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芳菲
?
大學思政課程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
靳芳菲
高校思政類課程的教學,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德育課)、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共黨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等課程教學,應根據(jù)各自課程特色探尋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和策略。
大學思政課程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方法與策略
我國大學的思政類課程,除馬克思主義原理外,主要有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德育課程)、中共黨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以及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毛中特概論”)等。這些課程都承擔著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因此本文立足于具體的思政類課程教學,探討在大學思政課程(馬克思主義原理課不在探討的范圍)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和策略。
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貫穿其一生的事情。青少年時代是一個人良好思想品德奠基的重要階段。目前大學生的總體道德水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教學中,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道德素養(yǎng)的一般路徑應該是:找準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在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的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以下四種策略。
(一)通過強化認識達到育人共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高校要想通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教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其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首要的就是提高學校各級領導和教師的認識,達到凝聚全校力量的共識。這里所說的共識,是指全校上下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三育人”的過程中,必須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在學?!叭恕钡母鱾€環(huán)節(jié),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例如,要使學生在校園中隨處看到的、聽到的以及師生言語行為中體現(xiàn)出來的,都是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理念和原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教學的具體引領下,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通過整合資源達到文化育人
這里的資源,主要是指對大學生有著深度影響的東西,例如,互聯(lián)網(wǎng)、微信、博客等網(wǎng)絡資源,校園廣播、櫥窗、板報、標語等校園資源,以及主題班會、人文社科講座等主題集會資源。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的教學應走出教室,全力整合這些資源,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和多種形式,通過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反面事例等文化育人的方式,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追求。
(三)通過搭建平臺實現(xiàn)實踐育人
這里的平臺,主要是指針對大學生的平臺。如新生軍訓、入學教育、QQ群交流、班級微信群、校園重大活動、宿舍文化創(chuàng)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三下鄉(xiāng)、扶貧慰問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所有教師,尤其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教學的教師,應經(jīng)常聯(lián)絡學校黨委宣傳部、學工部、校團委等部門,及時搭建各類實踐平臺,真正實現(xiàn)實踐育人的目的。
(四)通過“三位一體”實現(xiàn)合力育人
學校、家庭和社會是所有青少年學生接受教育滋養(yǎng)和熏陶的重要場合。在思想道德課程的教學中,培育學生核心價值觀,教師應該通過正面引導并教育學生,與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實現(xiàn)合力育人。當然,作為成年人的大學生,也要學會避免來自家庭和社會的一些負面價值取向的干擾。
正確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毛中特概論”課程也承擔著重任。
“毛中特概論”課程作為大學高年級的政治必修課,應當及時引導學生了解最新的時事動態(tài),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例如,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全面概括和完整論述,首次提出了三個倡導的理念,明確了核心價值追求的具體內容,指出了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現(xiàn)實著力點,是對我國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正確理解這些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深刻把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對于推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課程教師馬上對學生增加大會報告的專題講解,使學生了解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方面的內容,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政課教師應當密切關注黨的重要會議,提高政治敏銳度,及時向學生傳遞最新的時事動態(tài)。
與思政類的其他課程相比較,“毛中特概論”課程的內容具有開放性,貫穿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全過程,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增加。因此,在課程教學中培育核心價值觀的主要策略和一般思路應該是:在正常的單元教學中,教學內容涉及核心價值觀中的哪幾個方面,就以這些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開展討論式專題教學。當然,也可以分別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公民個人層面進行分析論證,通過開放式教學和做小論文的方式,分別開展專題講述,從而使同學們從中外對比借鑒、我國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新中國成立前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社會主義事業(yè)奠基和建設探索理論、改革開放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步驟等方面,明白我國在國家層面為什么要堅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追求,在社會層面為什么要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在公民個人層面為什么要引導大家遵守“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只有全體公民都做到“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只有全社會真正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國家才能真正實現(xiàn)“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同樣,只有在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公民都能“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前提下,社會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互關系,就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核心價值觀對社會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提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
中共黨史文化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各種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主要表現(xiàn)在物質、制度和精神等三大層面上,其中精神層面的內容是黨史文化的核心,包括一系列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模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共歷史發(fā)展新階段的必然產(chǎn)物,也是黨史文化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它引導人們積極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同黨領導和帶領全國人民制定了憲法和法律,并帶頭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一樣。因此,在黨史課程教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策略中,必須緊緊抓住黨史文化教育所特有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和教化功能。
信仰和理想是人生大廈的基石。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必然會對其成才產(chǎn)生諸多不良影響。在媒體資訊十分發(fā)達的時代,各種各樣的價值觀爭相交鋒。中共黨內極少數(shù)腐敗分子的嚴重腐敗,導致一些青年大學生對黨、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信仰,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通過黨史課程的學習和領悟,學生可以更加堅定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培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黨史文化及其教育對加強青年學生的人生信仰和樹立遠大理想,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極強的導向功能。
歷史上,中國共產(chǎn)黨曾屢次陷于困境,有時甚至瀕臨滅亡的境地。在歷次的巨大困難面前,憑借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chǎn)黨人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對青年人最好的勵志史。對當今的青年大學生來講,黨史文化絕對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它能夠讓青年人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順境和逆境的關系,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出現(xiàn)彎路錯誤與及時警醒糾正的關系,近期與長遠的關系,等等。
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積累、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承繼、各種思想觀念的潛移默化對年輕人的影響等,黨史文化不去引領這個陣地,其他的文化甚至是不良的文化就會乘虛而入。黨史文化的教化功能就在于,通過課堂教學介紹黨的奮斗歷程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使青年人的價值判斷、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都能受到正面的引導,從而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中國歷史教育特別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教育,可以引導我國大學生增強對本國本民族的文化認同。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由積貧積弱、任人欺侮,到曲折坎坷地尋找救國圖強的路徑,最終發(fā)展到今天的繁榮富強,并即將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中國近代史可以讓同學們在理性思考后,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文化認同是價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主義文化認同的本質體現(xiàn)。它不僅能夯實大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心理基礎,而且能夠為其提供思想保證和方法指導。文化認同背景下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可以通過如下途徑開展:從文化的視角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從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角度,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課程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引導青年學生對自身所處的中華文化,尤其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傾向性認可并形成共識,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價值觀念,自覺將其作為自身的思維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最終達到價值規(guī)范認同、風俗習慣認同和信仰認同。(2)深入挖掘和闡述中華優(yōu)秀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3)通過對近代以來我國民族英雄和各界名人典型事跡的介紹學習,通過對近代以來我國重大事件、內外政策的演變等的全面講解,大學生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才是我國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精髓。
(責任編輯畢凌霄)
1006-2920(2016)05-0123-03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5.027
靳芳菲,平頂山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平頂山 467000)。