(14):290-292.

[19]陳祖怡編.“私立”大夏大學圖書館[M].上海各圖書館概覽,中華書局,1934,5:2-4.

[20]圖書館消息[J].大夏周報,1936,13(2):40.

[21]大夏大學圖書館平面圖[J].大夏周報,1937,13(26):578,584,586.

[22]十三周年紀念志盛[J].大夏周報,1937,13(27):631-636.

[23]貴陽大夏大學圖書館近訊[J].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會報,1940,14 (4):29.

[24]本校遷設赤水大事記[J].大夏周報,1945,21(1):4.

[25]圖書館開幕[J].大夏周報,1945,21(2):3.

[26]陳旭麓.內遷十年紀事[J].大夏周報,1946,23(3):16.

[27]滬校簡訊[J].大夏周報,1946,22(8):7.

[28]韓鐘琦.圖書館近況[J].大夏周報,1947,24(1):32.

[29]四百億建筑費,積極開展籌募[J].大夏周報,1948,24(11):8.

[30]新圖書館開工,寒假前可落成[J].大夏周報,1948,25(1):2.

[31]高物價,新圖書館建筑勢將延期完工[J].大夏周報,1948,25 (3):1.

[32]校舍新布置[J].大夏周報,1949,26(1):5.

[33]教育學院新訊[J].大夏周報,19389,15(51):6-7.

(劉 平 編發(fā))

Books Collection and Libra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Great China University:Based on Great China University Weekly

Wu Liguo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books collection and the libra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Great China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news and reports about the library in 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 Weekly,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bout the university library was outlined.33 refs.

Great China University.Books collection.Library building construction.Great China University Weekly.

G259

A

1003-7845(2016)06-0086-04

吳李國,副研究館員,現(xiàn)在華東師范大學檔案館工作。

2016-03-22

猜你喜歡
周報閱覽室藏書
原創(chuàng)童書閱覽室
原創(chuàng)童書閱覽室
原創(chuàng)童書閱覽室
畫與理
一樣的周報
畫與理
畫與理
珍惜每一本藏書
千載藏書風 化績于當下——《嘉興藏書史》評鑒
三年實現(xiàn)電子閱覽室全覆蓋 有效發(fā)揮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